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
2020
09/22
12:22

陈若轩读《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这恐怕是北京人艺独一无二的传统。在一批炉火纯青的老一辈艺术家的熏陶下,最为世人称道的是,出现了一批被人们称誉的,专演小人物、小角色的艺术家。

    在北京人艺优秀的保留剧目中,除了在这些艺术精品中担纲主要角色的艺术家,被世人念念不忘,还有一批赢得赞誉的专演小人物、小角色的表演艺术家。

    总导演焦菊隐先生非常重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所提到的“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的说法。

    黄宗洛在剧院里从没演过主角,他演的都是陪衬的绿叶,但他是被社会承认的知名演员,为什么呢?他在舞台上创造的《智取威虎山》里的东北小土匪、《三块钱国币》里的四川警察、《茶馆》里的松二爷等许多的小人物,被他演的都是色彩鲜明,是丰满的艺术形象,所以受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他在北京人艺是专演小角色成名的艺术家之一。

    每逢演员接到一个新戏,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甚至是一句台词没有的角色,都要倾心尽力地进行创作。

    朱旭在《茶馆》里对群众角色的态度,也是认真不懈的,这也是剧本里没有任何提示的过场群众角色。在导演的启发下,演员设计了在旧社会街头巷尾经常出现的做小买卖的人,是个无言的、已经70多岁很穷苦的卖耳挖勺的老人。他头上戴着一顶旧的三块瓦深褐色的破旧毡帽子,身穿黑布破棉袄和一件破旧的背心,扎着绑腿带的黑布旧棉裤,一双乌拉草的鞋。原本这个群众角色是为一位老演员设计扮演的,后因其年老体弱多病就被换下来,由朱旭扮演。这个角色的形象和朱旭本人有很大的距离,那时他才三十几岁。演员和角色的距离很明显,很容易演成年轻人装老头,为了解决这个差距,他不断地从生活里寻找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有的状态,又结合一个贫苦老人的求生心理仔细揣摩着、研究着、感觉着,终于被他找到了人物的感觉。从形体上看是微驼着背,满脸沧桑,半眯着一双倦怠的眼睛,怀抱着一个插满小耳挖勺用草扎着的木棍,神情有点呆滞地伫立或移动着脚步,又无力张扬地兜售着这小本生意,实像一支将要熄灭的蜡烛。他不但要求这个群众角色要形似,更要神似。为群众角色下的功夫一点也不少于有名带姓的,和主要角色一样,扮演群众角色也有一系列的创作过程,是把他当作人物体验着。

    朱旭在焦菊隐先生艺术思想的引导下,他从没有轻视过一句台词没有的人物,像这样在舞台上只有几分钟就闪过去的角色,他在幕后都要花去很长时间的脑力劳动,才能在舞台上取得几分钟的成绩。他认为:“角色不论大小,都要真实地、艺术地呈现在舞台上,这不仅是为了演出的完整性,也是对自己的演技的一种锻炼。”

    朱旭的艺术生活也是从演群众开始到演次要角色,逐渐发展到演主角的。“逐渐发展”这四个字里包含着无限的艰苦锤炼。想要成为一个青春常在的艺术家,需要耐得住甘苦,经得住喝彩。艺术的成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一步一层台阶走上去的。

【责任编辑:张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