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出售股权 车企退市并购频发将推进行业发展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相比前几年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行业近两年出现疲软下行趋势,据中汽协公布的10月汽车销量情况显示,10月汽车销量238万辆,同比下降11.7%,环比下降0.6%。1-10月累计销量2287.1万辆,同比下降0.1%,累计销量出现负增长。

  其中较为突出的企业为长安马自达,根据今年1-10月的销量走势分析,可以说是一路下滑,在1月销量达到2.19万辆后,2-10月中,销量最高也仅只有1.62万辆之多。而从众多下滑的车企中,我们也发现了销量逆市上扬的,包括广汽本田及广汽丰田。在汽车行业显现疲态,销量下滑的大环境下,少数车企还能有上升态势,实属不易。具体数据见下表:

  汽车销量整体下滑的出现,除了我国汽车保有量趋于饱和外,跟政策出台、行业发展以及新创公司不断涌现都有很大关系。

  降低关税、股比开放 将促进行业发展

  从政策方面来看,今年5月,在我国财政部发布有关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的公告后,包括特斯拉、宝马、奥迪、保时捷等诸多豪华品牌纷纷表示支持并欢迎,且及时做出价格调整,这对于进口车及消费者绝对是个利好的消息,同时也加剧了汽车行业的良性竞争。除此之外,到了2022年,我国将全面取消合资股比限制。可以预见届时将有更多外国车企来华投资建厂,新品牌的入华势必将使汽车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当然,也会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宝马为例,前不久,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集团就宣布,将合资协议延长到2040年,且宝马集团还将以36亿欧元增持华晨宝马25%股权。

  对于华晨汽车来说,出售股权并非坏事,因为获得了华晨宝马控股权的宝马集团将更加努力来经营中国市场,目的是为了赢得更大的投资回报。而对于华晨汽车来说,虽然手里仅剩25%的股权,利润将减半,但却可以赢得更长时间的技术支持,此举可谓双赢。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冲击传统车企

  而从汽车行业来看,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不断涌现,也冲击着传统车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传统车企自身也显现出诸多问题,包括更新换代滞后、质量投诉频出,除此之外,还面临着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等问题。

  来自政策、同行业以及自身的问题,汽车市场面临增速逐步放缓,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等问题,在如此现状下,越来越多的车企或并购,或淘汰,汽车行业的格局变化逐渐显现。

  车企并购或出局 汽车行业格局发生变化

  今年9月,长安铃木宣布退出中国市场,长安汽车与日本铃木及铃木中国达成协议,以1元人民币现金收购日本铃木及铃木中国分别持有的长安铃木40%股权及10%股权,长安汽车持有长安铃木100%股权。

  数据显示,2017年长安铃木全年销量86513辆,同比下滑26%,亏损8482万元。今年长安铃木下跌更为严重,其中1-7月,长安铃木乘用车共销售26221辆,同比下降47.3%。回顾长安铃木在国内的产品清单,也曾出现奥拓、雨燕等广受欢迎的车型,但随着SUV车型异军突起,以及后来的新能源车型快速发展,长安铃木都未能对中国市场需求做出快速的反应,致使自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反观吉利、长城、上汽等车企近两年的迅速发展,不断推陈出新,依靠出色的产品抢占合资品牌市场份额,长安铃木只得节节退败。

  除了长安铃木,面临退市的还有菲亚特,由于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停滞不前,对国内市场需求反应迟钝,原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CEO塞尔吉奥·马尔乔内曾表示“停止中国销售计划”。

  此外,曾被寄予厚望的DS也有面临退市的风险,据数据显示,今年7月,DS7销售量只有166辆,DS4S和DS5LS的销量更令人汗颜,仅为3辆和4辆,1-7月,DS的累计销量也不过1500多辆,可以预见,DS在我国的前景非常堪忧。

  出售股权 是否对汽车行业发展有推动作用

  除了退市,还有部分车企面临出售股权局面。除了前文提到的华晨宝马外,在今年9月,奇瑞正式在安徽长江产权交易所进行公开挂牌,出让31.4%股权,但通过分析,我们得出,此番股权出售,并非是因为奇瑞汽车出现严重的资金缺口,而是通过增资扩股,来支撑“奇瑞 2025 战略”规划的落地,将募集到的资金用来发展新技术和新业务。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也曾公开表示,增资扩股的目的,一是基于奇瑞制定的“奇瑞 2025 战略”规划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及引入战略资本,其次是响应中央“去杠杆”号召,希望通过增资扩股降低企业成本。可见出售股权并非表示该企业资金短缺,反而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政策的相继出台,造车新势力等不断发展,传统车企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中小落后车企的退出及并购,是行业优胜劣汰的体现,从而也导致了汽车行业的格局发生变化。但无论是外国豪华品牌的入华投资,还是落后品牌的退出或并购,对行业的良性发展都是有促进作用的,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及消费者都是利好的。对于汽车,面对各方的压力,只有不断研发技术、完善产品架构、积极迎合市场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并发展。(记者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