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际-- >> 国际新闻
APP下载

多个大洲发烧,地球还有救吗

发布时间:2018-08-09 08:11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姚蒙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席卷北半球的酷热天气,令多国民众叫苦不迭。特别是在欧洲,高温纪录纷纷被打破,北极圈32度的消息更是传遍世界。地球为何“发高烧”?科研人员认为,根源在于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并非新话题,但这场突如其来的酷暑让更多人意识到形势的严峻。科学家已经担心,即便各国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减排目标,可能仍难阻地球变成“温室”。面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相关国家有哪些应对之策?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些年都做了什么?

  法国人对“2003灾难”记忆犹新

  ——一万多人丧生,“对气候变化袖手旁观的时代过去了”

  “让地球再次伟大”,这是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一句名言。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作为《巴黎协定》的东道主,法国想将自己树立成“气候领袖”,而眼下的高温酷热天气则给它提出现实挑战。

  法国舆论高度关注高温问题,每天都有大量与酷暑有关的信息传播。媒体首先关注怎么应对热浪。法国电视二台自酷热开始时就提出一系列建议,如避免外出、使用电风扇等。医学专家纷纷现身说法,讲解酷热带给人体的影响。

  受大西洋暖流影响,法国夏季通常气温不超过30摄氏度,但近几年来超过35度的天数大幅增加。由于过去夏天气温不高,加上巴黎等重要城市对建筑物的外观有严格要求(如禁止在外面晾晒衣物等),除了地中海沿岸地区,大部分法国城市居民不安装室内空调,外面也没有地方安装空调室外机,因此电风扇就成为对抗炎热的主要工具,媒体能建议的抗热方式也不外乎白天拉上百叶窗、多喝水等。

  面对高温,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利用各种官方网站来传播可靠信息,如卫生部的网站对酷热天气进行报道,告诫什么人可能有危险,并设立“酷热信息电话热线”,让人们随时可以咨询。法国公共卫生最高委员会发布一份完整指南,供所有民众参考;劳工部出台一系列通知,让企业界关注受薪人员的健康。法国政府还与媒体联手推出每个地区的高温预报图表与信息。

  其实,今年的酷热并非没有先例,法国人至今对2003年的酷暑记忆犹新。那年8月,热浪导致约1.5万名法国人丧生,其中老人居多。“德国之声”称,这场百年不遇的“灾害”使得欧洲开始改变思维,“对气候变化袖手旁观的时代过去了”。相应的防备措施随之出现,比如欧洲各国气象局不拘条文,自行建立沟通网络,以便尽早对热浪出现发布警告;在建养老院时,适应今后气温变化也被纳入其中。还有人建议改变生活习惯,推广午休。

  但解决问题的根子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此,过去几年,法国有过一些大动作。比如,以减税、补贴等多种形式推动建筑热能改造,但收效并不显著。不过,现任政府已决定继续把住房节能改造作为国家重点,去年出台的相关规划称,要在10年内根除被视为“热能漏勺”的不合格住宅。此外,推动全民清洁出行,减少污染较大的老旧汽车的保有量,鼓励民众通过数字服务等了解所购买产品消耗的能源,从而养成有责任的消费习惯等,都在推行之中。

  去年9月,法国生态转型部部长尼古拉斯·于勒宣布出台法令,要在2040年之前逐步停止化石燃料生产。该举措使法国成为首批禁止勘探开采化石燃料的国家之一,也被视作法国采取的实质性举措。尽管如此,有环保组织认为该法令的覆盖面依然有限,而且法国只有1%的化石能源来自国内。

  总体而言,应对全球变暖,法国在往低碳经济转型方面依然挑战巨大。而今年的热浪无疑对其原先的减排目标提了个醒。眼下,法国针对酷暑做了大量应对工作,但政府的干预力有限。法国大众科学杂志与电视节目最近推出大量分析高温天气与全球变暖关系的文章,绝大多数科学家与专家认为这是地球气候恶化的征兆,希望法国与各国当局紧急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应对。

  德国做了五十年的“预防工作”

  ——气候专家称,欧洲难再享受“低温红利”

  “德国人最担忧什么?”德国坎塔尔·埃姆尼德舆论研究中心等机构近几年的民调显示,气候变化一直是德国人最为焦虑的问题,甚至超过难民危机和恐怖袭击。柏林自由大学气候变化学者费德理乌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高温、海啸、强降雨等都是典型的全球变暖结果,德国在过去几十年做了许多“预防工作”。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伴随“经济奇迹”产生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气候变化进入德国人的视野。70年代后期,绿党的崛起让气候变化逐渐成为社会焦点。上世纪末,德国推出一系列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比如《生态税改革法》《碳排放权交易法》等。2008年12月,德国政府通过《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这是德国第一个全面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战略”,费德理乌斯说,《战略》列出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农业、林业等13个领域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在这些领域采取行动的可选择方案。

