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这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融入了上合青岛峰会

发布时间:2018-06-21 08:10 来源:学习青年说 许涛

    学习青年说

    6月9日~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召开,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推动峰会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丰硕成果,引领上海合作组织迈上新起点。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如何在主办本届上合峰会中体现,成为此次峰会的重要看点之一。

    今年在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以下简称“青岛峰会”),不仅是上合组织成立17年后中国第四次作为东道主举办这次峰会,而且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后举行的第一次上合峰会。

    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1

以中国智慧诠释和发展“上海精神”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6月9日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欢迎晚宴上,习近平主席把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思想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等理念与“上海精神”相联系,从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历史逻辑说明了上合组织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精神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上合组织健康发展的历史,既是“上海精神”不断充实、丰富和发扬光大的过程,也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中国经典人际伦理观推广至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进而在上合组织大家庭被逐步认同和接受的过程。

    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在“上海精神”的感召下,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在共同的时代需求面前,超越国家制度、意识形态、民族文化等重大差异,以“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解决了冷战遗留的边境地区军事安全问题,并继而转向携手开展与地区极端主义、分裂主义、恐怖主义的斗争,为欧亚地区争得了稳定与发展的宝贵时间。这一地区性国际合作实践本身既是对旧式国际合作理念与零和冷战思维的反思和批判,也是对新世纪构建更加合理、更加民主的新型国际秩序的集体诉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是“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这不仅与“上海精神”的内涵高度吻合,也是中国在多年参与经营上合组织和其他国际合作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在青岛峰会召开前夕,习近平主席在集体会见上合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代表时强调,“新形势下,我们一要不忘初心,坚定弘扬‘上海精神’;二要发挥优势,充分释放扩员潜力;三要开拓进取,锐意推进全面合作”。这三条期望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定下了基调,也成为会后组织合作发展的基本方向。习主席在主持本届峰会大范围会谈时再次强调,“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为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我们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尽管道路上充满挑战,只要各成员国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就能“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

2

用新安全观推动安全合作升级    

    安全领域中的合作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的主要合作方向,而且也仍将是近期和未来的工作重心之一。

    根据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提供的数据,

    2013年至2017年,上合组织成员国有关机构共制止600多起具有恐怖主义性质的犯罪活动,摧毁500多个恐怖组织武装分子培训基地,抓获2000多名国际恐怖组织成员。

    2016年至2017年,成员国共屏蔽了10万多家宣扬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信息的网站。

    可见,上合组织地区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这一领域中的任务与使命仍很艰巨。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急剧发展,国际安全合作的领域和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多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非传统安全因素快速积累,如环境恶化、人口膨胀、水源纷争、跨国犯罪、毒品经济等,这也将要求上合组织安全合作向更加深入、系统和完善的水平升级。

    2014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亚信峰会的讲话中提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这是冷战后中国领导人首次对亚洲新安全观最全面、最系统的阐述,也是对上合组织多年安全合作的总结。如果回顾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历届中国领导人在每次峰会上的发言,可以看出中国新安全观在这一地区安全合作平台上逐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在本届峰会上,习主席再次强调,“我们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摒弃冷战思维、集团对抗,反对以牺牲别国安全换取自身绝对安全的做法,实现普遍安全。”上合组织扩容后,不仅安全合作需要向更广泛领域拓展,而且对地区安全认知上差异性操作层面的对接也需要进一步磨合。习主席代表与会各国领导人表示,“各方将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落实打击‘三股势力’上海公约、反恐怖主义公约、反极端主义公约等合作文件,深化反恐情报交流和联合行动,加强相关法律基础和能力建设,有效打击‘三股势力’、毒品贩运、跨国有组织犯罪、网络犯罪,发挥‘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联络组’作用,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共同会见记者。国家主席习近平作为主席国元首发表讲话。印度总理莫迪、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俄罗斯总统普京、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出席。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3

由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建设命运共同体    

    目前,上合组织基本成员大都由发展中国家构成,而其中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又占了代表新兴经济体的“金砖五国”(BRICS)的五分之三。面对目前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出现的重大调整,各成员国对优化发展环境和参与全球治理有着强烈的诉求。

    随着全球化不均衡发展带来的困境,早期由发达国家设计的全球治理方案也陷入窘境。尤其在“普世价值”“治理主体”“规则制定”等几个基本要素上,不仅难以让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间相互认同也越来越弱。

    作为冷战后出现的新型国际合作机制,上合组织不仅在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而且通过自身的地区实践,探索出一套区域治理的思路和做法,恰恰颇具针对性地破解上述难题。

    上合组织的成功在于地区合作中坚持的包容、平等与协商,为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与威胁而忽略差异性,寻找共同点,在此基础上形成最大的“公约数”。尽管上合组织对全球治理的贡献目前还只是局部的,但是完全可以预见,上合组织在青岛峰会后继续开展的国际合作实践中获得的每一次成功和每一条经验,都将对国际社会探索全球治理道路提供有益的启示和示范。习主席在本届峰会上充分肯定,上合组织已是“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共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今后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见于《中国青年报》(2018年06月20日  05版)

    作者 / 许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组织研究室主任)

    微信编辑 / 温维娜  李帛尧

【编辑:唐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