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成立55周年发展纪实:初心铸丰碑 逐浪再扬帆

发布时间:2020-06-09 17:50 来源:光明网 作者:代振莹 唐新培 窦茂莲

    55年前,北京西南郊外的云岗,新中国的飞航事业刚刚创立,正集聚力量,开拓奋进。

    远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国营第558厂,一大批干部职工响应国家号召,携带仪器设备毅然登上专列奔赴三院,去填补我国飞航导弹技术版图的重要一环——惯控技术。这些生产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与原三部5室风华正茂的一群科技人员一道,点燃了33所惯控技术的火种,也由此奠定了半个多世纪光辉历程的发展基石。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间不负奋斗者。55年来,凭借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实现了从仿制生产到自行研制,再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已经成长为国内惯控技术领域的核心单位,并以我国导航与控制技术引领者的姿态,坚定向着“国际一流”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不断突破 创新致远

    “在33所的发展史中,不断自我革命、自我突破、自我重塑贯穿始终。”33所所长姜福灏说道。33所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1971年,是33所迈出关键步伐的一年。经过决策,33所由一家单纯以生产为主的生产厂,向研产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转型。

    当时,为了尽快适应三院飞航式导弹研制配套的需要,尽快发展壮大33所的科研生产综合能力,时任所领导班子作出了调整科研生产体制和能力的重大决策:一是尽快形成系统的科研体制与布局,填补三院飞航式导弹惯性控制系统研究的空白;二是加快高精度、大批量研制生产综合能力建设,尽快形成独立自主的生产线。

    据33所所史记载:这次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的结构与机构重大调整,以及持续引发的机制、体制变化,尤其是在管理方式、技术发展方向上所起的导向性作用影响深远,为11年后558由“厂”跨入“研究所”行列打下了重要基础,做好了预先准备。

    1982年11月,经航天工业部批准,558厂正式更名为“航天工业部第三研究院第33设计研究所”。虽然已在自动驾驶仪和平台惯导系统取得突破,但33所干部职工不满足于已有成就,没有停下技术突破的脚步,而是在思索,当现有的惯导系统成熟后,下一步做什么?

    时任所领导准确把握国际惯性技术发展动态,果断决策,陆续开展了挠性陀螺、液浮陀螺、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等核心惯性器件以及方位捷联惯导控制系统、平台惯导系统、捷联惯导系统的预先研究,并相继取得了一个个重要成果,为所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后,33所再次着眼长远,看到了激光陀螺应用广、需求急的发展态势,全面实施激光陀螺建设工作。同时,33所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和完善了经济管理体系,实行内部模拟市场,全成本核算;建立和完善综合考评体系及约束机制,实行综合技术经济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进一步规范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行为,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拓宽军民品市场,开发支柱性产品,军民品实体(公司)的重组改制有了实质性进展。

    在姜福灏看来,技术承载企业发展方向。企业发展要朝着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的方向去走,正是一次次的创新突破,才让33所一次次地从红海杀回蓝海,在技术更迭迅速的时代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立足本业 多元发展

    成功研制我国首个弹用动调陀螺平台惯导系统、我国首个全国产化激光捷联惯导系统、首个定型列装的光纤捷联惯导系统……进入21世纪,33所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逐渐形成研产并重的局面。33所不断优化调整生产管理机构和生产组织结构,为后续发展积蓄了蓬勃力量。

    在专业技术领域,33所逐步构建了以惯性技术、伺服控制技术、智能传感技术、卫星导航技术为核心的专业技术体系,为我国多型航天防务装备、国家重大专项、产品预先研究等任务配套研制了种类齐全的惯性系统、惯性器件和控制部件。

    该所以激光陀螺、光纤陀螺、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及惯导系统为代表的传统惯性仪表技术继续保持国内一流,MEMS陀螺及加速度计、核磁共振陀螺等新型惯性仪表技术取得新突破:在奔向浩瀚宇宙的征途上,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屡建奇功;在深海探索的极限环境下,惯性产品为潜航器擦亮“深海之眼”;在极地科考的航船上,高可靠的产品为航行指引方向;在商业航天的试验场,小型大功率伺服系统不负众望。

    着眼于新时代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33所还承担了以国家重大基础技术及重点研发技术为代表的100余项研究课题,持续引领和推动我国导航、制导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截至目前,33所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包括国家特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200余项,拥有专利600余项。

    同时,33所积极拓宽产业格局,按照“牢牢把握军品,不断扩大民品,积极拓展外贸,做强做大惯控事业”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从专业化到多元化的发展之路,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以北京、涿州、青岛跨区域式的产业格局,相关产品出口欧、亚、非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方向,33所重点发展了智能传感系统、高端油气装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IGBT及微电子器件等产品。

