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推荐
2020
07/08
19:39

胡明: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法律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胡明

  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而不断发展完善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编纂民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新时代,切实实施民法典,需要以宏大历史视野和宽广世界眼光,深刻认识民法典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大意义。

  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篇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形成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然路径,是维护人民权益、回应人民期待、增进人民福祉的客观要求。编纂一部立足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特色的民法典,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的重大举措,极大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奋斗热情。

  助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民法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维护基本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民法典把我国多年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一系列重要制度成果用法典的形式确定下来,规范经济活动赖以开展的财产关系、交易关系,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致力于保障和改善人民权益。民法典规范各类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法表达,是对中华民族精气神的有力凝聚。民法典是一部“赋权法”,建立起一系列权利保障与救济制度,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彰显人文关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法典实施得好,人民群众权益就能更好地得到法律保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就会更加有序,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推动人类法治文明进步。法典凝结着一个国家独特的民族性格、价值取向、治理理念、文化传统,是法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尺。这部民法典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必将成为21世纪世界法治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胡明,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此文系作者在人民日报理论部7月5日组织召开的“加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理论研究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来源:人民日报理论 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吴蕴聪    流程编辑:袁瑞】

马思纯唱《女驸马》:词好,人美,曲子琅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7-03 08:59:11

放弃百万年薪回乡种地,只要努力在哪都能绽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7-01 23:01:36

空巢青年别焦虑,我们帮你治愈孤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7-02 09:28:30

吴倩:大武汉里的小夜曲 | 我和我的家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7-01 09:00:00

《摇篮曲》,在梦中带你回到那片黑土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6-30 09:00:00

《茉莉花》: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6-26 09:00:00

求职路上屡碰壁,听杨颖分享如何克服就业焦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6-25 09:30:00

海陆说郑州,你的驿站 我的家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6-24 09:00:00

一首《人间西湖》,领略“淡妆浓抹总相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6-23 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