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脑洞大开,中国科学家畅想通往未来的“黑科技”

发布时间:2018-07-21 05:51 来源:新华网 作者:喻菲 陈宇轩

  新华社深圳7月20日电(记者喻菲 陈宇轩)制造“饿死”肿瘤的纳米机器人;通过穿戴式的头盔提高大脑记忆力并调控异常情绪;迅速精确地检测出导致疾病的基因突变;在太空造出“大房子”让航天员不再“蜗居”;将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小天体“抓”回地球,开发利用其资源……

  提出这些想法的中国科学家说,这并非科幻,通过努力可以让它们一步步实现。

  中国鼓励青年科研人员脑洞大开,畅想具有颠覆性的未来技术,从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先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社会各界自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预见能力。

  近日,由中央军委科技委发起、中国科学院主办、深圳市政府支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一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落下帷幕,共有30个项目获得优胜。大赛目的是遴选具备开拓创新潜力的科研或创业后备人才,并为前沿科技孵化成果转移转化,搭建创新的全链条平台。

  据介绍,未来技术创新大赛自今年1月26日启动以来,共收到600多个项目报名,来自全国各大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的3000余名选手参赛,有20余家创新企业、投资机构对参赛项目表达了对接意向。

  比赛过程中,科研人员既有天马行空的未来科技畅想,也针对当前中国面临的技术瓶颈提出了独创性的解决途径。

  获得专家评委肯定的项目包括:高比能量、高可靠性锂硫电池;二维黑磷光电功能材料;海洋移动供能平台;智能海水可降解材料;利用已有的LED灯进行光通信;低成本地开展太空生命科学实验;利用地球的遮挡观测日冕,揭秘太阳风起源;研发新的一箭多星横向分离技术,让多星搭载发射成为节能高效的运载方式……

  大赛优胜项目中还包括一种新型的微纳结构光刻方法,未来有望在芯片制造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提出这一想法的,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微纳光电功能材料实验室。该研究室的科研人员说,中国每年进口价值上万亿元的芯片,高端芯片以及目前芯片制造中的工艺设备、技术、耗材等基本上都是进口的,而芯片制造的众多环节中,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就是“光刻”。“芯片制造是国家之痛,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中国芯’要靠自己造。”

  据了解,军委科技委、中国科学院以及深圳市将对参赛的部分优秀项目给予后续支持。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相里斌说,本次大赛是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举办的,旨在搭建军民融合的颠覆性前沿科技创新创意展示平台、转化引导平台和对接交易平台,激发创新热情,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他说,参赛选手来源多元、项目涉及领域广泛,许多创新型企业和有创新思维的青年才俊积极应赛,通过这个平台,创新思维碰撞出新的火花,创新人才得到了充分历练,一批优秀的团队和创新成果脱颖而出。

  在大赛同时举办的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指出,中国要找准科技创新的突破口,着力解决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七大紧迫问题,包括:能源资源问题、产业结构问题、农业现代化问题、人口健康与老龄化问题、生态环境与城市化问题、空天海洋拓展问题以及新安全问题。

  他说,这七大问题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了迫切需求。中国应制定重要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制定产业和技术发展路线图,突破瓶颈制约。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 嗨,青年,你家里来信了
      锵锵锵,“青年之家”云平台改版升级啦!六大最新功能,等你来尝鲜,更多精彩,快叫上小伙伴们,戳来看!
    • 中国“守夜人”
      在中国的西南方,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有着这样一群人,用血肉之躯丈量疆土,默默无闻地守卫着祖国。
    • 跟总书记学,第七期抢鲜看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跟总书记学第七期最新上线,一起抢鲜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好的明天!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