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APP下载

“丢失人工耳蜗”事件遗憾落幕,我们如何在一地鸡毛中反思?

发布时间:2018-12-21 19:29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杨鑫宇

  摘要:回顾这起事件,我们应当从中有所反思,有所警醒。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广大公众的爱心免遭磨蚀,让社会互助机制在未来有更好的表现。

  12月19日,一个十分冷僻的词语——人工耳蜗,突然之间成了全网关注的焦点。这一天,千千万万的网民头一次了解了这种昂贵、罕见,却对听障人士至关重要的医疗仪器。促成这一切的,是一则紧迫而急切的“寻物启事”,也是广大网民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热诚爱心。

  当天,听障人士李明(化名)在乘坐地铁时,不慎遗失了他随身佩戴的人工耳蜗。对李明而言,人工耳蜗是他听力的唯一来源,一旦遗失,不仅重配的价格极高,流程也十分麻烦。于是,在焦虑之中,李明和他的姐姐选择了在网上发布“寻物启事”的方式向广大网民求助,以期找回自己不慎遗失的人工耳蜗。为了强调耳蜗遗失的严重性,他们在启事中强调了耳蜗的价格(大概价值20万)和重新配型的困难(可能要重新开颅)。很快,这则让人看了就为之揪心的寻物启事,就在网上迅速扩散,成了热点话题,一场“全民寻物”的爱心行动,也随即正式展开。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本应是件让人感到“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温情好事,但是,12月20日凌晨,一篇精心炮制自媒体文章,却让这场爱心行动一下子陷入了“反转”的危机之中。在这篇由公众号“黑奇士”发表的文章中,作者直指这起事件为“媒体和商家疑似炒作”,称这是人工耳蜗厂商营销的“套路”。这篇文章,不仅迎合了相当一部分网友对新闻“反转”的潜意识渴求,还罗列了诸多论据——譬如耳蜗价格只要几万元,重新配对不需要开颅手术等,因此迅速跻身“10万+”行列。而发出寻物启事的李明一家,则从深受公众同情的受害者,变成了人们指责与怀疑的对象。

  然而,就在这篇自媒体文章大红大紫之际,又一重“反转”迅速到来。为了找回清白,饱受非议的李明和他的姐姐一同站了出来,向媒体证明了整起事件的真实性。在当事人的直接回应面前,“炒作”的怀疑论不攻自破,与此同时,也有网友指出,如此小众的医疗用品,根本就不值得以这种方式“炒作”——毕竟,没有听力障碍的正常人,不可能因为看了几篇软文就成为人工耳蜗的消费者。至此,舆论的基调重新回到了原点,而那篇“10万+”的质疑网文,只留下了喧嚣的一地鸡毛。

  遗憾的是,经历了这么多折腾,李明丢失的人工耳蜗终究没能失而复得。12月21日中午,李明的姐姐发文声明,已停止了对人工耳蜗的人工搜索,李明将借用厂商的备用机,直至购买新的人工耳蜗外置机。在声明中,李女士对帮助她和弟弟的热心人士及媒体表示了感谢,无奈承认了找回机会已经十分渺茫的事实,同时,也表达了“不必要的麻烦和质疑”让她们“心非常累”的意思,令人感到不胜唏嘘。

  三天时间里,围绕着丢失的人工耳蜗,整场的发展过程,仿佛一场让人笑不出来的荒诞剧。公众的善心,消解在了自媒体的撩拨之中,当事人的不幸,最终也没能得到多少补偿。尽管在这起事件中,我们也能看到人性的闪光和社会互助的力量,但事件的结局,却让人感到颇为无力,有着让人说不出来的滋味。回顾这起事件,我们应当从中有所反思,有所警醒。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广大公众的爱心免遭磨蚀,让社会互助机制在未来有更好的表现。

  在这场事件当中,我们最应反思的,就是公众为何如此轻易,就被一篇看似有力,仔细想来却根本站不住脚的文章“忽悠”了过去,以至于把心中的善意,一股脑变成了尖锐的恶意。在这个问题上,不仅炮制这篇文章的自媒体有责任,部分公众的心态也存在问题。

  作为第一次“反转”的始作俑者,那篇自媒体文章的作者,自然难辞其咎。这篇文章的立意,似乎是反对“炒作”,然而,这篇文章本身却恰恰有着过度炒作噱头,追逐热点,缺乏实证意识的问题。事实上,文章作者之所以将此事定性为“炒作”,凭借的完全是自己的“演绎推理”,而没有半点称得上“实锤”的证据。尽管他提出的某些“疑点”,如耳蜗价格、重配是否需要开颅等,确实有讨论和商榷的价值,但仅凭这些细节,绝不足以给求助者打上“炒作”的戳记。当下,因为自媒体领域竞争十分激烈,许多自媒体都喜欢用武断的“扣帽子”表述,取代理性的探讨和分析,而这篇文章,也正是因此落了下乘。作者的初衷也许只是质疑,但是,一些自媒体领域的坏习惯,让这篇文章成为了颠倒是非的导火索,最终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在这起事件中,部分公众的心态也表现出了不成熟的一面。这种不成熟的主要表现,第一是对“反转”过于热衷和轻信,第二则是对善意缺乏恒心和耐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新闻“反转”成了不少人趋之若鹜的事情,尽管许多“反转”最终都被证明是子虚乌有的“假反转”,但很多人还是对任何“反转”消息深信不疑。这种现象,是一些媒体公信力流失造成的问题,但如今无疑已有“矫枉过正”之嫌。与此同时,在诸如“罗一笑事件”等诸多事件的影响下,人们普遍害怕自己的善意被消费和利用,因此在许多公益事件中,变得多疑、“吝啬”了起来。谨慎固然不是坏事,但是,面对可能是真,可能是假的求助,多一份善意,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让浑水摸鱼的人占一点小便宜,多一分恶意,却可能严重伤害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面对这样的选择题,我们恐怕还是多给善意一些空间,多一些恒心和耐心为妙。

  撰文/杨鑫宇

【编辑:郭艳丽】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