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企业一路造假过关斩将冲上新三板 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世昕

    某农业科技企业2015年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可不到两年就频频爆出财务负面新闻,经审计发现,这家企业挂牌时居然一路造假,背后既有企业主资本市场融资的冲动,更有中介机构的违规配合,还有监管制度上的漏洞。

    截至2017年年末,我国“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16万家,企业总市值4.94万亿元,累计实现融资4000多亿元,对丰富和完善国内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审计人员看来,通过完善制度防范个别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新三板”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造假环节一个连着一个

    在2016年的一次审计中,审计署对S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情况予以关注,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该省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农业科技公司主要业务存在较大水分,企业有财务造假嫌疑。

    这家企业原是S省X县农业部门开办的三产企业,后改制为职工持股企业,其实际控制人为X县农业科技能手张某秋,主要从事棉种生产销售,企业于2015年在“新三版”挂牌。

    其挂牌说明书显示,企业挂牌前“两年一期”的财务状况良好,特别是营业收入逐年提高,仅2013年就实现收入2.08亿元,其中主营的棉种销售收入达到1.57亿元,但到了挂牌前的2014年,企业棉种销售收入却大幅下降,前8个月仅完成销售0.46亿元,由于棉种销售时间集中在三四月份,这样的销售额已经决定企业当年的棉种销售收入将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如此异常随即引起来了审计人员的进一步的关注。经过与S省棉种销售、棉花种植数据进一步的对比,更多不可思议的事实凸显出来。

    这家企业的主要销售区域是华北地区,集中在S省北部3市,该区域在2013年的棉花种植面积为280万亩,按照每亩2公斤左右的用种量,即使上述地区全部使用该企业的棉种,也承受不了该企业1.57亿元销售额的棉种产能,而作为发展中的棉种生产企业,这家企业在实际销售中仅占较小份额。

    大数据分析继续帮审计人员找到新的疑点,从这家企业购买棉种的20多家企业,购买力超强,动辄都是上百万元的棉种。按照他们的购买力度,在当地应该算是持牌的一级经销商,可是在农业部门那里,他们却不在重点管理之列。换句话说,这些购销大户有可能是假的。

    果不其然,对这些购销大户的进一步调查表明,多数所谓经销商甚至连这家企业的一粒种子都没有销售过,企业账目上所记录的百万元购货量子虚乌有。

    审计人员在前期分析中还发现,这家企业为了保持营业收入的增长,在棉花种植面积整体下降的大背景下,继续制造主营业务欣欣向荣的假象已经难以为继,索性又在其他产品上做起了文章。

    2014年5月至7月,该企业在上海找到1家经销商伪造了近2000万元的棉制品销售业务,他们先是通过自己所控制的专业合作社将自有资金转给经销商员工,经销商从员工那里拿到资金后再作为销售款转回企业,造成销售回款的假象。

    谎言终于编不下去

    通过已经做实的几个造假环节,审计人员可以确认,这家企业为了挂牌融资,无中生有地虚构了相当规模的销售业务,接下来就应全面调查清楚企业如何造假进而层层闯关的事实。

    就在此时,企业的负面信息不断爆出,包括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拒不出具无意见的审计报告,企业没有按时披露年报,甚至传闻企业有组织集中造假等问题。

    再往下的调查,困难重重。这家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财务资料缺失严重,尤其是作为基础资料的原始凭证残缺不全,一些账表中记录的业务得不到基础资料支撑,加之原来的财务人员纷纷离职,审计人员难以弄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

    尽管已经和该公司的多名财务人员进行交谈,但始终无法理清财务造假的流程。后来,审计人员发现,在凭证中签字盖章的一位财务人员始终没有露面,于是几经询问,才得知这名财务人员正是一直在寻找的总账会计。

    审计人员最终从这名总账会计那里初步摸清了事实的真相。 原来该企业在启动挂牌工作前就已经进入发展的瓶颈期,虽然进行了诸如转型等多方面的努力,但经营状况却并没有得到好转,企业负责人为了制造盈利假象,就安排财务人员虚做收入。该企业一方面成立十几家专业合作社,以缴纳土地租金、职工劳务费等名义将多方面筹措的资金转至合作社,再由合作社转给所谓的经销商,并最终转回企业,形成销售棉种的资金链条。

    由于存在大量的虚假销售业务,为了实现资产负债平衡,在季末年尾曾对账目进行过大量调整,但终究有些凭证难以被处理掉,造成凭证与账目不符,这也是事务所拒不出具审计报告的重要原因。

    经过将企业公开的财务报表中记载的销售情况与仓库管理系统中记录的真实销售情况进行对比,审计人员终于在整体上摸清了企业财务造假全貌。企业公开的上市前“两年一期”(2012年至2014年前8月)财务数据较真实经营情况,分别虚增主营业务收入1.69亿元、1.83亿元、1.28亿元,虚增幅度高达82.15%、87.99%、85.30%。

    一路造假,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造假行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所公开财务数据的“面子”上,企业通过虚假财务数据还获得了巨额融资资金。

    该企业在挂牌后就进行了融资,以每股4元价格向推荐券商在内的10家单位和基金非公开发行股票2500万股,募集资金共计1亿元。

    由于募集资金过程中,其定价是以2013年的财务状况作为依据,扣除虚增的收入后,当年实际损失3070.91万元,合计每股亏损0.28元,这与企业向投资人介绍的每股0.40元的净收益有较大差距,投资人购买上述股票后,因为企业实际财务状况不理想,甚至无法按期公布年报,致使股票价格受到较大影响,已面临实质性损失。

    企业大肆造假行为不仅损害了“新三板”的市场信誉,也给部分投资人带来了投资损失。

    审计署在全面查清上述事实后,将该问题线索移送监管部门查处。监管部门根据审计署提供的线索进一步核实后,对企业及相关人员给予顶格处罚,其中包括暂停该企业在“新三板”的挂牌资格。

    审计人员分析说,其实这家企业造假的手段并不高明,其中的破绽还有许多,可无论会计师事务所、推荐券商,还是参与投资的投资人都是有能力发现这些问题的,为什么都视而不见,这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据当地农业部门介绍,张某秋本是个一心扑在干事上的科技人员,成立企业之后发展业较为顺利,后来接触到资本市场,看着别人通过上市赚得盆满钵满,自己也坐不住了,也渴望成为资本玩家。

    企业控制人对财富的渴望,迎合了中介机构寻求市场热点进行逐利的想法,故而在推荐过程中,各方不再考虑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是以自身的业绩和利益为导向千方百计将企业推上去,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一杯羹。

    中介机构的勤勉尽责是“注册制”得以建立和运行的基石,但如果不能建立起有效的的巡检等制约机制,仍难以防范个别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走上违法违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