  《环球时报》记者发现,这份《战略》制作了一张“德国气候变化地图”,东部盆地和丘陵地带,重点问题是降水减少;莱茵河两岸地区,面临水灾问题;阿尔卑斯山区,要提防冰雪灾难;沿海地区,主要威胁是海平面上升和风向变化。

  德国还由环境部牵头成立专门的跨部工作组,除起草“适应行动计划”外,还协调各部的气候变化倡议,协调适应战略框架内进行的对话及对落实情况做评估报告等。具体来说,德国近期气候行动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0%的目标。

  “气候行动目标对能源公司影响甚大,公司甚至出现亏损。但大家都得以大局为重。”德国最大能源公司之一E.ON集团一名高管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德国还出现“绿色电力”热,民众在政府补贴下,通过太阳能、风能等设备发电。2018年第一天,德国可再生能源首次短暂覆盖全部用电量。

  加强绿化是德国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德国1/3的国土由森林覆盖。德国各城市近年来开始实施“变色计划”,街道公路的颜色由深黑变淡,房屋等建筑的颜色也越来越淡,这样可以“反射”热能。“民众也应该从小事做起,预防气候变化。”家住柏林的罗兰德对记者说,他们家的房屋是“被动屋”,既节能又环保。家里从不使用空调。

  由于这些努力,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报告,气候经济已经成为德国环境产业主要的支柱,德国工业和服务业提供的相关商品、服务和工程建设的营业额,已超过400亿欧元。

  不过,德国气象局的报告称,温室效应对德国的影响较世界其他地区严重:德国气温自1881年以来升高了1.4摄氏度,而全世界平均升高了不到1度。在应对全球变暖带来极端气候比如高温天气上,德国具体的做法并不多。德国劳工法规规定,如果工作场所超过30度,雇主就必须采取某些措施,如安装空调或电风扇、遮光装置及给房间通风、提供冷饮等。如果温度仍超过30度,员工可以提出放宽着装要求,或将工作时间提前。

  这次夏季高温,让德国社会反思以往的举措力度,认为还不够。比如高铁在高温下经常抛锚,汉诺威机场的跑道经不起“烤”,原因都是设计问题。“德国和其他欧洲北部国家几十年来享受‘低温红利’,这样的时代正在远去。”费德理乌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德国对全球变暖的应对主要还是宏观层面,当然,相关的战略和法律是根治高温等异常天气的关键。但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增多,未来德国也应该向其他国家学习如何应对。

  酷暑是“灾难”,韩国要立法

  ——今夏高温刷新111年纪录

  今年韩国的夏天热得不寻常。持续高温已刷新111年来的纪录,韩国多处发生汽车爆燃、铁轨高温变形等交通事故。高温天气使得韩国民众的生活发生诸多变化,“安全生活”受到威胁。

  对于这场高温,尽管韩国气象部门专家归咎于韩国上空两股高气压,但“全球变暖”导致酷暑、严寒等恶劣天气增多,已在社会各界形成一定共识。面对灾害级别的高温天气,地方政府进入紧急状态,中央层面则在考虑系统性的应对之法。

  据韩国纽西斯通讯社报道,韩国行政安全部拟将目前的气候状况划为准灾害级别进行处理,并争取尽快立法将酷暑视为灾难,以便从政府层面建立积极、系统的管理应对体系。目前由韩国国会议员发起的相关法案已得到该部积极支持。一旦法案生效,政府将责令相关部门提前从标准、行动、执行等方面制定好系统的应对方案,必要时,启动中央、地方两级灾难安全对策本部。

  据韩媒报道,旨在将“酷暑、严寒”列为自然灾害的《灾难及安全管理基本法(灾难安全法)》有望在8月的临时国会中获得通过。近期的酷暑天气加快了法案的立法进程。有韩国国会议员表示,“为应对全球变暖,应及早制定泛国民的应对措施,此法案通过后,政府就能够依法采取系统、长效的预防措施”。

  前不久,即7月24日,韩国政府召开国务会议,审议通过“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计划修正案”与“2018-2020年排放权分配计划方案”。该修订方案通过强化国内能源需求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扶植低二氧化碳产业等措施,争取实现在原有减排目标基础上再减排温室气体5800万吨的新目标。韩国环境部气候变化政策科相关人士表示,即使让企业和国民在短期内感到负担加重,政府也要推动能够刺激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新动力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近期酷暑天气持续,韩国国内专家学者针对政府过去制订的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和措施的批评声音渐多。在互联网上有一个专门针对各国根据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向联合国提交温室气体减排计划评定的网站(climateactiontracker.org),但在此网站上,韩国政府提交的减排计划却被给予“不充分”的评价。

  韩国网络媒体《亚细亚今天》报道称,韩国过去20年间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率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排名最高,国外机构的评价为“消极”级别。报道称,目前韩国是世界排名第7位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应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特别是在当前未获好评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大减排力度。但鉴于韩国是以钢铁、石油化工等温室气体排放多、重化工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立国国家,进一步减少排放量并非易事。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齐琪】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