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推荐
2021
01/31
19:39

聚焦2021民生答卷:你有哪些新期待?

来源:光明日报

  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脱单、升职、涨工资、迁新居……新年伊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对未来生活的温暖期许。它指引着前行的脚步,也昭示着奋斗的方向,小到关乎你我每天生活,大到关系国家经济稳定发展。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1%。亮丽的发展成绩单离不开每个人的精彩答卷。五个来自普通生活的故事,折射着民生新期待,也蕴含着2021年改革发展的新命题。

  经济回暖,企业对未来信心足

  【政策】

  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撑更加坚实,也为今年经济持续回暖和微观市场主体的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预期和稳定环境。

  【故事】

  1月22日,神州数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总部基地在安徽合肥揭牌,项目总投入100亿元。未来,神州数码信创总部基地将成为其信创业务发展的旗舰和重要载体。“2021年,面对新基建,我们应该有更大的作为。”神州数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郭为表示,国内信息技术软硬件产业全面重构和数字化转型升级是百年未有的新机遇,也给科技企业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

  像神州数码一样,很多企业都对2021年充满信心。一些企业已经在进行“大手笔”投资布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协同生态合作伙伴推动产业链稳定发展。同时,外资企业也非常看好中国经济。商务部调查显示,近六成外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利润实现增长或持平,近九成半企业对未来前景持乐观或谨慎乐观态度。

  【专家观点】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

  2020年,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顶住巨大压力逆势增长,为寒意笼罩的世界经济注入了来之不易的暖流。

  这份高质量的成绩单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重要支撑。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市场预期更好、物质基础更牢、产业韧性更强、市场动力更足、民生保障更实、应对经验更多。

  2021年,如果用两句话来概括我国经济形势,那就是“经济加速回升,政策温和回归”。我国疫情防控将延续常态化,宏观经济政策回归常态化,经济运行逐步趋向常态化,经济恢复性回升特征明显。

  从国内外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比如,国际方面,全球疫情走势、世界经济复苏、国际金融风险、大国博弈等都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内方面,疫情冲击经济循环导致内需不足,就业稳中提质困难加大,中小企业求生存保运营压力加大,潜在金融风险有所抬升,地方财政收支压力与债务风险仍需化解等。

  尽管面临不确定性,但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因为我国有优质的要素供给,劳动力资源和资本投入丰富,有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体系,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巨大的回旋余地等。同时,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着力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在政策选择上必须继续做好各种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的应对准备,巩固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同时要给未来政策留出空间余地。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更加注重科学精准有效实施宏观政策,避免政策退出的叠加效应。

  产业政策要与宏观政策相协调、有效衔接。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等结构性政策工具要长期延续或进一步迭代升级,从短期的助企救困转向提升经济长远发展质量。要利用好经济恢复性增长的窗口时机,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多一份技能,就多一份机会

  【政策】

  “2020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2021年,受益于经济企稳向好,就业将延续总体平稳态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2021年将继续实施普惠稳岗返还、以工代训等政策,支持减负稳岗扩就业。

  【故事】

  前不久,经过培训,来自湖南娄底双峰县的曾志辉与湖南一家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喜悦之余,曾志辉坦言,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吃上手艺饭”。

  多学一项职业技能,就多一份就业竞争力。曾志辉对此深有体会。多年来,他在广东打工,由于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工资收入并不高。2020年,受疫情影响,曾志辉放弃外出打工念头,得知县人社局正在举办技能人才训练营,于是报名参加钳工培训班。

  通过15天的免费培训,他考取了钳工职业资格证书,如愿应聘到湖南桑园门业工作。如今,在县城上班的曾志辉每月能拿到5000元左右的工资。“今年,我还想多学几项技能,让自己的手艺能有进一步的提升。”曾志辉说。

  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结合劳动力培训愿望和企业用工需求,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培训招聘”促进就业的新模式,实施“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劳动者培训就业无缝对接。有越来越多像曾志辉一样的人,掌握了更多职业技能,也实现了更多就业可能。

