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推荐
2021
01/01
20:49

数说宝“藏”|坚守!121亿余元投资助力西藏筑牢生态屏障-新华网

作者:田金文 来源:新华网

  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生态示范区,曾经是一片戈壁荒滩,土地沙化严重,村民吃够了环境恶化的苦,喝茶都得先涮掉杯子里的灰尘。

  2014年至2017年,国家投资1.5亿元,在南木林生态示范区内植树造林3万余亩,2018年至今又种植了1万亩的生态林。这条长达50多公里的“生态绿洲”,成为雅鲁藏布江沿岸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记者了解到,目前西藏已累计投入121亿余元推进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多措并举保护冰天雪地、绿水青山。

  落日余晖洒在珠峰峰顶(2020年5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西藏境内江河纵横、湖泊密布,被誉为“亚洲水塔”,是我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厅长罗杰说:“西藏高原地处地球第三极核心区,保护好西藏高原生态环境,对于保障全球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西藏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0%。”

  在西藏昌都市贡觉县拉妥乡拍摄的拉妥湿地(2020年9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西藏完成造林596万亩,恢复矿山迹地面积1803公顷,实施地质灾害工程治理25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72.54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西藏全区45%的区域被列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实施了5261个行政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建立了47个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累计命名自治区级生态县17个、生态乡镇213个、生态村2373个。

   在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一群奔跑的藏野驴(2019年12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已先后颁布实施了60多部地方性法规,为高原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西藏将投入18亿元继续实施“两江四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拉萨河、年楚河、雅砻河、狮泉河)流域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推进羌塘、珠峰等国家公园建设,推动自然保护地持续优化整合。

   文字记者:田金文

   视频记者:旦增尼玛曲珠、洛卓嘉措、孙阳

   摄影记者:孙非、詹彦

   海报拍摄:普布扎西

   海报制作:张宸、旦增努布

【责任编辑:郭艳丽】

苏州的文艺范儿都“藏”在诗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4 10:06:30

听胡先煦唱《津门谣》,解密天津城里的吃喝玩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5 09:47:48

一首唱给上海的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5 11:16:04

【中国吸引力】守护“神州北极”的火焰蓝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4 20:38:31

【中国吸引力】大兴安岭的“扑火尖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09 18:24:04

匠心雕琢 家乡古建“跃”纸面

新华网2020-11-20 11:42:04

非遗文化丨炒米制作技艺

新华网2020-11-19 16:06:48

“灯光下的精灵”——鲁南皮影戏

新华网2020-11-19 1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