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推荐
2021
01/26
18:11

未来网评:在线教育不能成为在线“忽悠”

作者:吕京笏 来源:未来网

  “不想做数学老师的英语老师不是好演员”,这是网友们讽刺一些在线教育平台编出的段子。近日来,有一位“老师”同时出现在猿辅导、高途课堂、作业帮、清北网校4家在线教育机构投放的广告中,一会儿自称“做了一辈子数学老师”,一会儿又变身“有40年教龄的英语老师”……

  这样的广告套路并不新鲜了,如此切换自如的角色横跳,不正是前几年那些“鹤发白须”、口出狂言,出现在各个“神药”广告中的“神医专业户”的翻版吗?令人心寒的是,医学的初衷是救死扶伤,教育的初衷是浇灌灵魂,而在“开局一张嘴,后面全靠编”的虚假广告背后,早有虚假的“神医”毁人身体,今有伪装的“名师”坑害心灵。

  2020年是在线教育发展的关键之年,在疫情的催化下,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疫情防控期间,多个在线教育应用的日活跃用户数达到千万以上,在“停课不停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本是一个可喜的讯号,在线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降低学习成本等方面有着重大潜力,数据、算法等的运用为精细化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然而,市场的火爆与资本的涌入激化了行业内部竞争,也催生了急于求成、浮躁盲目的风气,在不少从业者纷纷贪多求快之中,我们看到——

  专业方面,虚编资质、无证上岗等现象频频发生;不少项目为仓促上马、削减成本不惜“注水”,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营销方面,“寒假是拉开成绩的转折点”“毁掉孩子的可能就是家长自己”等广告话术贩卖着焦虑,用“毒鸡汤”误导着家长;“49元33节课,再包邮送教辅材料”“19元20节课,另享受价值499元大礼包”等营销套路大打价格战,而一旦预付长期学费则很容易退款难、维权难;虚假广告、夸大其词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收款后却挪作他用,连课程正常运营所需储备经费都不预备,简直是打着教育的幌子,行坑蒙拐骗之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并不否认在线教育的市场性与商业性,但教育与一些“短平快”的商品不同,教育之所以“珍贵”,正在于其踏实的思索、经验的沉淀、知识的积累。金玉其外的包装掩盖不了败絮其中的内核,无论如何商业化,教育都离不开良心、真心、责任心。服务是教育的初衷,质量是教育的底线。

  从业者的良知“出走”带来了行业的初衷“跑偏”,当在线教育成为了在线“忽悠”,辜负消费者信任、破坏市场生态的结局,只能是害人害己。

  吊诡的是,此次共用同一个“群演老师”的4家机构中,有两家参与签署了2019年7家机构共同达成的一个对课程设置、师资、广告宣传、退费办法等方面进行约定的行业“自律公约”。

  这警示我们,整治在线教育乱象,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监管。严格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此前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对在线教育机构及其广告投放加强监管、严格审查、严惩不贷、形成震慑。

  在线教育作为教育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现象,存在着商业化运营的固有弊端,也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这些问题检验着我们对于互联网行业监管、治理的力度与态度,也是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在线教育乱象是一个“多龙治水”的议题,需要社会各界系统性发力,也需要消费者加强维权意识,提升维权技巧。如此才能让商业回到商业的领地,让育人回归育人的本质,让在线教育重拾初心。

【责任编辑:郭艳丽】

“忠孝廉耻勇仁义礼智信”被提炼为“十德”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2021-01-24 10:17:27

听张彬彬唱《回江南》,走进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1-07 16:33:50

高伟光:在鸡西,行走不一样的“江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8 14:04:17

苏州的文艺范儿都“藏”在诗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4 10:06:30

听胡先煦唱《津门谣》,解密天津城里的吃喝玩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5 09:47:48

山河远阔,人间烟火,一起走进星城长沙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1-11 17:04:26

一首唱给上海的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5 11:16:04

【中国吸引力】守护“神州北极”的火焰蓝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4 20: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