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中国梦·践行者】把留学生当成孩子 她让中国医学教育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18-05-20 10:07 来源:金羊网 王倩 蔡珊珊

  金羊网记者 王倩 通讯员 蔡珊珊

  在很多人印象中,在国内学医学得再好,也很难到欧美发达国家当上医生,甚至有人武断地认为,中国的医学文凭出了国就没用了。诚然,中国的医学教育整体上和国际接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实际上,一些顶尖高校的顶尖专业已经做到了。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由于实行了四十年的全英文教学,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造福全世界的西医精英,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语言能力不仅帮助中国毕业生走出国门,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前来深造。

  图为中大卓越名师周丽华教授与学生互动交流。 金羊网记者 汤铭明 实习生 吴泽嘉 摄

  周丽华,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全英班毕业,生于斯长于斯,如今已成为人体解剖学全英教学的知名教授,不少留学生慕名而来。她所奉行贯彻的“中山医式”全英教学理念,正在让中国医学教育走向世界。

  2018年4月,周丽华被评为中山大学首届卓越教学名师。

  把留学生当成孩子的“周老师”

  5月15日下午,中山医学院教学楼的解剖实验室里,浓烈的福马尔林气味熏得人眼睛刺痛喉咙发痒,所有学生都用口罩把脸包得严严实实,周丽华却没有,因为她要紧紧盯着每个学生的眼睛,讲课的声音洪亮而抑扬顿挫。这堂课很特别,不仅是实验台上的一具具大体老师,更因为所有的学生都是外国人——这是一个40多名学生的留学生全英教学班,这些学生不用通过汉语考试即可入学,因为所有的课程都用英语授课,他们可以非常顺畅地过度,快速进入中国的教学环节。

  留学生并不都来自英语母语国家,周丽华为了让他们听清每句话,常常要深吸气,让重点医学单词的发音更加清晰。所以每次上课,她都注定比别人吸入更多福尔马林的气味,哪怕她知道,吸入过多这种气体会导致牙龈萎缩,牙齿早落。

  和很多高校课堂上一副“无所谓”的留学生不同,周丽华带的留学生们神情专注略微紧张,因为周老师讲的内容“句句到肉”,而且她还常常点名提问——她熟悉每个学生的名字,不用看点名册。而她的到课率也是惊人地高,令不少教中国学生的老师都感到羡慕。

  图为中大卓越名师周丽华教授与学生互动交流。 金羊网记者 汤铭明 实习生 吴泽嘉 摄

  “一开始也不是这样的,”走出课堂的周丽华先是猛烈地咳嗽了好一阵才笑着说,“都是年轻人,都贪玩,我记得有几个印度学生开始总是迟到翘课,有一次上课又没来,我急了,直接爬了七楼冲到他们宿舍去敲门。”可能是被这张气喘吁吁的严肃面孔吓坏了,更多的则是完全没想到中国老师居然这么认真,从此“周老师居然来敲宿舍门”的典故传遍了留学生班,这些初来乍到的年轻学生再也不敢把课堂不当回事。

  “我们的孩子也出国留学,这些留学生一样,也都是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来学医的,我看到他们会想到自己的孩子,我要对他们负责。”周丽华没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执着,反而让她赢得了这些异乡来的孩子。

  永远忘不了老师汗流浃背的样子

  周丽华这么执着不是没来由的,因为如果不是非常执着,她可能在踏入中山医学院之始就面临淘汰。1980年,因为高考英语成绩优异,武汉妹子周丽华被选中进入临床医学系全英班,刚刚恢复高考两三年,一下子跨入全英文教学甚至生活环境,这些学生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六年毕业时,但是首批选入的30名学生中,只有5名没有坚持到了最后,可见中山医学院全英班学生的拼搏精神的养成。

  全英班出身,成长为全英班老师,如今自己带的学生也成为全英班老师,周丽华倍感幸福,她认为自己的成果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中山医式”全英教学的传承,来自于当年那批教授们执着不放弃的教学精神。“因为要让学生听懂,讲英语是很用力气的,我永远记得并不热的天气里,中山医教授们讲课讲到汗流浃背,衣服脱了一件又一件。我记得侯慧存教授,讲课讲到低血糖,就转过身偷偷塞一颗糖,继续讲。”

  “我当老师不是太累,学英语比别人快,加上自己不懒,就有了全英教学这个特长。”周丽华说得轻描淡写,但其实她已经把精益求精刻入骨髓。“全英班是一种荣誉更是挑战,我们中山医80级五班班长赋予全英班的英字两个含义:英语与英才”,奋斗不止是我们所有全英班人的座右铭。

