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APP下载

都是网红脸,你还记得不美颜的自己长啥样? | 中青快评

发布时间:2018-08-03 19:33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中青评论

    摘要

    当滤镜审美成为习惯,社交传播中的“颜值”越来越多地由计算机算法主宰,社会对美的认识可能走向片面。

    拍照用美颜,秒变“大长腿”。智能手机时代,摄像头成为手机硬件标配,拍照性能越来越强。很多人不满足于镜头里朴素的自我,带有美颜滤镜功能的APP应运而生,它们时常登上手机应用排行榜前列。

    “美颜”成为习惯,究竟是好是坏?显示屏中的那个人还是真实的自己吗?新华社的报道引用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的文章称,随着手机美颜工具的普及,美颜照充斥社交媒体,这会诱发一类被称为“体象障碍”的心理问题。一些人主观想象自己外表丑陋,并过分纠结,最终出现病态行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颜滤镜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算得上是互联网产品的成功创新。但是,在“用户思维”大行其道的时代,埋藏在人性深处的欲望被充分释放,人们有理由对互联网“黑镜”开展清醒的反思。就算没有因为频繁使用美颜滤镜患上心理疾病,“美颜”所展示的那个虚拟世界,也时常幻化着人们的社会关系。

    一位知名“网红”,在直播镜头中面容姣好、形象靓丽,“不小心”在外出时被路人拍下照片传到网上,人们才发现她也不过是一副“邻家脸”。显然,带有美颜功能的直播软件给这位网红姑娘的“颜值”加了不少分。这当然无须苛责,直播本来就是一种公开表演,适当美化一下自己的形象,观众爱看,自己又增加了流量和收入,何乐而不为?

    问题在于,当滤镜审美成为习惯,社交传播中的“颜值”越来越多地由计算机算法主宰,社会对美的认识可能走向片面。网上流行着“网红脸”的说法,说的是一些艺人、主播通过整容、美颜满足某种共同的审美标准,看起来长得都差不多。美则美矣,却少了点个性与真诚。

    现代人的社交,七分在线上,三分在线下。大家都爱看社交软件上的美食、美景,爱看美化以后的自拍,这本来也没什么。然而,一些人过度美颜以后,照片成了“照骗”,难免遭遇尴尬的“见光死”。久而久之,人们沉浸在线上那个美化的社交场域中,却对线下真实而不乏缺憾的社交充满忌惮——说实话的,一些人多少有点“见网友”的社交障碍。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还引用了这样的数据:55%的整容医生接待过为让自拍更漂亮而做手术的患者。滤镜里的社交加剧了一些人的自卑,变得不愿意正视自我。

    看到新闻报道时常出现的极端案例:一对年轻男女通过同事介绍相识,两人一直通过微信联系,终于约见面了,男方却惊讶“这还是同一个人吗”,原来女方一直使用美肤、亮眼、削脸的美颜功能发布朋友圈自拍,结果,两人闹了个互相拉黑、不欢而散。

    当然,也别光顾着嘲笑女性,网上同样存在为数不少的“人造帅哥”。长得胖了点?加个滤镜,一秒钟变成瘦削小生。

    多数人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都说审美要看内涵。不过,进入社交传播的读图时代,外在的形象美始终是无法绕开的话题。有一点是肯定的,现代社会的审美标准应当趋于多元化,环肥燕瘦的刻板标准恐怕是落后了。更值得注意的是,审美从来不仅是美学话题,它始终牵涉到个体权利公平问题。过度推崇滤镜中的审美,容易形成某种“看脸”的思维惯性。

    自拍美一点,心情好很多,不必否认滤镜在缓解压力、情绪疏导的正面作用。但也不该遗忘,美显露在外表,同样体现在人心。由算法主宰的颜值,终究是借来的美丽,每个人都需要维持正视真实自我形象的能力。

    撰文/王钟的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编辑:温维娜】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