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20
02/21
04:15

跨越万里,青春在祖国边疆闪光

我在和田当幼儿园老师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谌洪锦带着小朋友玩游戏。

  扫一扫 看视频

  内容提要

  为了缓解天津市对口支援的新疆和田地区教师不足难题,从2018年3月起,天津市启动大学生实习支教计划,每学期从全市选拔优秀大学生代表,奔赴和田地区最偏远的策勒、于田、民丰县担任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如此大规模且建立长效机制的大学生支教行动,在全国教育扶贫领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

  天津外国语大学三年级男生谌洪锦当过两年兵,习惯轻装简行。可当他在祖国南疆结束支教准备返校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被爱与牵挂装得满满的。

  远在新疆和田的一群幼儿园小朋友,让他迟迟迈不开离去的脚步。今年夏天,他与天津外国语大学的169名大学生和11名带队教师,一同踏上了从海河之滨到昆仑山下的支教路。

  为了缓解天津市对口支援的新疆和田地区教师严重不足的难题,从2018年3月起,天津市启动大学生实习支教计划,每学期从全市大三、大四本科生及研究生中选拔出优秀代表,跨越万里奔赴和田地区最偏远的策勒、于田、民丰3个县,担任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每学期轮换一批。如此大规模且建立长效机制的大学生支教行动,在全国教育扶贫领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以前觉得小孩子烦,现在怎么这么可爱!”

  “爸爸,我爱你!”

  眼看着一个5岁的大眼睛维吾尔族小女孩笑着冲自己跑过来,高高举起双手求抱抱,不太爱说话的谌洪锦有点蒙,“她怎么喊我爸爸?”他的脸一下子红了。

  他第一次见那个小女孩是在幼儿园操场上。那时,谌洪锦刚来幼儿园,被安排任园长助理,通常不进班参与教学。每当孩子们涌到操场上蹦蹦跳跳参加户外活动时,他会饶有兴致地在一边看看这些“小豆丁”的可爱模样,想知道那些小脑袋里都装着什么古怪念头。

  这个出生在贵州毕节的小伙子,爷爷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他从小听着打仗的故事长大,梦想着穿上军装保家卫国。大一刚结束,谌洪锦就应征入伍,在武警部队机动师当了两年防化兵。和平年代,没机会上战场,在他看来,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战场”。回到学校后,听说正在选人去新疆支教,他当即报名。

  但他没想到是去当幼儿园老师,“起初感觉有点落差”。出发前,经过简单培训后,他和同学们跟着辅导老师到天津的一所幼儿园实习了半个月。很有幼教经验的班主任会挨个儿教这些即将走上讲台的大学生,如何调教“熊孩子”。

  “刚开始觉得幼儿园老师说话、动作太浮夸了。”面对眼前一群四五岁的小朋友,这位“兵哥哥”一开始有点张不开嘴,“怎么说话还要拖长音?”

  为了“讨好”小朋友,他绞尽脑汁准备了小青蛙的故事,还配上PPT,心想孩子们肯定会开心。没想到那堂课成了“车祸现场”,他的故事讲完了,小朋友几乎毫无反应。

  到了新疆,那里孩子的热情出乎他意料。走在幼儿园里,看见这个陌生男老师,有的孩子会主动跑过来伸手让他抱,有的会拉着他的手转圈圈,还有的小男孩会故意把球踢到他脚下,逗他跟孩子们一起玩。

  那个5岁小女孩总爱跟他撒娇,她拉着一个维吾尔族老师的手找到谌洪锦的办公室,就想来看看他。放学离园时,她会要求这个老师“爸爸”把她从教学楼抱到大门口,再交到妈妈手里。这一切让谌洪锦感到特别开心,“以前觉得小孩子烦,现在怎么这么可爱!”

  从记住每个孩子长长的名字开始

  天津外国语大学三年级学生高庆彤支教的幼儿园有900多个孩子,全园却只有十几个幼儿园老师。第一次走进班里,她就傻眼了,全班有62个孩子。

  这些五六岁的孩子,几乎听不懂普通话,支教小老师只能通过表情、肢体语言让孩子们理解,很多时候还需要维吾尔族老师帮忙沟通。

  虽然几乎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但孩子们还是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漂亮的大姐姐。他们冲到高庆彤面前,用自己唯一会说的一句“老师我爱你”表示对她的欢迎。高庆彤一下子被孩子们扑倒,坐在地上,和孩子们笑作一团。她顺手帮身旁一个露出小肚皮的孩子整理好衣服,孩子双手举过头顶,在她面前比出一个心形。

  一开始最让高庆彤头疼的,是记住每个孩子长长的名字,“他们的名字至少都有五六个字,最长的一个名字有12个字,还有很多人重名。”

  于是她利用休息时间,边抄写边背这些名字,每天早上给孩子查体时再逐个喊上几遍,不出一个月,她就能叫出每个小朋友的名字了。

  当地的教室里没有钢琴、投影仪,老师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做些教具便于讲解。这些大学生在网上找到各种手工制作教具的方法,不放过身边每个物件。那些不起眼的废纸和空瓶,在他们手中变成了造型各异的小动物。他们自己掏钱买剪纸和彩泥,做出惟妙惟肖的造型,跟孩子们一起玩游戏。

  为了让小朋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小老师们要从最基本的洗手、上厕所开始教。可是孩子们太多了,顾了这边,那边就闹起来了,高庆彤常常感觉自己一整天都在不停地说话,“很多话必须不断地重复、不停地说才能让他们明白、记住。”没过几天,高庆彤和几个支教小老师就说不出话来了,他们急得不行,到医院打针吃药,回来后接着到班里给孩子上课。

  在这里找到新的人生坐标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学生张津瑞支教的班里,有个小男孩总爱跟小朋友打架,玩滑梯时非要倒着滑,还故意推搡其他同学。张津瑞开始注意到他。

  在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上,孩子的奶奶来了,张津瑞找维吾尔族老师帮忙跟奶奶沟通才知道,小男孩的父母离异,他与奶奶两人相依为命。

  “我想他可能特别希望别人关注他。”张津瑞主动给小男孩安排一些摆椅子、发面包的小任务,没想到他都完成得很好。张津瑞看见他的袜子特别脏,就买了袜子送给他。小男孩收到礼物很开心,又害羞得说不出话,从此成了张老师的“小尾巴”。

  张津瑞发现,淘气的“小尾巴”总爱黏着自己,别的老师说什么他不听,只听自己的。孩子的这份信任让她充满成就感,也让她明白,教师这份职业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爱心、耐心和细心。

  从秋到冬,孩子们渐渐学会了用普通话说完整的句子,也能从1数到50了。他们每天跟着天津小老师一起唱歌跳舞,也会帮着老师一起把乱糟糟的教室整理干净。眼看离开的日子要来了。

  最后一堂课,张津瑞问小朋友最想要什么,一个小朋友要了她的电话号码,对她说:“我以后好好学习,将来去天津找你。”

  离别的车马上要开了,一个新疆妈妈急匆匆赶到车队旁,拿了一堆大枣和核桃,她说,孩子一定要让她来,送送这些可爱的老师。

  “祖国的广阔天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辅导员智敏说,几个月的支教经历,对年轻的老师和大学生而言,收获比付出更多。一位90后大学教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更多的大学生则找到了自己新的人生坐标。

  谌洪锦期待着,毕业之后能扎根新疆工作,让自己的青春在祖国边疆闪光。

 

【责任编辑:侯歆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