首页 >青·研究 >正文

熊万胜:从乡村能看到什么——序曹东勃著《在城望乡》

来源:“木工坊”微信公众号2021年01月26日
导读: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也显示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对应对当前挑战所承担的作用。和以往不同的是,传统乡村社会系统的瓦解已经到了一个很深刻的程度,必须先要养护然后才能利用。振兴的过程包含了拉动内需的经济意图,这是中国开始注重内需以来的一个选择,这使得对于乡村的投入本身也具有了化解外部挑战的意义,城乡之间的共赢发展成为可能。

【学界新著】

熊万胜︱《在城望乡》推荐序:从乡村能看到什么


木工坊  1月7日

熊万盛(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东勃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了。从2010年开始认识,一晃就是十年,这十年中我们一起研究中国的乡村问题。他将这些年来的一些思考结集成一本书,嘱我作序。我欣然应允,但谈不上是作序,仅是笔谈而已。

东勃是一个有趣的人。

他是地道的城里人,却深度地卷入乡村研究领域中。其实,农业问题是他的家学,他的父亲是粮食系统里的一位资深专家,还能搞粮食机械的发明。正是因为这样的渊源,他当初才会加入华东理工大学的乡村研究团队,去开展驻村调研。前两年居然又到云南的红河边上去挂职做教育副县长。估计当地师生很少见过这么喜欢调研且能上课的副县长,他在那里跑了很多所中小学,而且还上课。回来后就写了一本《红河边的中国》,显然,这包含了向华东理工大学乡村研究的开创者曹师锦清教授的致敬,《黄河边的中国》正是曹师的代表作之一。

东勃是学经济学出身的,在上海财经大学从本科读到博士毕业,但他是一个人文主义的经济学者。他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喜欢用历史叙事来说明道理。而且他会关注一些很细腻的问题,然后用细腻的笔触表达出来,正如我们在这本书的开篇看到的,他关注农村女性和老人的生活。即使是思考宏大的历史或结构问题,他也一定要从有趣的细节中展开。当他和我一起驻村调研时,我们每晚都会有讨论,通常他都比较寡言,当我在高谈结构时,他总是在琢磨一些实质性的细节。

《在城望乡:田野中国五讲》写的是东勃从乡村看到了什么。“从乡村”看到了什么不同于“在乡村”看到了什么。后者隐含了乡村本位的立场。曹师锦清教授讲过,乡村研究的好处之一是从边缘思考中心问题,东勃大致也是这么一个路子,所以,他是“从乡村”理解真实中国。

理解真实中国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在这种在城望乡式的跨界式理解实践中更为显明。对于国情的通透理解是中国社会体制的要求——在美国,我们不会要求加利福尼亚的经济学者对得克萨斯州农村的方方面面有真切的理解,因为他们的社会秩序具有更多的自发性,各行其是。但在中国,需要将整个社会融为一体来应对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上下、城乡、区域、阶层、民族、宗教等不同类别的人群之间的相互理解是“融为一体”的必要条件。体制可以区隔,人心却要互通。可以说,所有的学者都在从事这种社会融通工作,东勃作为一个城市学者来研究乡村,在这种融通实践中具有特殊的代表性。当越来越多的学者变得过于城市化时,他是“逆流而下”。

曹师锦清教授曾经提出过,研究中国的农村问题要从四个线索切入:国家、市场、社区和土地制度。在城望乡也要从这四个方面切入。东勃这本书基本上涵盖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写得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一个想法,这本书其实可以作为乡村社会学的必读参考书目,尤其可以作为初学者理解乡村问题的入门读物。读了这本书,可以建立对于乡村社会的多层次理解;对于理解大城市的郊区乡村社会来说,这本书的针对性更为明显。

东勃的自序中已经说明了自己从乡村看到了什么,如果再进一步概括,我感到他总体上是在考察我们这个社会经济基础的稳定性,尤其是某些平衡性。地势坤,厚德载物。乡村就是中国社会的大地,承载万物和城市社会,但是,它并不能无限制地承载,其中的平衡是微妙的,甚至也是越来越脆弱的。

