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推荐
2020
11/06
17:55

【地评线】雪域时评:用初心写就青稞碧浪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碧浪千里的青稞丰收了,一辈子倾注对青稞挚爱的“青稞王子”却走了,留下了写给大地的论文和献给农户的成果。他就是农奴的后代,被称为“青稞界的袁隆平”和“青稞王子”的西藏农牧科学院院长尼玛扎西。今年9月5日,在做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途中,55岁的他突遇车祸,带着对青稞无限的爱恋走了。走时是那么的匆匆,没有来得及向挚爱的家人告别,没有来得及与心爱的“青稞姑娘”吻别。

    “他是自治区第一位藏族农学博士、农作物育种首席科学家,是我们西藏科技界的精神和标杆。”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赤列旺杰说,“他的去世,使得我们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少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少数民族科技工作者。他一生从事青稞育种,前后育出多种青稞新品种,仅是藏青2000,就给农牧民增收7个亿。”

    1966年4月,尼玛扎西出生在西藏扎囊县杂玉村的贫寒家庭里,祖辈世代为农奴,祖辈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这块历史的烙印一直烙在他的心中。加之他年幼时,因青稞品质不好、产量很低,常常也有吃不饱的经历,让他立誓要让青稞穗粒饱满,让老百姓不再因粮食匮乏而忍饥挨饿。

    就这样,尼玛扎西刻苦学习,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西藏农业研究所,一年后,调到青稞研究室,开始从事青稞研究。从此,他在青稞研究这条路上走过了风风雨雨的35年。

    35年来,他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坚守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先后主持选育出了20多个青稞新品种,为西藏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万吨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创立了西藏第一个青稞分子生物学遗传育种实验室,每年下乡100多天,行程两万多公里;他谋划建设了西藏唯一的区外科学实验基地—青稞育种加代与扩繁(元谋)基地,将青稞育种年限从12—15年缩短至7—8年;他通过新品种培育,累计推广青稞良种818亩,实现青稞增产19.06万吨、增加秸秆草产量22.87万吨、社会经济效益达27.37亿元,惠及上百万农牧民;他牵头组织了4次农牧科技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一点点地让我国青稞基础研究进入国际视野……

    他原本还想带着他的团队在育种的道路上继续突破,然而这位一直奔波在路上的“青稞王子”,却因突发车祸而永远离开了心爱的“青稞姑娘”,永远离开了爱着他的西藏人民。

    青稞遍植大地,“王子”并未远去。他走了,那温暖人间的青稞在炊烟袅袅中化作洁白的哈达,在湛蓝的天宇下、白雪皑皑的山上久久不可散去;他走了,而那一粒粒植入西藏农牧民心中的饱满种子,还在沃土里等待下一个春天,成长为郁郁葱葱的夏天,在碧浪千里的秋天将大地涂染最美的色彩,让所有的冬天不再寒冷。

    不哭,珠穆朗玛峰!不哭,雅鲁藏布江!尼玛扎西没有走,他只是在另一个地方培育梦想的种子,让碧浪千里的青稞田野和他的精神一样更加辽阔。

【责任编辑:张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