  【专家点评】

  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有14亿人口、9亿劳动力,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在职业培训方面,2019年,我国启动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推动全国的职业培训工作全面开展,不断创新。在就业扶贫方面,在近两年的脱贫攻坚战中,就业扶贫、技能扶贫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相关举措不断做实,为贫困户彻底脱贫并做到可持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援企稳岗方面,失业保险保障生活、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功能进一步健全,并在帮助困难企业减轻负担,稳定职工队伍和防止停工停产造成大规模失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但结构性就业矛盾更为凸显,突出表现为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这一问题正在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招工难主要是一线生产服务人员和技工“两头短缺”,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以上。就业难主要是部分高校毕业生和大龄劳动者求职就业困难。“两难”并存是因为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其症结在于部分劳动者技能不足、技能人才短缺。随着发展质量效率提高,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这一现象将更趋凸显。为此,必须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这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具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要以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能力素质为核心,贴紧社会、产业、企业、个人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技能人才发展。

  解决住房问题,在大城市留得更安心

  【政策】

  “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这成为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8个重点之一。会议要求,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做好公租房保障,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重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

  【故事】

  走路十多分钟就能到地铁站,晚上加班回到家可以在社区的商业配套餐厅吃到可口的饭菜;到了周末,和社区的邻居们聚在一起唱歌、健身……这就是90后女孩晓冉现在的生活。

  去年12月25日,北京丰台泊寓成寿寺社区商街开街,从餐厅到时尚潮牌店,从酒吧到便利店,服务社区居民的商业项目陆续投入使用。泊寓成寿寺社区是北京首个开工的集体土地租赁住房试点项目,也是全国首个正式运营的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因此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他们在这里认识了新的朋友,这里也成为年轻人新的家园。

  “过去我住在郊区,不过我单位在王府井,每天上班从郊区坐地铁,路上就得花俩小时,成本太高了。”受不了“穿城”上班之苦的晓冉决定搬家。她第一时间把关注点放在了泊寓成寿寺社区,除了令人心动的户型,还有其良好的地理位置。“从社区出门,走大约15分钟就能坐上地铁,总共不到50分钟就到单位。”晓冉说,与之前住郊区相比,路上省下来的时间就能多睡一个小时。对于上班族来说,这一个小时太宝贵了。

  为推进租购并举,从三年前开始,北京试点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计划在2017年至2021年的5年内供应1000公顷集体土地用于建设集体租赁住房。截至去年9月份,北京市共确定68个集体土地租赁住房试点项目,已开工21个,可提供房源约2.7万套。首个开工的项目就是泊寓成寿寺社区。社区由村集体以土地经营权与北京万科合作,北京万科负责建设成本投入,获得项目45年经营权。村集体长期获得稳定收益、享受超额经营分红。

  【专家点评】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

  当前,我国住房领域的突出问题表现为新就业大学生、城市非户籍常住人口,以及新市民群体存在较大住房困难,而大城市房价普遍超越新市民支付能力。因此,有效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就成为关键。

  针对我国城市住房租赁市场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多元化制度化租赁住房用地供应,落实租赁住房享受公共服务和金融财税等支持政策,吸引多主体参与,规范租赁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稳定等多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要提供租金水平与租户支付能力匹配的新建租赁住房,必须有效降低租赁住房的供应成本。而利用集体土地通过经营权合作入股等创新方式,能显著降低土地使用成本,再辅之以政策性住房金融支持和财税补贴优惠,就让新增租赁住房供给成为可能。

  租赁住房需求非常多元,有效满足这些需求,既能助力实现住有所居,也能促进住房投资和住房消费。实践证明,一个兼顾生活居住和社交工作需要、兼顾独立和共享空间安排的活力社区,能够为租住者提供舒适的租住体验,更容易得到市场特别是年轻人的认可。

  车厘子“走红”,折射年轻人的消费升级

  【政策】

  商务部推出的2021年消费升级行动计划指出,坚持供给引领、需求牵引,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速商品和服务消费潜力释放,推动传统和新型消费创新融合,营造安全和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

  随着90后开始成为具有稳定收入的社会中坚力量,00后逐步走向职场,新生代消费群体购买力日益增强,成长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显示,从细分消费市场来看,90后在旅游消费群体中占比接近50%;中国餐饮消费者中90后及95后占比达51.4%。

  【故事】

  你实现车厘子自由了吗?近日,这成为网上年轻人热议的话题。车厘子作为价格贵、颜值高、口感佳的进口水果,受到年轻人的热捧。最近,车厘子降价频频登上热搜。在金融行业工作的90后闫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有时会在App上买些车厘子,现在降价了,虽然和苹果、橘子比起来还是有点贵,但还可以承受,偶尔吃些,会觉得很幸福。”

