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研究 >正文

全球化智库秘书长苗绿:应在政府、学校、民间机构推广国际理解教育

来源:中国与全球化智库2020年10月29日
导读: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调下,今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提出全面部署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世界各国的互鉴互融互通,形成更高的、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的局面。而且教育部的负责人解读其具有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的青少年的意义。

苗绿:应在政府、学校、民间机构推广国际理解教育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 2020年10月24日

2020年10月24日,以“加强尊重与理解 共同应对人类的挑战”为主题的第九届国际理解教育研讨会在线上举办。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应邀参与“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理解教育与跨文化交流展望”的主题讨论。参与该讨论的还有日本AFS国际组织主席Akiko Kato,意大利AFS国际组织主任Andrea Franzo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网络国际中心研发部主任符宇佳。

 

苗绿博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化也面临很多挑战。在疫情之前就已经有一些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单边主义的现象发生。在疫情发生后,这些现象还在继续发生,而且还有一些地区摩擦,有热战,有经济危机、粮食危机,还有气候变化、环境问题,国际争端也不断发生。这让大家更多意识到相互合作、消除冲突、共同度过各种各样的挑战的重要性。教育领域和人才领域的专家也更多地开始关注国际理解教育。长远来看,培养全球意识,尊重世界的多样化,让更多的年轻人通过教育更多地关注未来,参与国际事务,尊重和理解对方,发扬本国的文化,为全球发展做贡献,国际理解教育在其中变得非常重要。

以下为苗绿博士发言全文:

苗绿,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副主任、秘书长、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副总干事。苗绿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当代中国研究博士学位,曾在美国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推进国际理解教育与后疫情时代世界趋势相符合

国际理解教育相关的推广、研究非常紧迫,很有必要性。首先,推进国际理解教育与后疫情时代的世界趋势相符合。我始终认为全球化是发展的趋势,现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项目的逆全球化是暂时的,狭隘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国际恐怖主义等制止不住全球化发展的整体进程。建立人类的共同价值,培养出能够达成不同国家间、不同文化间的理解的青年一代,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途径。

其次,推进国际理解教育与后疫情时代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相契合。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一些国家的政客开始操纵国内的政治,掀起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浪潮,甚至挑起意识形态的对抗。面对冲击,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和整个政府站在全人类的高度,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也多次强调推动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调下,今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提出全面部署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世界各国的互鉴互融互通,形成更高的、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的局面。而且教育部的负责人解读其具有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的青少年的意义。可见国际理解教育已经成为后疫情时代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对外开放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

第三,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是后疫情时代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前提。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提出全面发展的人所需具备的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和自主发展三大方面共计六个方面的素养,每类素养又包括三个要点,其中责任担当素养当中的要点之一就是国际理解。由此可见,国际理解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发现,现在其实还有很多学生无法享受国际理解教育。中国主要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学校分布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东部地区中学生的国际理解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中学生,进一步推进国际理解教育以及惠及欠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学生意义非常重大。

希望政府更多制定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纲要

在当前的环境下,CCG也给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实施的三大主体——政府、学校、民间机构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和研究结论。一方面,我们期待政府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可能要有更多的定调和协调。201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提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最新出台的教育部等八部门提出全面部署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做法,都不断地为国内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国际教育的实践者,打消他们的一些顾虑,有助于推行在中国的国际理解教育。但是我们发现中国的官方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强调,还是仅限于比较少的文字,而且没有出台直接指导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纲领性的文件。

CCG给有关部门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希望政府更多制定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施的纲要,明确课程设置方面或学校理解方面的政策,在国际理解的具体实施上,对教育工作者有政策的推力和实践的指导。此外,其实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资源,在不同的地区确实是不均衡的,我们更多关注中国已经普及了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但是随着数字赤字的出现,数字扶贫或国际教育领域的不同区域的扶贫也非常重要。疫情给我们带来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好处之一,就是数字化尤其是数字教育,确实开始更多的普及。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通过数字教育来传输相关的教育资源也非常重要。数字教育对国际理解教育也应该有所扶贫。还有建立激励和评价的制度,可能政府在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方面制定一系列的评价制度也非常重要,可以给予一些老师或者学生,还有相关的学校表彰等来激励和评价。

学校可以从课程体系方面支持国际理解教育

同时,在探索国际理解教育方面,学校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是国际理解教育资源共享中课程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帮助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就要从课程体系等方面去支持。在推动学校整体重视国际影响教育方面,校长的角色非常重要。不能仅是学校的某一个部门很关注,整体协调方面还需要相关的学校领导去关注,比如我们发现像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苏州工业园第二实验小学等做了非常多的探索,并有相关的案例。当然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师培养也非常重要,比如做得好的学校能分享他们国际理解教育的资源,有一两个样板性的、试点性的学校推广相关的经验,然后建立教师的资源共享的网络,这些都对国际理解教育在学校层面有重要意义。

民间主体可以传播国际理解教育经验

最后,其实民间主体对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也意义重大,一方面民间主体可以提供国际理解教育稀缺的资源,比如刚才发言的AFS,以及像我们这样的智库去做相关的研究,共同传播国际理解教育相关的经验。还有具体的机构能够去开发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组织一些夏令营冬令营之类的具体的活动来推广国际理解教育。同时,也拓宽国际理解教育资源受惠的范围。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可以通过国际教育将数字扶贫更多地推广给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的传播,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政策都非常急需。我们也呼吁中央政府能出台更多的、具体的指导纲领,将规划进一步的细化,提供政策引导。地方政府也能够随之贯彻中央的方针,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地方重点推进的任务。我们也鼓励及呼吁更多的民间组织参与国际理解教育,丰富国际理解教育的资源。国际理解教育在疫情时代再次证明了它的重要性,也证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可以从基本的教育、从文化的角度去强调和加强,让我们的政府、社会、民间学校等各个方面各个主体都加强这方面的能力的提升。

CCG多年在持续跟进中国的国际教育,包括连续很多年出版《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还有国际理解教育中国方面的年度报告,并且一直在关注中国的国际学校的发展。近期,我们也要推出今年的中国国际理解教育报告。


链接——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中国企业全球化:趋势与特征》)新书简介:

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博士和CCG秘书长苗绿博士主编的全英文著作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中国企业全球化:趋势与特征》),近期在国际学术出版机构Springer斯普林格)出版。该书调查分析了近3000个数据样本,分析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时所面临的挑战,对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特征和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分析为已经和计划“走出去”的本土企业提供参考。

【责任编辑:张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