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推荐
2021
02/05
16:51

未来话“小年”:盼团圆,传承中国年味

作者:陆玄同 来源:未来网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每每听见这首“过年谣”,就意味着传统“小年”到了,春节脚步近了。

  对于“小年”的具体日子,曾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过腊月廿三,百姓人家过腊月廿四,水上人家过腊月廿五。现在,基本是北方人以腊月廿三为小年,而南方人大多过腊月廿四。但不管是哪天,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也都是一致的。

  今年,虽有疫情阴影,很多人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选择不回家过年,但我们不妨借着“小年”扑面而来的节日喜庆,一扫不悦,给心灵一方净土,给忙碌的日子一点诗意。

  传统小年,是春节的序曲,主要活动是扫年和祭灶。扫年,即扫尘,就是洒扫庭除,南方人则称之为“掸尘”,也是卫生大扫除。因“尘”与“陈”谐音,故“扫尘”“掸尘”衍生出一扫旧物,或旧年不快的意思。而祭灶,据《拾遗记》记载,是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是古人“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的体现。但时下民众祭灶,“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少了一些严肃,却也多了些人情趣味。

  当然,小年除了“扫年和祭灶”,也有“剪纸”。闲暇欢畅之中,一刀一剪之下,万物生灵灵动有趣,张贴于窗,红红火火的“喜庆”迎面而来。也有“贴对联、贴门神”,在“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的喜气氛围里,“祈福纳祥瑞,新桃换旧符”的心愿也得以实现。除了这些,自然也少不了“有钱没钱,剃头光头过年”的执念,因为民间素有“正月不理发”的讲究,小年理发也是一番热闹场景,更蕴含“从头开始”的美好寓意。

  小年对于国人来说,一点儿也“不小”,它温柔地提醒在外的游子“该回家过年了”。今年因为疫情袭扰,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但习俗不能少,仪式感要有。

  大人们在忙着打扫迎春节的同时,不妨引导孩子们参与进来,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让他们感受到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从中体会父母的辛苦。家长们不妨以此为契机,向孩子们讲述穿越千年的春节习俗,让他们明白这些习俗为什么传承千年而不衰,其中寄托着人们怎么样的愿景,有着何种文化基因的支撑。让孩子们从一系列年俗活动中,感受春节的氛围和仪式感,感受浓浓年味,感受生活的幸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习俗需要一代代年轻人传承并发扬光大。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唯有让他们真正喜欢,参与并传播、弘扬,才能让源远流长、璀璨夺目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在新时代里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责任编辑:任昊】

【中国吸引力】中部腹地的“高原雄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2-05 11:23:40

听张彬彬唱《回江南》,走进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1-07 16:33:50

山河远阔,人间烟火,一起走进星城长沙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1-11 17:04:26

高伟光:在鸡西,行走不一样的“江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8 14:04:17

苏州的文艺范儿都“藏”在诗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4 10:06:30

听胡先煦唱《津门谣》,解密天津城里的吃喝玩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5 0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