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APP下载

李青

发布时间:2018-07-20 17:12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用大爱书写“兵团精神”

    ——记塔里木大学教师李青

个人简介

    “教师的得失,绝对不是时间、金钱可以衡量的,你的价值体现在能满足莘莘学子多少求知的欲望与素养提升的需求”,这是在教育第一线工作26年的李青老师始终坚持奉献乐于付出的信念。——题记

事迹照片

事迹说明

    1992年李青从喀什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作为一个来自三代兵团人家庭的她,26年前来到了这所同样秉承着兵团精神的大学,骨子里的倔强和坚韧,让她始终践行着崇高的职业道德与无私奉献精神。26年里,李青始终将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立德树人的坚定行动贯穿于教学生涯,在三尺讲台上实现着自身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把每一位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从第一天站上三尺讲台,开始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李青深知自己的做人与言行将会如何影响学生。26年来,一直坚持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将认真、严谨、生动、丰富贯穿于教学生涯的每一届、每一天,每一堂课。李青始终认为每一位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他们的成长进步与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建立与每一位“老师家长”息息相关,只要你换位思考,其实付出真心、爱心很容易。

    坚持来源于教师对传道解惑的责任。李青曾经整理过几百封学生的邮件和短信,那里,有因为对专业的迷茫而甘于懈怠的,有苦于没有明确的学习奋斗目标而陷入彷徨的,有未曾见过面通过老师推荐咨询论文撰写、考研计划的,也有要求参与李青课题锻炼能力的,更有一些想通过参加李青老师指导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高级别竞赛提升科研素养的……是学生的信任让李青用心回复每一个问题、耐心指导每一个环节。李青愿意将好的研究选题、新的研究方法、调研时获得的重要信息毫无保留与青年教师交流,对他们的求助咨询总是不遗余力的给予帮助,每天回复学生发来的邮件、短信,几乎已经成了她工作、生活的习惯。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理念与职业选择方面,给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系统培养。经常深夜到两、三点还在甄字酌句修改论文,回复学生的疑难问题,消耗了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却从来不抱怨不懈怠。或许这样的付出,花费了工作之余的许多时间,但李青说分享让我看到了更多人的进步,帮助让我收获了快乐。

    对于李老师的做法,丈夫起初责备:“你这样辛苦劳累,家里顾不了、身体吃不消。”但后来,丈夫看到她这样做在育人上的意义和价值,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给予她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理念与职业选择方面,给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系统培养。布瓦吉热、帕提古丽、叶尔丹别克和莱提皮古丽等15人是李青老师本科论文指导的学生,李青在锻炼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对他们的语言沟通、文字撰写、社会调研、问题分析的能力进行系统培训,毕业之后这15人全部顺利就业,由于表现突出,目前均在南北疆民政局、农经局、中学以及连队担任科长、学校书记、连长等职务。

    坚持来源于教师博大的关爱与学生被尊重的渴望。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良知让李青成为一个知识与爱的传递者。2011年的秋天,李青在华农读博,在塔大却有这样一个学生让她始终牵挂。这是一位残疾女孩,为了能有一份工作可以养活自己,她选择了读研。本科期间这位同学主动找到李青,希望老师给她指导毕业论文,李青对她疼爱如子,打电话回学校主动提出担任她的导师,给她一个拥有阳光灿烂幸福人生的希望。在李青眼里她与别人没有区别,她要得到平等受尊重的权利。面部重度畸形导致听力下降,李青每天花2-3个小时,一遍遍从论文选题、开题、方案设计、撰写、文字修改到定稿,耐心细致地指导,一次次通过录音、文献汇报、专题讨论锻炼她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能力,让她积累工作的技能。学生多病的体质总是让李青放心不下,李青便经常给她买一些营养品,陪着她去医院看病,叫她来家里吃饭,她的研究生学习坚持下来了,完成了一篇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以后的工作着落也让李青着急。面对找工作时碰到的歧视、推诿,这位学生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李青给她所在团长写了一封诚恳的推荐信,详细客观介绍了这位学生的专长和能力,恳请给她一个坚强生活的机会,这些帮助使得她有了一份工作。李青老师在这位学生的6年学习期间给了无限的关爱与尊重,让这个孩子变得开朗、乐观而有自信了。

