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13年前组建时,队员们的梦想是“不背米,有鞋穿”

【新闻广角】大山里点燃的足球梦

发布时间:2019-04-14 05:09 来源:中工网 作者:吴雪君 李梦瑶

  编者按

  “我从乡下来的时候,还是个穷孩子。我看见城里的楼房这么高心里真害怕,都不敢从它们跟前走过……我闯入禁区,过人,晃过后卫,起脚猛射。球进了,全场沸腾。”巴西作家戈乌迪奥在《再见了,马拉卡纳》一书中这样写道,在许多运动员的成长经历中,我们也能找到类似的故事。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体育是一个改变自身命运的方式。诚然,能够成为职业运动员的只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相当一部分孩子通过训练,在获得强健体魄和磨砺坚强意志的同时,在学会克服困难与相互协作的同时,不仅拥有了相关行业进修和择业机会,也敢于直面未来的人生挑战。

  事实上,强壮的身体,不屈不挠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的,也是他们未来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从这点来说,谷中声和肖山所做的一切,绝不仅仅是在大山之中,点亮了女足队员们的人生未来,更是通过这样的成功经验,让更多人体会到足球的魅力、体育的魅力。

  2005年,肖山来到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当时他在湖南的一家男足俱乐部任职,月薪3万元。大山深处的琼中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肖山初来时,“整个县城就一个红绿灯,一条街,街上连一辆出租车都看不见,想吃碗面都没地方。”在这里,他的月薪只有1500元。

  请肖山来海南的是他的恩师谷中声,以前是山西省足球队的教练,退休后到了海南,想组织起一支女子足球队,他听说,琼中县的姑娘们吃苦耐劳。于是,两个人,一辆车,10万元,一个足球梦就这样起步了。

  从2015年到2017年,在有“小世界杯”之称的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上,有一支球队三年蝉联世界冠军,这支球队就是海南琼中女足。

  意外的人生轨迹

  翻过几座种满槟榔、橡胶的山头,琼中县红毛镇罗解村什响村小组村民王德兴用几根木竿与塑料布在半山腰支起一处小院。大女儿、二女儿早早出嫁,两个儿子也陆续辍学在家务农。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王家最小的女儿王玺燕会再一次复制这样的人生轨迹。

  或者说,对于当时许多琼中姑娘来说,这是共同的人生轨迹。

  可“意外”偏偏发生了。2005年冬天,一辆破旧的越野车开进学校,两个操外地口音的男人下了车。“你听说过足球吗?”13岁的王玺燕一脸茫然地摇摇头,这两个男人就是谷中声和肖山。

  肖山从小在山西体委大院长大,从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后曾在甲B联赛踢前锋,也曾梦想过进国家队,但最终,28岁的他因为身体原因挂靴了,后来他成了一名足球教练。

  1993年,谷中声到了海南,发现大街上挑担子、买东西的都是女子,吃苦耐劳。他原本想在海口组建球队,后来发现城里孩子比较娇气,而琼中则是贫困县,教育基础差,孩子们别说走进高等院校,就是走出大山都很难。“我希望能够通过体育扶贫,另外开辟道路,让山区的孩子能够走向全国。”

  可是,足球是什么,山里的女娃娃听都没听说过,谁来踢呢?两个教练对王玺燕画了一张“大饼”:只要来踢球,上学、吃住不花钱,还有鞋穿。蜷了蜷拖鞋里的光脚趾头,王玺燕怯生生地举起手。女孩们抱着“能吃饱饭”的想法聚拢在谷中声、肖山麾下,而后者却正为“等米下锅”而辗转反侧。

  穿过县城唯一一条街道,谷中声敲开了琼中县委县政府的大门。那一年,琼中县财政收入只有3000多万元,穷得叮当响,好多人等着看笑话,一个小县城竟然要玩“烧钱”的足球,还是山里的女娃娃?县领导听了谷中声的想法却表示支持,先是从企业拉来10万元赞助经费,又要求每个乡镇各出一部分资金,甚至自掏腰包给球队捐钱。

  春节后,王玺燕收到了入选琼中女子足球队的录取通知。那天下山,她依旧赤脚穿着拖鞋。

  踢球不用交米,还有鞋穿

  2006年2月,一支 “草台队伍”在琼中中学宣告成立,24个女孩子稀稀拉拉地站在野草及膝的操场上,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13岁。她们是从1000多个报名孩子中选出来的,但没有一个人是真正为足球而来,很多人的想法只是能吃饱肚子,所有人都来自农村,绝大部分是黎族。

  “你们知道什么是足球吗?”女孩们一窍不通,有个小姑娘说,“知道,足球就是排球放在地上用脚踢。”

  “你们为什么来报名?”孩子们的回答却是同样的,“因为参加球队不用交米,还有鞋穿。” 交米,是琼中当地的惯例。因为家在偏远山区,每周来上学时,女孩们都要背着大米作为一周的口粮,这是一笔不小负担。

