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凤凰涅槃再重生 ——华能莱芜电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8-11-13 11:16 

    风雨四十载,砥砺向前行。改革开放以来,历经40年岁月沧桑,莱芜电厂走过了一条由辉煌到衰弱,由衰弱到“中兴”,由“中兴”再到辉煌的发展历程。这个历程是一部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的创业史,是一部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奋斗史,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的缩影。

    铸就辉煌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根据战备需要,中央和山东省有关部门决定在莱芜南部山区建设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根据工程批准年月,定名为“674”工程。当时正值“备战、备荒”年代,为了靠山隐蔽,厂址选在了吊鼓山下一条偏僻的山峪中。

    1970年1月,寒冬料峭,滴水成冰,万人建设大军在荒山野岭上安营扎寨,劈山头,开河道,修公路,筑铁路,硬是靠人力劈了半边山,凿了一条河,开挖土石160多万立方米,象镶牙一样把三台机组安在了一点点抠平的山基上。历经6年艰苦奋战,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具有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双水内冷等先进技术的三台12.5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莱芜电厂成为70年代末全山东省单机容量最大、装机容量最大、发电量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火力发电厂。

    上世纪80年代,在“十年动乱”中建成的这座“小三线”火力发电厂,由于设备、制造方面的先天性缺陷,机组达不到额定出力,设备故障频发。面对困难,莱电人不断开展设备综合治理改造,大打设备翻身仗,狠抓安全文明生产,恢复了机组铭牌出力,实现了创一流目标,被誉为“山东电力老厂创一流的典范”。1993年3月2日,莱芜电厂同全国53个兄弟单位一起,被原能源部命名为“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企业。”

    处在偏僻山区的莱芜电厂,一直是全省发电厂中生产条件最差,生活条件最苦的一个。在艰难地维持三台机组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要同干旱和洪涝灾害作斗争。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为战胜旱魔,莱电人开源节流,打深井,拦河水,上马了柱塞泵除灰系统,铺设了雪野水库至厂区的引水管道,使生产生活用水有了保障。1990年7月17日深夜,南部山区突降暴雨,肆虐的山洪漫过河堤涌入厂区,机组被迫紧急停运。闻讯赶来的数百名职工在厂门口挽成人墙,阻挡汹涌而入的洪水。洪水退后,职工们冒着酷暑昼夜清淤排水,抢修设备,连续奋战30多天,恢复了正常发电。

    依托老厂筹建一座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的特大型火力发电厂,是莱芜电厂的一大贡献。1988年,厂党委提出了在莱城北面建设一座新厂的决策。历经10年的努力,上世纪末,莱城电厂建成投产,壮大了全省的电力事业的力量。

    再攀高峰

    步入21世纪,随着大容量、高效节能环保型机组大批投产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陆续出台,莱芜电厂这个当年的“小三线”战备电厂,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辉煌渐远,危机逼近,残酷的现实考验着莱电人的智慧和胆识。

    “要为困难想办法,不为困难找借口”。2003年,莱电人抓住国家鼓励发展热电联产的机遇,在科学论证了厂址、水源、环保、铁路、煤源等方面具备的优势及可行性后,确定了扩建两台33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实现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思路。在两台33万机组的建设中,莱电人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与动力,项目从立项到两台机组全部投产仅用了5年时间,莱芜电厂顺利迈过生存难关。

    在30万机组紧锣密鼓建设的同时,莱芜电厂乘势而上,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政策“上大压小”的有利时机,确定再上两台国内单机容量最大、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百万千瓦二次再热燃煤机组。

    2008年12月,莱芜电厂划归中国华能集团,企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2009年7月29日,“全国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总结现场会”在莱芜电厂召开,3台135MW机组5座冷水塔在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和省市领导的见证下成功爆破,莱芜市也一举关停了13台总容量为17.7万千瓦小机组,满足了筹建一台百万千瓦机组“上大压小”容量。经过不懈努力,第一台百万机组于2012年6月26日获得核准并开工建设。紧接着,莱电人按照“超常规发展,快速跟进”的工作要求,随即启动第二台百万机组前期工作。最终靠自身的优势、过硬的条件、严谨细致的工作,于2015年8月26日顺利获得省发改委核准!为华能事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百万机组建设过程中,莱电人紧紧围绕“国优金奖”目标,按照华能集团“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产出、低能耗、低排放”的要求,发扬“敢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和精神,严格工程安全和质量管理,加强过程管控和施工组织,强化运行、检修人员培训和实操能力提升,克服技术难度大、建设工期紧、交叉作业多、设备到货迟、地基处理复杂等困难,两台百万机组均顺利实现厂用电受电、汽轮机扣缸、水压试验、锅炉点火、汽轮机冲转、发电机并网、168试运等“七个一次成功”,创造了“网格型锅炉基础体积全国最大、锅炉高度全国最高、锅炉焊口数量全国最多、水压试验压力全国最高、从水压试验到机组点火吹管用时最短、从并网发电到完成168小时试运用时最短”等多项全国纪录。