  车厘子的“走红”折射出了当前大多数年轻人的消费理念:在经济能力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适当提高消费标准,给生活增添一些“小确幸”。从只买日常水果到努力实现“车厘子自由”,消费的升级反映出年轻人对于美好生活越来越高的向往和追求。

  新生代的消费习惯更易与拼多多、天猫、美团等基于新技术的商业模式相适应。记者了解到,多数年轻人更倾向于线上消费模式,在购买水果、蔬菜、药品等商品时大多选择使用App下单,这些都为我国消费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专家点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贸所研究员高宝华:

  新生代群体对产品消费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等特点,愿意为产品设计、特色支付溢价。正如车厘子对年轻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水果,还象征着阶段性财务自由,彰显一定的社会身份,新生代消费的不仅是商品本身,更关注商品背后的附加价值。

  消费升级既要有“价”的提高,又要有“质”的提升;既与品质化、精细化息息相关,又与链条化、融合化紧密相随;既有原有消费领域的优化升级,又有新型消费领域的创新成长。新生代群体对于消费升级抱有新期待,推动着消费品质不断提档升级,服务消费逐步提质扩容。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直播电商消费、网红消费、定制消费、时尚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热点还继续展现旺盛的生命力,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超高清视频终端、远程诊疗等智能化消费产品的研发及生产将加快步伐。

  随着线上线下消费不断融合,消费供给端产品与服务日益优化和丰富。但同时也应看到,有些地方还存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不完善、消费者维权机制不健全、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今后还应加大良好消费环境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消费量质“齐升”。

  要素分配多元,居民收入稳增

  【政策】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

  【故事】

  又领到分红了!元旦刚过,在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双杨街道前阙庄村,村民们如约来到村委,在分红发放清单上填上姓名、摁上手印,领取属于自己的分红。领到手里的,是一沓沓沉甸甸的现金。

  2020年,前阙庄村村集体经济收入2000余万元。在预留2021年新增基础投资的基础上,按照每人3600元的标准进行分红,再加上自己的其他收入进账,村民们实现了人均收入5万元。

  以前,前阙庄村的村民们主要靠务农为生,自从实行了“党支部 土地流转”模式,村民们增收的渠道增多了。

  开展土地流转后,前阙庄村先后与20余家企业签订承包合同,开始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产业。在产业带动下,村民们不但有了土地租金收入,而且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土地换保障,二三产业再增收”,多种生产要素分配为村民们增收带来新格局。现在“土地租金工资收入 村集体分红”让村民们的“钱袋子”日渐鼓了起来。2021年,村民们依然干劲满满。

  【专家点评】

  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

  提高收入水平事关民生改善,事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事关中等收入群体扩大,还事关扩大内需,这也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持续提高收入水平要以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为依托,以劳动生产率提高作为基础。只有先“把蛋糕做大”,才能持续增加分配给中低收入群体的份额。

  要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中低收入者增收。在产业政策方面,要让这些中低收入群体所在的中小微企业的产品或劳务有可持续的市场需求,同时拉抬其生产技术水平。在税收政策方面,要对中小微企业税收继续给予扶持,包括企业所得税、社保费用缴纳优惠等,使它们在当前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能够生存和发展。此外,要想方设法通过免费的或企业内部培训等方式,努力提高中低收入劳动者的素质水平、技能水平。中小微企业的管理要进一步改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持续改进完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落实收入分配向一线职工、向普通职工适当倾斜的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按员工实绩付酬以及技能和技术补贴、股份分红等按要素分配机制,增加要素收入,全面杜绝拖欠工资问题的发生,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收入的逐步提高。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变。2021年在经济发展带动下,按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两同步”的原则,预计中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将同步实现稳定增长。

 

【责任编辑:郭艳丽】

听张彬彬唱《回江南》,走进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1-07 16:33:50

山河远阔,人间烟火,一起走进星城长沙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1-11 17:04:26

高伟光:在鸡西,行走不一样的“江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8 14:04:17

苏州的文艺范儿都“藏”在诗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4 10:06:30

听胡先煦唱《津门谣》,解密天津城里的吃喝玩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5 09:47:48

无奇幻,不山城,邂逅重庆的独特风情 | 古城新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1-29 20:53:03

一首唱给上海的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5 11: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