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APP下载

刷屏世界杯的“无害谣言”真的“无害”吗?

发布时间:2018-07-06 17:15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中青舆情监测室

    

    比起“潘帕斯雄鹰”被“高卢雄鸡”折翼、C罗止步16强等精彩赛事让球迷们欢呼、落泪,世界杯赛场之外,“业余球队”冰岛队、因球迷狂欢引发地震的墨西哥、赌球失败跳楼躲债等传言,早早就成了球迷们共同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些曾上过微博热搜,在微信、抖音里被网民津津乐道的“新闻”,却已早被权威媒体和有关部门辟谣。

    世界杯虽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但这些看似“无害”的娱乐性“谣言”,时至今日,仍时不时地被网民当作段子和笑话频频提起。由此,我们不禁要问,在反网络谣言愈加严格的今天,这些所谓的“无害谣言”是如何大行其道,它们是否真如看上去那般“人畜无害”?

    “无害谣言”是伪命题

    有害性体现在多方面

    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昕看来,“谣言”本来都是有害的,只是在有害程度上存在高低、深浅、显隐的不同而已。在常人看来,这些对社会秩序并未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乐见其成”的谣言,是所谓的“无害谣言”,但“无害”谣言,事实上也存在有害性。罗昕教授说:“‘无害’谣言表面看,似乎只是‘并无恶意’‘博取一笑’,例如冰岛业余队战胜世界强队的信息,看上去似乎更有些励志。但这种慢性病不加以调理,长期下去,也会出不少问题。”

    那么“无害谣言”,其危害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无害谣言”影响公众的常识性认知。罗昕教授以本次世界杯期间流传的“无害谣言”,举例分析称:“墨西哥进球、民众跳跃引发地震纯属无稽之谈,扭曲了人们对于‘地震’这一常识的科学认识”。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专家杜兴彦也认为,在真实信息难以获取的时候,误以为真,造成所谓媒介的拟态环境效应(即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展示的环境——记者注)。

    其次,常识性的谣言经长期传播,会造成公众的不信任和恐慌,进而降低安全感和幸福感。罗昕教授举例称,例如,冰岛队是由导演、牙医等业余球员组成的说法甚嚣尘上,但事实上,这些球员大部分都是各个足球的职业球员。但谣言只拿冰岛球员的第二职业做文章,颠覆了网友的日常思维,甚至对国家的足球培养机制产生误解。还有世界杯期间,不同版本“世界杯赌球输钱跳楼”的视频和文字消息四处流传,然而事发时间、地点和原因都与谣言内容不符,舆论上形成一种“赌球很常见”的印象,进而助长了赌球风气,严重影响社会治安。

    此外,罗昕教授还提到,此次世界杯的“无害谣言”如果长期流传的话,会干扰社会秩序,倒逼政府和传统媒体一再“辟谣”,也间接增加了社会治理成本。

    “无害”谣言借助“娱乐化”

    东风加速传播

    “无害谣言”仅靠网民觉得“无伤大雅”,可以造成大氛围传播吗?业内人士认为,世界杯谣言与自媒体的娱乐化特征,也“助力”了其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杜兴彦认为,当下,整个社会呈现了娱乐化的倾向,而本次世界杯广为传播的谣言类型也正是“新奇特”一类的。

    罗昕教授同时指出,这种娱乐化的特征,恰恰迎合了受众心理——“世界杯‘无害谣言’使用吸引眼球的词汇来哗众取宠,且以娱乐为主要特征,容易迎合受众猎奇、免责、从众等心理”。

    当我们追根溯源即可发现,这些假新闻的首发平台均在两微和短视频平台,原本是网民用来调侃的段子,被一些自媒体未加考证进行了二次传播,自此才形成大范围扩散。

    罗昕教授对此分析,“流量论英雄”的自媒体是世界杯谣言的主要载体。在自媒体流量逐利的生存模式下,本就自带流量的世界杯话题中,一旦出现夸张新奇的内容,更容易成为自媒体捕风捉影、推波助澜的对象。世界杯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任何与世界杯相关的信息都可以引发社会的关注讨论,自媒体自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借势”“蹭热点”的好时机。

    杜兴彦还指出,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传播者之所以“明知故犯”,是因为觉得这些谣言本身“无害”,因此觉得传播“无害”谣言的行为本身也没有什么大危害,甚至可能感觉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另一方面,罗昕教授也认为,“受众在接触时,即使心生疑虑,也可能因为‘博人一笑’的心理而加以接受,又因‘娱乐没有危害、不用追责’、‘大家都在传播’等免责和从众心理而加以传播和扩散。”

    “无害”谣言不止存在于世界杯

    但要止于“智者”

    类似于世界杯的娱乐性“无害谣言”,其实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北京晚报》就曾报道,“无害谣言”在科技领域频发。报道举例称,如“新加坡电视已经宣布了这一消息:今天晚上12:30-凌晨3:30,极度危险的、高辐射的宇宙射线将会贴近地球通过……记得群发给你的朋友,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骇人听闻的消息早已被辟谣,但在2年后的今天,“新加坡电视”又被改写成了“美国电视台”……这则谣言仍变着花样地流窜在网络之中。

    如何治理这些看似无害却遗患无穷的谣言?如何真正做到让谣言止于智者?罗昕教授建议:一方面,在制度建设上,要加强对谣言的分类分级和追责制度,从源头上防止“无害”谣言的生成和扩散;更重要的是,在媒介素养上,要让网友认识到“无害”谣言的隐蔽性和有害性,减小“无害”谣言的传播范围和危害程度。“毕竟防谣一面靠政府,一面靠网民。近年来,社会危害性较大的谣言,网民已自觉形成警惕意识,但对诸如吃什么会得什么病之类的健康领域谣言,往往因为其看似社会危害性较小,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实际上,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对社会某些领域的安全感。比如长期接收‘这个不能吃、那个受污染’的信息,人们可能会对食品选择上出现某种倾向性,长此以往,影响营养均衡,还会进而责备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上的把关不严,甚至‘无害谣言’本身都会被当做抱怨食品安全话题上的论据”。

    杜兴彦则建议,对谣言的散播者采取措施的同时,有关部门和权威媒体应及时公布真实信息,及时辟谣。此外,提高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则是根治“无害”谣言传播的手段,也是最需要时间去改变和提升的。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见习记者 田沐冉 记者 王帝

    编辑:蒋韡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吴蕴聪】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 AR+VR带你花式看团代会
    打开手机QQ客户端,扫描团徽或点赞手势,或直接戳这里,全方位Get团十八大精彩!还等什么?快来看看吧!
  • 是时候给自己立个座右铭了
    青年大学习,奋进新时代,一句正能量的座右铭可以激励我们奋勇前行。一起翻看经典,选择专属自己的座右铭。
  • 跟总书记学,第六期更新啦
    团干部应该最富有理想。要带动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跟总书记学,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