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 共青团新闻联播
APP下载

到中关村博物馆品味:啥叫“死磕”!

发布时间:2018-10-01 14:27 来源: 


主播君的话

我国第一个在计算机上实现中文输入的CCDOS系统、长城0520CH计算机……在中关村的创业博物馆,每一个物件都是创业者“不放弃”的成果,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起来看。


苏菂:创业博物馆创始人。


1986年,7岁的苏菂跑到父亲的单位,第一次在长城0520CH计算机上玩起了游戏。


30多年后,决定创办创业博物馆的那一刻,苏菂一下子想起了这个“大块头”。 

 

寻找0520CH的过程是一次学习,在这个过程里,70后的创业者苏菂开始慢慢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故事从IT领域开始


信息专业出身的苏菂想用博物馆的每一件物品讲述创业背后的人和事。


第一台软硬件汉字系统配备齐全的计算机


上世纪80年代,攻克“中文处理”难题成为我国计算机领域的首要挑战和使命。


1983年,在一次全国计算机协调工作会议上,国家有关部门提议要在PC上做汉字系统。但这个难度太大,一时没人接。


直到问到在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所工作的严援朝时,他点了头。  


长城0520CH


严援朝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几个月废寝忘食,写出了CCDOS系统。


两年后,第一台软硬件汉字系统配备齐全的长城0520CH研制成功,并在优化后量产


汉卡解决硬件扩充计算机汉字存储问题


当时身为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的倪光南研发出汉卡,创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骄傲”。


有了汉卡,人们在计算机上敲打中文,便有了更多的“底气”。


1988年,刚从深圳研究生毕业的史玉柱,看到市场对汉字处理软件的需求,研发出了M-6401,随后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除了联想汉卡、巨人汉卡之外,方正汉卡、王码480汉卡等软硬件集成的中文系统方案也在那个年代纷纷推出,中文输入渐成电脑标配。


一段“打基础”的岁月


王永民的五笔输入法


“王旁青头戋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1983年,王永民的五笔输入法问世。



在此之前,极少人知晓,他对成千上万个汉字的字源和结构规律进行过详细研究。  


在那个拼音输入法还未盛行的岁月,五笔输入法的出现让更多人可以透过汉字字根,对着显示屏快速敲打出文字。


我国第一代拥有自主版权的文字处理软件问世


1989年,我国第一代拥有自主版权的文字处理软件WPS1.0版低调问世。那时没引起太多人关注,也没获过什么奖。


金山WPS NT


求伯君耐住了这份落寞,潜心研发更多版本。最终,WPS3.0F及相应汉卡推出,得到了广泛关注。


没有这些创业者的创新,中国人对计算机的使用和通往互联网的道路,还要停滞很久。

苏菂


那些不应被遗忘的先行者


互联网的世界离中国人还有多远?一家名叫瀛海威的公司给出了答案。


“中国信息行业的开拓者”


这家公司当年在网上建了个网站,面向中国网民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在中关村街头更是立起了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的广告牌。


这家被称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张树新是位“女中豪杰”,业界赋予她“中国信息行业的开拓者”称号。


享受“红利”的创业者


1988年,戴焕忠创办的北京华讯集团是中国第一家做中文寻呼系统的民企。当年许多人腰间别着的BP机接收到的信息,不少就是从这家公司的平台上发出来的。

  

从BP机的单向通讯到手机的双向通讯,作为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戴焕忠看到了通信技术的发展,看到了从吸收借鉴到自主创新的过程,更看到了里面无数创业者的坚持。


而今,戴焕忠还活跃在中关村,在一家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司里为创业者提供服务。中国的IT产业,在这位老创业者眼中,已不再是“独立”的产业,而是已与许多领域高度融合。


创新每天都在发生,苏菂不知道,下一个“走进”博物馆的展品是什么,但每增加一个,就意味着中国IT业的创新又向前了一步。

(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陈凤莉】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