    经过三年的建设,两台百万千瓦机组分别于2015年12月24日和2016年11月9日高质量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顺利进入商业运营。2018年5月11日,两台百万机组工程凭着优异的基础建设、现场管理和效益产出荣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2018年9月19日,两台百万机组凭借效率高、能耗低、指标优、环保好、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获得亚洲电力奖2018年度燃煤发电项目金奖,这也是本年度我国唯一一个获得该奖的火电机组项目。

    在实现超净排放的同时,莱芜电厂两台百万机组生产用水采用了莱芜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每年使用2000万m3;同时采用了城市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的牟汶河拦河闸水库水源,每年使用700万m3。两处水源到厂后经过进一步处理,满足机组运行要求,不但提高了机组用水经济指标,也有效促进了对于莱芜市河流及地下水的水质改善。电厂还采取多项节水措施,对全厂的水务管理进行优化,通过回收、循环水排污水除盐后优质水重复利用等,废水达到零排放。百万千瓦耗水指标为0.433m3/s·GW,优于国家对电厂节水的有关规定,达到先进水平。

    自此,莱芜电厂拥有了两台世界上首批应用二次再热技术的百万千瓦机组,拥有了世界上最前沿的火电技术,实现了再一次辉煌。

    追求卓越

    莱芜电厂有了世界一流的火电设备和技术,就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能耗指标、技术创新水平和人才储备,争取实现全方位的“世界一流”。

    优化能耗指标是争创“世界一流”的重头戏。百万机组投产后,莱芜电厂相继发现了管壁超温,凝结水泵、电除尘电耗偏高等问题。针对问题,电厂多次召开能耗指标创优专题会议,分专业成立攻关小组,对准症结,对症下药,并从能耗对标管理、运行指标优化、设备治理节能技改等方面制定了89项能耗指标创优实施计划,一场致力于能耗创优的攻关之战全面展开。经过半年的试运行,2016年6月第一台百万机组完成性能考核试验,机组发电效率48.12%,发电煤耗255.29克/千瓦时,供电煤耗266.18克/千瓦时,三项指标分别优于当前世界0.3%、1.51克/千瓦时、0.32克/千瓦时,均刷新了世界纪录。机组各项环保指标全面优于国家超低排放限值,并顺利通过环保验收,成为目前世界上效率最高、能耗最低、指标最优、环保最好的火电机组。两台百万机组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竞赛中,获得100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湿冷机组一等奖。

    技术创新是争创“世界一流”的取胜之本。以热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以技术能手为骨干,结合百万机组生产各专业遇见的技术问题,成立不同形式的技术攻关课题组,扎实推进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以山东电力行业十大杰出青年赵亮为带头人的热工专业,申报的《制粉系统风粉管道热工测量取样管路自动吹扫装置设计、制作》成果,荣获第六届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技术类一等奖、华能集团职工技术创新二等奖;《空预器转速测量和空预器停转保护改进、创新》成果,获得山东省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三等奖、华能集团职工技术创新优秀奖。热控一班获得“山东省创新班组”荣誉称号,同时被授予“山东省工人先锋号”。“热工技术创新工作室”首批通过华能集团认证授牌。苏永宁获得了“山东省职工创新能手”和莱芜市“金牌工人”荣誉称号。

    人才培养是争创“世界一流”的不竭动力。以百万二次再热技术为培训重点,依托厂内华能集团培训基地,充分利用仿真机练习室等设施,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导师带徒的方式,对全厂各专业职工开展多层次、高强度的岗位练兵活动,人才培养工作亮点纷呈。近几年,职工多次在全国电力行业、华能集团、山东省公司的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窦占顺、石珊珊、王洪东、赵亮、王卿茂五人被华能集团公司授予“华能集团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石珊珊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窦占顺被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团工委分别授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和“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在企业发展提速扩容的同时,莱芜电厂响应国家号召,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清洁排放、节能减排方针,利用周边荒山野地、水洼草滩,积极开展清洁能源项目。目前,高庄和牛泉两个2万千瓦级光伏电站项目先后并网发电。

    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饱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莱电人深知这句话的内涵。40年来,莱电人秉承着“奋斗、进取、拼搏、奉献”的精神,扎根山区,艰苦创业,实现着自己人生的价值,创造了莱芜电厂的辉煌。今后,莱电人将会以百万二次再热技术为依托,再展腾飞之翼,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攀登世界火电之巅!

    作者:张强 李文

【责任编辑: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