东勃在历史部分讨论了温铁军的八次危机理论,而且他自己还加上了对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的研究,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温铁军提出的第一次危机之前的统购统销过程,这其实也是一次应对危机的情境,是从民族资本主义向国家资本主义的转变。工农剪刀差在这个过程中就开始形成了,乡村承载全系统压力从此成为常态。粮食问题是东勃的本行,他着墨较多,所涉问题从粮食安全到家庭农场经营,再到农业治理问题,等等。这其中,他讨论了十八亿亩红线的合理性,也研究了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问题。坚守十八亿亩红线是一个大平衡,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是一个小平衡,无论大小,都事关全局。现在看来,坚守十八亿亩红线是能够做到的,可是家庭农场的小平衡到底怎么维持还没有答案。东勃对陈云的综合平衡论的推崇是发自内心的,实际上东勃自己就很有这种平衡论的立场,包括他一开头谈到的代际关系的平衡和两性关系的平衡。

平衡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中国的前途来说,城乡关系的平衡与否是致命的。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乡村的未来是非常有帮助的。很多人可能有一种错觉,以为城市化还可以提高很多,但如果从平衡论的立场,可能要更多地讨论城市化率的极限。城市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它本无所谓极限。但在中国却要提出一个城市化率的极限问题,这是中国的国情和全球化竞争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只有平衡的城乡关系才能让乡村社会承载大中国。当然,城乡关系的平衡不等于说城市化率要停留在50%。这个平衡的内涵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地揭示。一个总的趋势是,要建立生机勃勃的城乡关系,而不是让乡村持续地凋敝下去。

当前,中国处于新的发展环境中,挑战与机遇并存,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也显示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对应对当前挑战所承担的作用。和以往不同的是,传统乡村社会系统的瓦解已经到了一个很深刻的程度,必须先要养护然后才能利用。振兴的过程包含了拉动内需的经济意图,这是中国开始注重内需以来的一个选择,这使得对于乡村的投入本身也具有了化解外部挑战的意义,城乡之间的共赢发展成为可能。目前这种共赢发展本身还不充分,城市“赢”了乡村的情况还是现实。实现平衡的核心障碍是我们的城市发展模式过于依赖土地财政,集体土地转化成国有土地之后,成为地方政府的金融工具,继而成为创造财政收入的基础要素。随着中国新增人口下降,城市化率达到高位,各地区房价上涨态势不再,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即使新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旧的模式也只能自行中断,乡村振兴再次承载国家的期望。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这种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其实也是一种平衡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东勃的平衡论立场是站得住的。当然,具体到如何才能建立这种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就不是这本书中所能说尽的了,因为它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探索的问题。学者的表述在相当的程度上是在对实践探索做出解释和反思,这也就是东勃所说的“理解真实中国”吧。衷心期待东勃的理解之旅越走越深广。

2020年12月

附录——《在城望乡:田野中国五讲》目录

序 言 从乡村能看到什么(熊万胜)

自 序

第一章 现状:沉静的乡村,流变的结构

第一节 一个村庄的重塑

第二节 农业女性化的前世今生

第三节 当互联网应用遭遇农村老龄化

第二章 历史:谁的城市,谁的故乡

第一节 作为问题与退路的“三农”

第二节 粮油关系: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注脚

第三节 分税制:城乡关系演化的分水岭

第四节 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

第三章 土地:城乡关系的核心

第一节 从未远去的集体:理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第二节 “土地黄牛”的是与非

第三节 围绕土地开发权的争夺

第四节 “18亿亩红线”背后

第四章 治理:复杂的博弈

第一节 “市管县”到“省直管县”

第二节 基层治理与社区再造的上海探索

第三节 特大城市的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 出路:创业的农民,适度的规模

第一节 上海松江:家庭农场

第二节 皖南石村:经济作物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三节 返乡创业者:老邓的故事

第四节 何以适度:寻找理想农民

结  语  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责任编辑:张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