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窑罐匠”母先才的非遗传承“执念”

发布时间:2020-07-25 01:03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智强

  新华社贵阳7月24日电(记者刘智强)在“窑罐匠”的手中,一坨瘫软的泥就能制成一个精美的花瓶。每年12月份,家住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的母先才,开始寻地挖泥,浅到20厘米,深到8米,挖够8万斤,储存使用一年。

  今年52岁的母先才是贵州省级非遗花茂土陶的第四代传承人。相传在清光绪年间,花茂村一带便开始有人使用白泥烧制陶器。20世纪80年代,土陶业曾兴盛一时,全村超过60%的家庭将其作为副业。

  而今,母先才开设的母氏陶艺馆却成了村里现存唯一的陶艺作坊。严峻的传承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他总向人说,他的心底有份“执念”——花茂土陶未来的传承不能仅停留在纸上,要让更多人学会制作土陶。

  走进母氏陶艺馆,一股淡淡的土腥气扑鼻而来。做土陶近40年,母先才的手较常人偏硬,布满老茧。坐在快速转动的电动拉坯机前,只见他的手微微一动,一块泥很快变成花瓶形状。在他看来,土陶制作工艺本身不难,难在要坐得住、有耐心。

  母先才13岁开始学习制作土陶,他告诉记者,“过去做土陶是为了谋生,要尽可能多做一些大蒸锅、大酒坛,近几年,村里发展乡村旅游,开始做土陶旅游商品,追求的是‘小而精’。”

  在母氏陶艺馆的展示架上,摆放着不少母先才同前来研学的学生联合创作的土陶制品,截至目前,已有50多个学校同他达成协议,定期前来研学。他始终认为,相比于使用机器和模具,手工制作土陶的魅力在于每一个成品都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拉坯成型后的土陶制品在晾干、上釉后开始用“窑”烧制,这也是当地村民过去将从事土陶制作的匠人称作“窑罐匠”的原因。同样是烧制,过去与现在大有不同,过去用的是土窑,要生火,而现在用的是电窑,插上电即可使用。

  母先才说:他的梦想是在花茂村建一个“花茂土陶展览馆”,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向游客讲述土陶制作的全过程。尤其像用泥盘拉坯、用土窑烧制这样的老做法,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里,难以抹去,他说,这些都应作为非遗文化的记忆,保存下来。

【责任编辑:侯歆钰 流程编辑:罗征】
相关文章
图片阅读更多>>
推荐
我看见
  • 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圳“光明”样本
    深圳光明区在全国首创的“家门口的群众诉求服务站”,举全区之力下沉资源,246个服务站覆盖全区所有社区,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协同,构建法律服务、心理服务、帮扶救助、投诉建议等“五大服务”,形成一个有共治梯次、共建机理、共享格局的“基层社会治理圈”,在家门口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智慧化管理让群众不跑腿、实现“群众诉求服务不过夜”,将基层社会治理做成了老百姓欢迎的基层社会治理样本。
    (采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刘芳 蒋云林)
  • “劝人”学医的“无价之姐”喊话考生
    随着2020年高考放榜,马上就要填报志愿了。近日,一群医护小哥哥小姐姐为了“劝人”学医也是拼了,录制了医护版“无价之姐”,喊话考生——填报医学!没有什么事情比让一个垂危的生命重获新生更加有成就感的了!“报考医学,和我们一起乘风破浪!”视频里,今年疫情期间驰援武汉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前辈们邀请考生:准备好了迎接成就与价值,加入这份“救死扶伤”的事业!(视频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采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
1/3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