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向上长跑 大学生这样鼓劲加油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如果让时间回到1958年,当中国第一批汽车创业者从全国各地赶赴长春,为“中国自己造小轿车”的梦想而夜以继日地奋斗时,恐怕很少有人能预料到,61年后,中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则迎来了“新四化”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历史机遇。

  从借鉴模仿到正向研发,从“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到连续10年位列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从对全球汽车巨头的亦步亦趋到汽车“新四化”引领世界潮流。

  以红旗品牌为例,从产品研发到核心技术突破再到品牌营销,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之路”受到了青年群体的广泛关注。本期青年说聚焦自主品牌,看青年群体如何为自主品牌向上“献一计”。

  与年轻人“同频共振” 老品牌也要有新策略

英国利兹大学 广告与市场营销专业 孙永实

  以前,汽车行业向来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在国外学习广告与品牌课程的时候,沃尔沃、丰田这些品牌总是最典型的案例。

  不过,这两年有一个最具历史感的本土汽车品牌吸引了我的注意,那就是红旗。众所周知,红旗无疑是国产汽车品牌中积淀极为深厚的,带着作为“共和国长子”根红苗正的基因,红旗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

  有人说,新时代的红旗品牌路塑造上有三个重要人物:靳东、武大靖和曹德旺。一个是因青春都市剧在年轻人当中大火的“男神”,一个是90后新生代奥运冠军,一个则是致力实业经济的民族企业家。

  这三位“形象代言人”很好地组合了红旗想要在年轻人心中塑造的拼搏、进取而不失正能量的全新品牌形象。这证明,老品牌只要找准定位,巧用年轻人喜爱的品牌策略,与年轻人“同频共振”并非不可能。

  自主品牌要向技术要潜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材料工程专业 李麟阁

  随着世界范围内化石能源的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我国也逐步出台了愈加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并加大推行新能源动力汽车的普及力度。

  最新一个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直线飙升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起火爆炸等事故也时常见诸报端,其中不乏国际知名电动汽车品牌。高续航里程既是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时的关注点,也是汽车厂家和动力电池制造商的追求。但是为了实现车载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制造商使用了如高镍三元正极等高比容材料,却忽视了因此而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

  结合我的专业,为解决目前动力电池安全短板,一是以现有商业锂离子电池体系为基础,针对电池活性材料、电解液、隔膜等部件进行改进,以实现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研发新电池材料体系,能够兼具高容量与良好安全性能,如高容量的锂硫电池、无可燃液体的全固态电池等。

  目前,国内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国际环境下,部分厂商能以自有技术起家,掌握核心关键,产研结合发展,才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汽车智能化竞争中自主品牌要先人一步

北京工业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程锐

  我们应该看到,提到中国的自主品牌,现在人们第一反应不再是“山寨”,中国制造正用实力打破这些偏见,逐步培养起全球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的信赖。

  汽车行业作为中国快速发展的行业,也在进行着自我提升之路。许多国产汽车企业收购国外汽车企业的事例足以说明,中国的汽车企业有底蕴,同时也可以放眼全球。

  在自主品牌的营销方面,我认为中国汽车企业的营销不应拘泥于国内的汽车市场特色,可以根据不同国家人民的需求不同,调整产品、制定不同的销售战略。

  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消费升级对于产品本身带来的需求变化,对于消费者而言,品质并不仅是质量,一款好的汽车不论是性能、外观还是气质都应该相匹配。

  在技术领域,我认为中国汽车品牌可以发挥我国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在汽车智能化转型的竞争中,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新选择。

  自主品牌不能少了“文化特色”

北方工业大学 工商管理专业 李雨豪

  从华为的“科技自立”中,我们可以侧面看出中国的一些科技企业已经走出了中国市场,建立了世界影响力。

  与此相比,中国的汽车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还是有些不足,究其原因我认为中国汽车品牌有一定的科技与制造能力,但是缺乏自身的品牌文化。

  产品的价值的附加值往往不是由本身的价值决定,品牌文化通常会赋予产品更多的价值。汽车作为最贴近生活的产品,其品牌文化往往是生活方式的外延。

  例如,我们对德国人严谨的印象,反映到的德系车体现的则是优越的性能与保守的外观。法国人浪漫,所以他们汽车设计更显得优雅。

  不同内涵的汽车文化本质上也是汽车企业对汽车受众的逆向选择,对于中国汽车品牌而言,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汽车文化,是当前汽车企业需要考虑的事情。

  目前很多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正在尝试建立的自己的汽车文化,但文化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对于汽车品牌而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否则盲目的模仿并不能奏效,反而会迷失自己。

  多元化培养汽车人才不妨加大校企合作

中国传媒大学 广播电视学专业 乔一洺

  中国的汽车行业虽然起步晚,但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茁壮成长,过程中它们并没有过分依赖外界在技术上的帮助,依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予以很大的投入。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与学校可以达成更多的合作,前者提供先进的理念与实践的平台,后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为前者输送最新鲜的血液。未来,汽车智能网联在中国的全面发展将成为大势所趋,中国互联网行业可以与汽车行业进行跨界合作与人才交流。在新形势下,具备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显然更能为自主汽车品牌核心技术的发展提供跟长久的动力。

  (文中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程鸿鹤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