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我的“公交情缘”

发布时间:2018-11-12 20:17 

    夏日早晨,“滴滴滴…”伴随智能手机“畅行海安APP”8路公交即将到站的提醒铃声,我不慌不忙来到小区附近的公交站台。不一会,市区内环线8路纯电动公交车驶入站台停车区,“呼”的一声车门打开,我取出“江苏公交一卡通”乘车卡对着读卡器一按,一声“滴”完成扣费。找个座位坐下,但觉车内空调清新凉风扑面,与车外30多度高温形成对比,恰似两重天。车厢内两位老人在窃窃交谈,几个姑娘小伙正使用车内免费wifi低头看着手机,电子语音报站系统正用标准的普通话欢迎乘客并及时播报到站情况。看着即将到站的乘客站在下客车门前急切而满意的笑脸,作为一个交通人,近十年海安公交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我的自豪与喜悦油然而生。

    海安今年撤县建市,是镶嵌在苏中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土生土长的海安人,谈到我与公交的缘分,还得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说起。那时候,父亲在海安县城上班,老家在距离县城28公里的西南角王垛公社,为了培养子女,父亲把我接到县城读小学。每逢周末,父亲总是用一辆半新的永久自行车带着我回老家,沙石路上,总会遇到海安开往王垛的公交班车从后面超过我们,扬起阵阵尘土,父亲急忙把车靠到路边躲避灰尘。那时我想,能坐公交回家多快啊,骑自行车两三个小时,不要说骑车的人,坐车的人屁股也吃不消啊!1980年,海安建成当时苏中地区最先进的汽车站,父亲就经常带我到汽车站乘车回老家,由于车少人多,每次乘车都要饱受拥挤之苦,由于年幼体弱,禁不住颠簸、闻不得汽油味儿,每次都要晕车。回家坐班车成了“苦差事”!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汽运企业为了减亏,纷纷搞起了“中巴车”承包经营。那时我已是一名机关工作人员。组织上为锻炼青年干部,安排我到海安的东乡沿口镇挂职,周末往返都要乘坐中巴车。中巴车车主以经济效益为第一,拼命拉客,至于服务规范、按时准点、车辆的维护保养都抛在脑后,随意卖客、涨价时有发生,乘客投诉特别多。一次我乘中巴去沿口,由于车辆破旧,中途熄火。驾驶员随车修理工具一件没有,只好下车挤下一班中巴。中巴车变成了乘客的“摇头车”!

    本世纪的第8个年头,我调到县交通局工作,正值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启动,我们将多个客运经营主体进行整合,成立了飞鹤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新购了98辆宇通、金龙公交车。崭新的公交车行驶在城乡大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告别了中巴车的乘客们还编了个顺口溜:新公交是上面可以抓,下面可以坐,中间可以站,四面可以看,乐坏了坐车的李老汉。在交通人的努力下,海安在江苏省县级市层面率先实行了城乡客运一体化、镇村公交全覆盖、7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乘坐市域公交全免费。海安飞鹤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在本地区率先通过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达标验收。近年来,海安交通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编制了2015——2030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开发推广“畅行海安APP”,在公交车型选择上首推纯电动公交。依托海安火车站建成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充电桩,在市区主干线设置公交专用道……。市委、市政府将提升公交形象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市财政多次研究公交补贴政策,对新能源纯电动车亏损全额补贴。公交车真正姓“公”了!

    …… ……

    “下一站新世纪广场到了,请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电子语音播报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健步下车,奔向工作岗位。是啊,改革开放40年了,“枢纽海安,物流天下,产业高地,幸福之城”的新海安正需要交通人勤奋的汗水呢!

    作者:陈峰

【责任编辑:曾宪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