  海南当地有个说法,叫“一琼二白三保亭”,就是说琼中、白沙、保亭3个县很穷,而琼中县则是这3个县中最穷的。在县城唯一的大街上,肖山看到这里的女孩,很多人小学毕业后就不读书,回家帮忙割胶或者种甘蔗,甚至不到成年就会被匆忙嫁人。但这群姑娘从小就赤脚在山里跑动,爬树甚至比猴子还快。

  肖山想,自己一定要让这群姑娘走出大山,改变命运。他还记得谷中声说的那句话,“你过来吧,我们一起做点有梦想的事情。”肖山也曾有梦想,为国效力,但如今他想的是,“既然我不能进国家队,我也可以培养一两个国家队队员。”

  这些事情,女孩子们不知道。选孩子时,家长们问,“要不要花钱”,一听说包吃住还有衣服鞋子,家长们都很开心。有个女儿被选中的家长,甚至又拉来一个不到10岁的妹妹,问能不能一起带走。第一天集合,孩子们把所有发的衣服穿在身上,因为她们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

  女孩子们知道的是,她们必须早上5点多起来,接受每天雷打不动的5小时训练。有人陆续离开,更多的孩子则留了下来。县里好不容易凑出来的10万元经费,还是不够用,当时,正常运动员每个人每天伙食补助是75元,琼中女足只有5元,孩子们从食堂走回宿舍,就饿了。肖山向学校申请了一块地,开垦成菜园子,每天早晨训练完,队员第一件事就是去菜园施肥浇水。当时队员并没有专门的宿舍,只是在一间废弃的课室内摆了20多张床。海南天气炎热,没有风扇:“前门开着,后门开着,让风把我们的汗吹干。”

  我们是开荒者

  动手垦荒种菜,攒塑料瓶卖钱,球鞋补了又补……穿着火红的球衣跑圈时,王玺燕会想象自己正跑向山顶的家中。那是一条10公里的山路,以前在镇小上学时,她每周都要背着四斤半大米往返两趟。如今山路换成平地,王玺燕跑得更快了。最终,她跑出了大山,跑进了大学校门。

  每天的训练,按照教练的要求先绕操场跑10圈,接着颠球,下午练习技术动作,最后要在4分钟内跑完800米。最初3个月,女孩们累到哭都哭不出来,3个月后,女孩们普遍达到了同龄男队员的速度和水平。

  为了照顾丈夫,曾经是跳高运动员的肖山妻子吴小丽,也辞去了稳定的高薪工作,留下给女孩们做起了“全职管家”

  自2007年起,琼中每年从财政资金中挤出20万元给琼中女足,对球队采取事业化管理,并为其配备专职的领队、队医、后勤等工作人员。次年,海南省文体厅也拨出5万元给琼中女足,之后几年这一数字又翻了数番。

  历经前期短暂的低谷后,姑娘们的人生很快进入“高光时刻”:2009年,全国女子足球青少年U16联赛中铜牌;2010年,海南省历史上首次冲进全国U18锦标赛;2011年,两名球员入选国家女足队中青集训队,6名队员获一级运动员资格……

  赛场成绩,为姑娘们推开高校大门降低了难度。2011年至2012年,13名女足姑娘先后走进大学校园,王玺燕进入海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系,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姑娘们上大学的消息传进大山深处,乡亲们沸腾了。

  肖山曾经对第一批队员说,“我们是开荒的,我们是播种机。”2012年,琼中县将琼中女足定为事业单位,每年拨预算经费80万元,伙食标准也涨到了每天45元。

  普及足球创造希望

  琼中女足的故事,改变了大山。

  下课铃一响,14岁的柯馨便冲出教室,跑向一块由深浅间隔人工草地铺就的足球场。每天上午1小时、下午1小时的校队训练时间,是她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2015年,乌石学校计划在各班成立足球运动小组,柯馨举手报名。“我觉得踢足球好玩。”与10年前那群为“有鞋穿”而踢球的孩子不同,她热爱足球,也赶上了好时候。

  结合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和标准化学校建设,琼中县聘请专业设计单位对全县学校运动场地进行总体规划,目前已完成17所学校人工草坪足球运动场建设,乌石学校便是其中一所。不用在水泥地上踢球,柯馨开始接受更为系统的训练——彼时,全县已有近200人次老师接受过多次省、县级足球理论与技能培训。

  如今,琼中通过开展校内足球课、校内联赛、县级校际赛,已带动全县31所学校成立83支校园足球队,参与足球活动学生达18000人以上,占在校生总数的70%以上。

  山里人的一生,几乎能一眼望到底,而一粒粒飞来飞去的皮球,给孩子们另一种人生选择。陈兴有曾是球场边最忠实的寥寥几个的观众之一,而如今学校每次举办校园足球联赛,几乎都能吸引来一大波家长“啦啦队”。

  更深的感触则来自肖山。“在穷山沟里建一支足球队,刚开始谁敢相信?可现在你再看看,我们居然可以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职业球队,在家门口办一场海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足球体育赛事。”在他看来,普及校园足球并不是强求每一个孩子都踢出成绩,而是希望他们能学会在绝境中不断创造希望与奇迹,这正是足球的魅力所在。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