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APP下载

四大名校、工资要低、别太漂亮:指标化相亲离幸福有多远

发布时间:2018-05-17 20:13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中青评论 王钟的

  摘要:人们对相亲的预期,不只是“找个对象”那么简单,其中夹杂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反馈着敏感的社会矛盾。

  一段视频记录了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的真实场景:一位替儿子相亲的母亲说,儿子是北大毕业,在读硕士。要求女方是“四大名校”毕业的,长得别太漂亮,工资要低一点。

  毕业于名校还要收入低,面对在场围观群众的质疑,这位为儿子终身大事操心的母亲,依然对心中的理想型儿媳抱有期待,还表示这也是儿子本人提出的要求。其实,不管以上指标是儿子的真实愿望,还是老妈“钦定”,都不足为奇。“相亲角”常见的一幕是:无论相亲参与者提出怎样刁钻古怪的要求,在他们眼里,自己的要求都是合理而且可以实现的。

  相亲这门古老而常新的社交活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情感与婚姻的向往。不光在上海,在全国许多城市,都存在当地闻名的“相亲角”。跟视频反映的这段对话一样,在“相亲角”上冲锋陷阵的主力选手,不是适龄未婚男女本人,而是身为父母的大叔大妈。

  很多年轻人反感相亲,因为相亲给人留有“封建”“庸俗”“功利”等负面印象;现实中,有不少年轻人通过相亲,找到了厮守终身的另一半。不同人对相亲有着不同的认知,仅仅因为一些相亲活动中存在的陋习,而推翻所有的相亲活动,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但是,确实存在“槽点”十足的相亲,让参与者和围观群众感受到“满满的恶意”。相亲从一种推动感情关系的社交活动,异化为基于经济、权力、名气、相貌等各种外在指标的比较。

  青年作家蒋方舟在体验若干次相亲以后,感慨自己“目前在两性市场上还处于被挑选的位置”。这或许是相亲活动让许多年轻人不能接受的重要原因。参加相亲的年轻人,无论自信满满,还是资质平平,都仿佛被放在了供人挑选的市场摊位上。

  在这种速配式的相亲中,陌生的他人对你的了解,只能基于外在的指标,从而形成某种客观分值——学历、颜值、资产……好像高考时的各科成绩,总分很重要,但也不能太偏科。大家都不喜欢应试教育,当然也对指标化的相亲不敢苟同了。

  其实,即便是相亲指标的制定者和主导者,也会被自己提出的指标所牵绊。在相亲中担心自己各种Hold不住。女方不能太漂亮,男方不能是“富二代”,这种脱离于感情本身的标准,表面上看是相亲者不够自信,实际上是为了掩饰自己在相关指标的“短板”。

  相亲的目的当然都是奔着婚姻,但相亲参与者的表现,又远远超出基于朴素情感的婚姻范畴。“门当户对”,不仅出于对婚姻美满的向往,更折射出守住社会阶层位置的焦虑。人们对相亲的预期,不只是“找个对象”那么简单,其中夹杂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反馈着敏感的社会矛盾。

  “50年代选英雄,60年代找贫农,70年代奔军营,80年代求高知。”中国人对理想婚恋对象的人格画像,折射了时代与社会的变迁。随着社会开放,也许很难再找到一个特定的职业来描述理想型的婚恋对象,但是社会上依然存在“相亲价目表”——不乏有调查称,程序员、金融职员等“吃香”行业的从业者,处于婚恋金字塔的顶尖位置。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人的婚恋价值观绝对不是如此符号化、脸谱化的。即便是在思想最保守、个人权利缺乏保障的年代,依然有闪耀着独立人格光芒的真挚情感,打破了顽固的观念藩篱,顶着世俗的眼光昂然挺立。

  随着物质经济的富足,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价值观将越来越多地成为缔结婚恋关系的首要条件。各大城市的“相亲角”屡屡被吐槽,已足以反映社会思潮的转变。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相亲角”里为儿女操透了心的父母,其出发点当然是善意的,却未必理解儿女的真实需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眼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守望。终身大事,还是遵从内心,自己定来的好。

  文/王钟的

 

【责任编辑:李师荀】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