    该所的智能惯性传感系统广泛应用于油气管道检测、地理信息测绘等领域,旋转导向系统首次实现在国内页岩气生产井的工程应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成功应用于北京、贵州、重庆等十几个省市……“十三五”以来,33所民用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占全所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升。

    党旗指引 文化塑魂

    33所55年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幅产业拓展、技术迭代、管理变革的创业画卷,也是一部党旗指引、精神传承、和谐共进的动人诗篇。

    在33所的所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65年,刚刚放下行李不久的职工们,在厂党委的号召下,不等不要,领导干部抬大框,男女老少打大夯,靠自己的双手,翻建起3个车间。这个标志性的画面至今仍是33所干部职工关于党领导下的艰苦创业最深刻的记忆。

    多年来,33所党建及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卓有成效,所党委领导作用突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充分,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显著增强。

    33所全体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连年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在多条战线上屡创佳绩,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航天质量奖、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首都文明单位、模范职工之家、希望工程25年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在火热的工作中,一大批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先进人物、优秀团队脱颖而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以“大国工匠”巩鹏、“最美央企人”杨爽为代表的“国字号”先进典型成为新时期33所追求技术、弘扬美德的两张名片,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精度加速度计研制团队、旋转导向系统研制团队等创造的佳绩受到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

    百年基业、人才为本。33所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开展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截至2019年末,33所共有47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7人获航天基金奖,1名国家级专家,18名集团级以上专家,技术专家、高技术人才数量持续增长;1人荣获“中华技能大奖”,7人获“全国技术能手”,30名高技能人才获集团及以上荣誉奖励,技能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继往开来 再续辉煌

    随着企业组织的发展,一些新的问题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着眼未来,33所领导集体有着更多的思考,33所改革创新、重塑自我的“优良传统”在今天依然没有改变。“正如航天科工集团提出的‘二次创业’,年过半百,我们也必须要有重塑自我的勇气。我们的目标是向着百年老店努力。”姜福灏说。

    2019年,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激发企业发展活力,33所抓改革、转方式、调结构,全面开展改革调整工作。整合科研生产管理职能,梳理科研生产型号、产品、技术现状;打破原有部门框架,对惯性和伺服两大主要产业进行调整,惯性领域深化研产分开模式,伺服领域探索研产一体模式。经过一年的运转,企业发展的活力已初步激发,改革调整的成效已逐步显现。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33所将紧紧围绕“一中心、二领先、三一流、四提升”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导航与控制专业研究所。

    风帆举,逐浪前行,梦想终可期!跻身百亿级航天企业、打造“百年老店”的目标如灯塔耸立,照亮33所2000余名干部职工矢志追梦的航程。“33所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团结一致、直面挑战,用坚实的步伐走出一条改革增效、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更加优异的成绩续写惯控事业新的华章!”姜福灏的话坚定而有力。(代振莹唐新培 窦茂莲)

【责任编辑:吴蕴聪 流程编辑:吴蕴聪】
相关文章
图片阅读更多>>
推荐
我看见
  • 张文宏:上海是一个“不欺负老实人”的城市
    6月6日晚上21时,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造的“留·在上海” (Make Shanghai Your Home)全球直播对话留学人员特别活动在线上举办。直播现场,“硬核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为“上海”打起广告,“我有无数次机会可以不在上海,但是最后我变成了上海人。”张文宏在海外访学与上海工作生活经历的分享中谈到,“上海各方面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舒服,对于一个海外人才来说,上海将是一个非常值得拥有的城市。上海是一个不怎么欺负老实人的城市。”从抗疫情况而言,张文宏认为,上海能够重回Normal Life(正常生活),得益于整个公共卫生体系的共同协作和抗疫团队的互相包容,“在上海不断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进程中,欢迎更多的海归人才参与其中。”
  • “便利侠”团队:为城市垃圾回收、治理贡献力量
    “便利侠”是80后创业者邢卫创立的家庭废品一站式回收项目,项目团队40余人,平均年龄35岁以下。团队打造包括区级综合分拣中心、社区分拣站、小区定点回收服务、人员上门服务的四级服务平台。居民可在线上预约或线下集中交投,专业工作人员上门分类回收,将废品送到分拣中心和工厂进行细分、压包、粗加工,实现“变废为宝”,也串起“线上+线下”废品回收服务全链条。同时,该团队在货车车身喷涂垃圾分类知识,并依托小区集中投放点和社区分拣站开展宣传活动。工作人员还将各个分拣站搜集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数据及时整理、反馈给政府部门,参与到城市治理和垃圾分类等“课题”中。(视频素材为受访者提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制作 张雨生)
1/3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