    李青在担任民族班班主任期间,充当着父母的角色,为着一个有严重神经衰弱的学生她多次与宿管科负责人细致沟通协调,要求同宿舍以及全班同学理解体谅她,班级的温暖、李青无微不至的关心,保证了该学生能够坚持完成自己的学业。2009,李青为三位不能及时交学费的困难学生垫付了11400元学费。

    李青老师的大学生团队成员何艳同学说,从遥远的四川来到新疆,她唯一的信念就是学知识、长才干。后来经过学长介绍推荐认识了李青老师。什么都不懂的她,第一次见面担心李老师看不上她。然而李老师不但没有拒绝,反而给了她打了一针强效剂:“做研究很幸苦,需要能吃苦,只要你有想法,能坚持就行。”正是老师的这句话,给她留下了深刻影响,也坚定了她做科研的信心。团队成员薛珍是《新疆南疆典型区红枣种植户生产行为的调查研究》《“精准扶贫”典型、经验与贫困户满意度调查研究--基于南疆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区》两个获大奖项目的参与者和负责人,她说怀揣着梦想来到塔里木大学,梦想着能够在大学的殿堂学有所成。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李青团队的学术交流会,并被她严谨、细致生动的讲解深深吸引。随后薛珍加入了李青的项目团队,但当时完全处于“零科研基础”状态,李青经常利用假期、工作之余,从调研问卷的整理、统计分析、访谈提纲、技巧、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中央一号文件”新动向等对她们进行系统培训。当时团队成员对老师时常牺牲节假日给她们培训、深夜两三点发修改建议感到很诧异。一方面深深受李青老师对科研中一个数据分析、一个词语的表达、一个问题反复论证都追求严谨的工匠精神的影响,另一方面,李青经常担心学生吃不好,常叫到家里吃饭,老师给予的关心关爱又让他们深切体会到母亲般的温暖,一届届李老师指导过的学生,都经常品尝老师做的美味佳肴,其实那里就是他们的家。

    坚持来源于教师自我提升的需要。“创新,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与提升”!“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只能靠教师耐得寂寞,潜心科研,琢磨而得”。李青刻苦钻研相关专业课程,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和文献,深入了解掌握学科前沿与国内外研究动态。多年紧紧围绕南疆兵团产业结构优化、兵团“五化协同”与向南发展战略实现路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构建等方面展开大量调研研究,积极申报课题,承担研究任务,先后主持14项研究课题,发表论文38篇,其中CSSCI论文10篇,中文核心期刊9篇,EI及ISTP检索论文4篇。

    做“接地气”的教育改革者

    李青在教学上始终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为目标,通过将在南疆所属部门、企业、农牧团场调研获得的与现实需求相关的一手资料丰富到课堂教学,将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新科技、新成果及时的传授给学生。她还注重将课题研究中关于新疆南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特色产业、扶贫等的大量数据资料等作为《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实验指导素材,将多年调研的案例拓展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并注重将科学研究的内容、理论与思想贯穿于课堂。通过科学研究,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这种将生产一线的丰富研究成果从有限的课堂教学延展到实践的教学方式,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性的人才培养方式与成果对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创新创业层次、激发创新创业动力、培养造就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将产生深远影响。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连续几十年学生同行评教均为优秀,获塔里木大学教学质量一等奖,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多年来,李青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在“双创”中取得优异成绩。针对新疆和兵团的热点、难点问题,李青全程带领学生在团场、乡镇一线展开调研活动,发现问题,培养兴趣,锻炼能力,激发创新。多年的坚持,李青以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暑期三下乡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实践能力强、服务基层意识浓、运用知识参与兵团建设的优秀本科团队和研究生队伍,收益学生达138人。2013-2017年间,她带领学生在高级别学科竞赛中分别获得国家级奖项6项、省部级奖项10项。2013年带领本科团队作品《新疆南疆典型地区少数民族村域经济发展调查研究》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实现了塔里木大学“零”的突破。