  对知识、对教学的精益求精让周丽华收获了来自学生的真心敬佩。周丽华认为,真正让学生服气的还不是语言,而是学识,“很多留学生的父母都是学医的,而且大多是欧美毕业的,所以他们会一直在心里比较中国老师的专业水准,在这些问题上如果能他们甚至他们的父母服气,他们才会真的尊敬老师。”

  中山医学院的留学生全英班已经开班十几年,在一代代学生的口耳相传中,中国这所医学院的名声越来越响。“在国外学医非常昂贵,但中国的学费相对便宜,教学质量又高,国家环境又好,所以成了性价比超高的选择。”周丽华还记得,第一个来自斯里兰卡的留学生叫依大山,从他以后,斯里兰卡来的留学生接踵而来,他们都知道依大山的名字,可见依大山对于中山医学院的感情鼓舞了这些年轻的学子。除了亚洲留学生,来自非洲、欧美的留学生也在逐年增加。不少留学生还专门从师兄师姐那里记住了周丽华的名字,他们觉得如果没有听周丽华的解剖课就是一种遗憾。

  一名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虽然已经拿到马来西亚的马来亚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联合培养项目的入学通知书,但考虑再三还是选择了中山医学院,毕业后又去中山眼科中心继续读研究生,她打算未来也留在中国发展。目前许多成绩优秀的MBBS留学生选择了在中山医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从完全不了解中国到爱上中国,周丽华和中山医学院的留学生全英班正在成为世界深入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

  教优等生反而要教他们学会放弃

  从1978年创始,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全英班至今已经发展成为培养八年制医学高级人才的重要阵地。和周丽华当年一样,一直秉承着“择优录取,优生优培”的教育方针。优生是不是教起来更省心?周丽华也摸索出了一套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的确,全英班的中国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优等生,其实,要让优等生更优并不容易,”周丽华说,“他们有优势也有缺点,优势在于自我管理能力非常好,确定了的目标克服千难万险都会完成;但劣势也很明显,就是他们身上往往带有中学养成的固定的学习模式。”

  “比如中学教育学生要按照预习-练习-复习的模式学习,结果上了大学学生拿着砖头一样的原版教材就傻了,要预习吗?最后花了很多时间还看不完看不懂,怎么办?学习节奏完全被打乱,学生的学习自信就没了。其实医学和中学的基础知识学习不同,主要以应用为主,要在实践中学习。”

  于是针对优等生的苦恼,周丽华大胆鼓励他们预习要有重点,还要敢于舍弃。“另一种舍弃还体现在职业规划上,医学生未来都要向专科发展,尽早确定发展方向不是坏事,那么就不必平均用力,可以把更多的力气花在主攻方向上。”周丽华见过不少哭哭啼啼的场景,“这些从小到大门门课不低于95分的孩子,第一次拿到七八十分的成绩,哭得稀里哗啦,我就要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有舍才有得。”

  创新考查方式教学绝不照本宣科

  周丽华所在的全英文教学团队还进一步改革了八年制课程成绩评估的方式,实施了形成性评价体系。“所谓形成性评价,就是不能让他们一考定全部。”周丽华说,“一方面,比如三年级学生,同时开9门课,都是有名的又重要又难考的课,如果只靠期末考一次,压力太大,不容易吃透;另一方面,我有一次发现,有个学生非常聪明,平时不学,成天打游戏,就靠考试前突击一个月,居然都能过关,但其实他只是会考试,没有真正学到东西。我们必须打击这种风气,就把一次期末考变成四次考试,每两个月考一次,最后按照占比计算总分。考完后告诉学生们结果,让他们反思和纠正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学得更透,还大大减轻了考试负担。

  把本科生像研究生一样教,在全英文优势的帮助下,周丽华的教学尝试收获颇丰。2011年指导博士生代教后的心得投出后发表,成为中山医学院第一篇SCI教学论文,也成为当时中国学界少有的SCI教学论文之一;2017年又指导学生发表了第一篇学生为第一作者的SCI教学论文。就在近日,留学生班也传来捷报,澳大利亚留学生连发两篇SCI论文,他第一时间发微信感谢周丽华和所有的中山医学院老师。

  “相比教学,科研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积累多了就要总结、要分享,就是成果产出。”周丽华常常答应指导学生却在发表时偷偷删掉自己的名字,“全英教学比中文教学付出多好几倍,要怎么激励老师?科研成果就是付出的一个纪念品,我希望团队里每个年轻老师都有这样的纪念品。”

【责任编辑:田沐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