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APP下载

桐乡公安警情通报“有态度”为何获舆论好评?

发布时间:2018-08-07 20:23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曹珂 王帝

    8月3日,浙江桐乡一名66岁的环卫工人因为劝阻烧烤店女店员乱扔垃圾,被其丈夫以扇巴掌和脚踹的方式殴打致轻微脑震荡。很快,打人的视频就通过网络刷爆了朋友圈。1天后,桐乡公安通过自媒体官微对此事发布了通报。这篇通报一改警方自媒体原有的克制,在表述上显得十分“独树一帜”,以至于浙江新闻用“这样的通报首次看到桐乡公安怒斥不法青年”作为标题。

    正是这则通报,在舆论场上引起了网友的广泛热议。那么,这份屡屡被网友点赞的通报究竟好在哪里?它好就好在对“度”的把握与拿捏上,做到了游刃有余、恰到好处。

    “拼速度”:结论及时“出炉”,终止谣言“发酵”。政府部门的通报,客观、准确是依据,更是保持结论稳固的基础;尤其在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上,更应注意准确性。故一般而言,在形成最终结论前,公安机关需要经历现场调查、走访、召集当事人问询、搜集相关证据、适配相应法条、整理材料形成报告、签批等一系列流程。走完这些必备的程序需要多久?桐乡警方给出的答案是:1天。

    在网友的热情尚在,充满“想象力”的谣言还来不及发酵和传播,事情真相和处理结果就来了。如果晚上几天才发布通报,那么,就有可能要面对满天飞的谣言或是对警方效率的质疑。从这个层面上看,网红通告的背后是公安干警辛勤的汗水。桐乡警方用做媒体的效率办案件,最终在舆论上跑赢了这场“比赛”。

    “讲态度”:调动舆论情绪、与网友找共鸣,让正能量也有传播量。常出没于朋友圈的爆款网文,靠的就是情绪上的共鸣。在这起事件中,老年人被打和环卫工人被打,无论哪一种,都能激起社会舆论的同情与愤慨。愤怒是需要出口的,而对愤怒的情绪最合理的调动便是“我能理解你,因为我也如你一样愤怒”。而这份认同感,正是传播的基础所在,毕竟,说的再好,如果虚无缥缈不接地气,最终也只不过落得个曲高和寡孤芳自赏。反观这则通报,通篇都在通过口语化的表述凸显情绪,当这种情绪与网络上的主流情绪频率一致时,就会产生共鸣,从而使舆论的认同感达到最大化。

    舆论认同有何作用?它甚至能扭转公众的“刻板印象”。无独有偶,8月6日,媒体又曝出,郑州两名保安对环卫工人拳打脚踢。事件发生之后,郑州城市管理局连发三条微博,怒斥打人者:环卫工人不是你想欺负就欺负的,他们背后有我们。此举又迎来网民一致认同,敢于担当正能量,城管局这个事值得点赞!

    需要注意的是,政务自媒体表达情绪的目的,并不是刻意去迎合网友的心思。如果一味注重迎合,反倒可能引起舆论反感。政务自媒体只需通过表达情绪把正确的价值树立起来,公道自在人心,舆论的认同也就顺理成章。

    “不过度”:言语表达有分寸,时刻记着“我是谁”。但在网络上,情绪的表达,常常容易陷入到一种失控的状态。而一旦失控,不但得不到认同,反而招人反感,不少政务自媒体“怒怼”网友引发的舆情灾难已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在充分表达与过度表达之间,需要有一条明确的界限,那就是“弄清楚我是谁”。它既包括“我所处的境地”、“我代表的身份”,又由此决定着“我能说什么样的话”以及“我该说什么样的话”。以这则通报为例,虽然出现了诸如“怒骂”、“唾弃”、“胡作非为”这样很情绪化,甚至难以称得上是书面语的表达,但“怒骂”却没有脏字,“唾弃”却不失控。更重要的是,制止“胡作非为”更是警方义不容辞的所在,这也正是对“我是谁”的清醒认知。这样看来,表达上的不规范反而为其增添几分性情和真挚。

    即便如此,还是有网友对这份通报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网友@lncyq直言,警方通报还是正规点好。这份善意的提醒似乎也没有错。毕竟,政法机构的职责在于守护平安,维护公正。有态度的司法机关,是不是真的是公众需要的?实际上,公正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这则通报只不过把公正这种态度更加情绪化了。

    作者:曹珂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帝

    编辑:田沐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编辑:于璧嘉】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 “青年大学习”团课第二期来啦!
    本期“青年大学习”团课,我们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快来认真听讲,争取学通弄懂实践好!
  • 保护长江生态,从用手绢开始
    曾经,手绢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唱着《丢手绢》歌谣长大,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真的把手绢“丢”了。
  • 一粒沙的独白
    我是一粒沙,来自库布其,这里曾黄沙漫天,我们的生活平淡枯燥,直到他们带来了绿色,我看到了从未有过的生机。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