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出行究竟多方便?这场头脑风暴有剧透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网络流行词总有着最灵敏的嗅觉,甚至某些热词还指向潮流的方向。近年来,从共享单车到无人驾驶,与出行有关的热词层出不穷。

  3月26,一百多位专家学者、汽车企业代表和媒体人坐台下,聆听着演讲嘉宾抛出的每一个热词。这是在北京市北京坊劝业场举行的《环球时报》未来出行文化论坛现场。

  这场以“时间与进步——产业变革的认识晋级”为主题的文化论坛同时也揭开了《环球时报》第四届博远奖的最终结果。经过激烈的角逐和严苛的评审,共有来自41家企业/机构的47项案例获奖。

  其中,年度创新人物奖由来自4家企业的创新带头人获得。他们分别是: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百度高级执行副总裁王海峰,华人运通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丁磊,大陆集团中国区抬头显示器产品研发中心总监、仪表与人机界面事业部中国区创新发展经理杨晶。

  让行业大佬们共聚一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相信自己对于未来出行行业的“嗅觉” 。

  “作为媒体我们深知清晰观点的重要性。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认识决定如何行动,而行动将决定是否能赢得未来的挑战。”《环球时报》副总编辑段静涛表示,今年的博远奖及论坛将关注点聚焦在“认识”这两个字上。

  她认为,在科技革命的时代背景下,“认识”是联通古今的桥梁,是当下发展的灯塔,也是预测未来的启明灯。但是“认识”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在论坛上,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首席教授、书记高旭东发表了主题为“对我国技术创新道路和战略的重新认识”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中国的技术创新必须走独立自主的道路,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他指出:“政府应该为本土企业提供支持,而整车企业一定要创造自己的东西,并与零部件供应商共同发展。”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发展研究中心学科主任李显君在论坛上中肯地提出,从组织架构上看,中国汽车企业缺乏基础研究,“当新产品开发完毕,项目团队就会解散,缺乏对开发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没有将项目团队的经验外化出来,根植到企业的知识系统里。而这恰恰是打造核心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他在演讲的尾声提出,企业、政府、大学和领先用户或关键用户是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的四大主体,构成了中国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

  技术的变革带来了媒体环境的变化,而这也影响着汽车品牌、出行品牌的传播与塑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潘建新在演讲中将媒体之变称之为“触点之变”。

  潘建新指出,它为中国社会带来的第一个变化是,“大众”没有了,“小众”开始引领消费风向标。“中国渐渐出现了独特的四个阶层,分别是年轻人、追求年轻的中老年人、时代女性和新中产阶层。”他建议,企业在打造品牌的时候应该开放心胸,与消费者对等互动打造共赢的生态圈,让消费者真正成为品牌的所有者。

  据了解,截至今年,《环球时报•环球汽车周刊》已经连续3年与全球知名市场调研公司J.D POWER展开合作,围绕汽车及出行行业的热点问题聆听来自消费者的声音。今年的调研主题是“出行生态重构下的消费者意愿调查”。调研针对出行领域中网约车和分时租赁两种模式,共收集4443份问卷,涉及中国一线、新一线、二线及三四线城市。J.D POWER中国区消费者洞察和体验战略部负责人谢娟以《共享时代的“实”资源VS“空”价值》为题,对报告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

  此次网约车问卷的研究结果表明,“价格”“时效”和“安全”是消费者体验满意度的必选因素。同时,消费者也愿意为看得见的体验买单。“但是,如果要让消费者频繁使用一个网约车服务商,那么就要在看不见的服务上下功夫。”谢娟举例说,在分时租赁部分,调研发现,便利性是消费者选择的入门条件,其次是价格和平台服务。

“分时租赁市场的客户画像是‘80后老司机和90后猎奇潜力股’。”谢娟指出,企业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消费者想的是什么,痛点在哪里,又有什么可以带来欣喜,“服务提供商应该与消费者保持共振与共频”。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创办于2016年3月的“博远奖”是《环球时报》唯一面向汽车及出行行业而设立的评选活动,其采用“评选+论坛”的形式,秉持“文化”的切入视角以及“大交通”的理念。

  与其他单一聚焦于汽车行业的活动不同的是,“博远奖”主张跳出行业本身的局限,并将汽车产业放在中国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中去看。段静涛说,从“汽车产业文化论坛”到“未来出行文化论坛”,活动名称变化的背后,还是那颗初心——希望打破行业之间的壁垒,搭建交流思想、生发创意的平台,从而推动相关行业的融合、创新与发展。(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许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