    2015年、2017年李青指导的作品《新疆南疆典型区红枣种植户生产行为的调查研究》《“精准扶贫”典型、经验与贫困户满意度调查研究--基于南疆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区》分获第十四届、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和特等奖,获得评委“接地气,有灵气”的赞誉,开创了兵团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先河,实现了新疆高校的历史性突破,缔造了沙漠学府用胡杨精神育人的奇迹。李青教师荣获全国“挑战杯”组委会授予的“优秀指导老师奖”称号,并作为“双创”活动的优秀代表,接受兵团领导的接见。并与2015、2017年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兵团三八红旗手标兵”、“塔里木大学特殊贡献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甘当南疆大地的“行者”

    26年里,李青在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兵团建设与发展。随着兵团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协调一体化、兵团南进优化战略布局的推进,以问题为导向,作为指导教师,也作为科技特派员,围绕新疆和兵团的热点、难点问题,长期以来带领学生团队在南疆团场、乡镇展开调研,并进行科技服务和培训。2012-2017年间,他们累计行程近3.8万公里,李青带领学生走村入户,宣传环保理念与金融贷款的相关知识,通过传单、图片展示宣传南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成果,展示扶贫工作的亮点特色,并将百姓最急需的问题反映给当地政府部门,得到快速解决,这些公益行动受到了当地政府、群众的一致赞誉。

    团队负责人薛珍、何艳回忆说:2015年7月,和田县最高温度达42摄氏度,李老师亲自带着学生奔赴在田间地头、村落、企业,与农户访谈交流产业发展与帮扶措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了解生态治理情况。路途长时间的坐车,经常是团队成员还在晕乎的状态中,老师身体不太好却能够立刻精神百倍投入到现场访谈调研中,看着她身上被蚊虫叮咬的包、嘴唇干裂的出血,学生既揪心又担心。

    据了解,李青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都给学生做表率,却从不顾自己的身体病痛,她经常熬夜修改文章,腿上做过两次手术,坐车多了腰疼的直不起来,常常一整天的调研,晚上到住处脚已经肿得需要学生扶着下车,可是在奔赴偏远乡村、贫困团场的路上她从不曾缺席,这样的坚持一做就是26年。李青的这种韧性和毅力深深的感染着学生积极投身于服务农村、农业、农民,扩大了学校在南疆的影响力贡献力。

    近五年来,李青和她的团队将获得的关于南疆兵团红枣产业发展情况的访谈录音资料136份、视频资料43份、会议记录267份,撰写的四份关于一师红枣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以及2016年-2017年暑期三下乡,带领志愿者们行程7200公里开展的对南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墨玉县、喀什麦盖提县、阿克苏柯坪县、兵团三师、十四师少数民族聚居团场、阿拉尔伊利资源公司等在内的75个调研点、200余个部门单位的工作人员、访汇聚工作组、企业、合作社以及216个贫困户家庭的实地访谈,对1247份问卷、144份访谈资料和552份音频视频资料进行系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撰写的调研报告为南疆地区今后有效脱贫、严防返贫的长效机制构建提供了有利依据和详实素材。几年来,给兵团党委、兵团统战部、南疆办、一师阿拉尔提交的关于《提升红枣产业核心竞争力、破解增产不增效困境》《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集中连片贫困区精准扶贫实施情况》《加强兵团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与机制构建》等报告和提案,一致认为报告资料详实,论证严谨,建议有针对性。2015年、2016年李青评为“兵团巾帼建功标兵”“兵团科技创新创业先进个人”。

【编辑:张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 嗨,青年,你家里来信了
      锵锵锵,“青年之家”云平台改版升级啦!六大最新功能,等你来尝鲜,更多精彩,快叫上小伙伴们,戳来看!
    • 中国“守夜人”
      在中国的西南方,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有着这样一群人,用血肉之躯丈量疆土,默默无闻地守卫着祖国。
    • 跟总书记学,第七期抢鲜看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跟总书记学第七期最新上线,一起抢鲜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好的明天!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