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2020
02/03
16:26

新春走基层:一步一脚印,踩实小康路

来源:人民日报

  去年年初,他将家里的5亩地流转给了当地的一家农业现代化企业——海纳农业。因为有10年的养鱼经验,他受雇成为海纳万卢基地的鱼塘管理人,在家门口打工,成了一名“农业工人”。

  这片鱼塘有100多亩,都是附近村民流转过来的土地,也是搞“稻渔种养”的试验田。稻渔种养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结合,一方面,稻田给鱼提供生长环境,害虫杂草也成了鱼类的食物;另一方面,鱼类游动可以松土,排泄物又为稻谷提供了天然肥料。如此一来,空间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一田实现多收。

  回想刚开始种养时,他摸着石头过河,遇到的问题不少,第一个就是天上的白鹭。“鸟吃鱼吃得胖胖的,飞都飞不起来”。白鹭是国家级保护动物,“打又打不得,赶也赶不走”,李伟庭急得直跺脚。

  他提出要购买增氧机,公司没同意。第二天,他把老板请到了田边,对老板说:“你都看到了,我没骗你,机器还是得买。”老板没吭声,但不久后,鱼塘就多了几台增氧机,鸟吃鱼的问题大大缓解。

  李伟庭碰上新问题,总喜欢上网找答案。“什么鱼好,什么品种适合本地,应该养多大规格,网上都有,我经常上网向别人学习经验。”有时为了获得“核心知识”,他还不惜付费请人回答问题。凭借着勤劳肯干、敢闯敢试,李伟庭尝到了甜头。去年第一批鱼苗投放3个月时,他拉起渔网,拉出了2000多斤鱼。鱼塘养的荷花鱼,在附近餐厅能卖50元一斤。

  不出远门,就能挣钱照顾家里老小,李伟庭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他算了一笔账,每月能领6000元工资,除此以外,土地流转每亩每年能拿1650元,收入一合计,比自己搞养殖挣的多了不少。前不久,他刚往鱼塘投放了10万尾鱼苗,收成好的话还能拿到分红。

  试验效果好,今年稻鱼种养的规模计划进一步扩大,李伟庭还打算“两头跑”,管理另外一个新基地的鱼塘。行走在鱼塘边上,鱼苗长势喜人,李伟庭一步一个脚印,踩实了他的致富路。

  护林造林脱了贫

  68岁的刘宝才在大石砬村的林子里走着,不时地左右张望。

  既要防火,也要查看树木的长势,作为村里的生态护林员,这是他每周一、三、五的例行工作。

  大石砬村是河北张家口市沽源县长梁乡的一个深度贫困村。地处坝上地区,海拔高,一般的经济作物和果树类,在这里难以生长,村民们增收乏力。多年来,村子发展缓慢,环境也变得脏乱差。

  刘宝才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年前,妻子的离世让他独自一人操持起家里的莜麦地。

  “这活儿啊,费力气不说,辛辛苦苦一整年,除掉化肥、种子和收割机器费用,收入没多少、不禁花!”刘宝才也寻思做点别的,可年纪大了,加之村里条件的局限,他感到无奈又无望。

  然而,两年前村里成立的一个组织,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

  张家口是首都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绿色冬奥”的倡导者。2018年春天,村里来了驻村扶贫工作队。根据大石砬村的自然条件,工作队确定了一条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脱贫之路。在机制上大胆创新,工作队在村里成立了林木种植合作社,并成功申请了河北省首个合作社造林项目。

  “这种树可咋赚钱嘞?”起初,刘宝才一脸疑惑。不过不久后,他就收到了合作社的用工消息。

  两年的时间里,驻村工作队先后实施了合作社造林项目、坝上杨树防护林更新改造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等等。不仅合作社的集体收入不断增加,村民和贫困户获得分红,还增加了就业机会。

  800亩生长老化的杨树通过技术改造后,重现生机和绿色。而樟子松嫁接红松后,500多亩地里每年可收获红松的果实——松子,成为今后村民的长效收益。

  种树、护树效果显著,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大石砬村森林覆盖率达到43.8%,相继获评“省级森林乡村”和“国家级森林乡村”称号。2019年底,大石砬村被绿色中国行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样板村”,成为河北全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村。

  “我这脑袋啊,真是个榆木疙瘩!”早先还不愿种树的老刘这会儿也不得不服了:依托各造林项目务工和分红,刘宝才年增收近4000元;担任生态护林员,年收入4200元,还不耽误种莜麦。

  绿色资源正转变为旅游资源、经济资源,到访大石砬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扶贫工作队2020年为村子精心规划了适合坝上地区的金莲花种植项目,既可旅游观赏,又可制茶增收。与此同时,配套的民宿项目火热建设中。

  如今,全村综合贫困发生率由建档初期的46.0%降至1.20%,2019年全村实现脱贫出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想着不久就能增收的金莲花项目、松子项目,想着来此避暑游玩的游客,刘宝才一把搂住了身边的一棵树,他从树干抬起头向树冠望去,露出了微笑。(人民日报记者 周珊珊 周春媚 史自强)

【责任编辑:曾宪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