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传承红色基因,用好连史这本“教科书”

发布时间:2018-05-14 16:38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陈典宏 骆瑶 等

  连史是什么?这是第75集团军某合成旅在进行连史教育时提出的一个问题。有人说,那是革命先辈用热血写就的历史;也有人说,那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精神;还有人说,那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这样的回答,让人欣慰。这样的回答,十分难得。毕竟,面对“连史之问”,有的部队、有些官兵给出的答案,并不让人乐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连史室,成了官兵们“最熟悉的陌生地”。 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连史,一笔亟待唤醒的沉睡财富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陆军原第13集团军军史馆里,那根刻着“长征记”的半截皮带,让无数参观者难以忘怀。

  长征时期,红四方面军战士周广才和战友们进入草地不久就断了粮,他们只好煮皮带充饥。最后,轮到吃周广才的皮带时,看着被细细地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皮带丝,周广才忍不住拿着剩下的半截皮带哭着说:“我不吃了!同志们,我们把它留作纪念吧,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

  就这样,这半截皮带得以保留下来,成为某红军团的一件“传家宝”。习主席听完“半截皮带”的故事后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历史是一本厚重的大书,穿越风尘依然温热。2015年1月21日,习主席在视察陆军原第14集团军时,看到19岁烈士王建川在战场上写给母亲的诗,称赞他“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的军人血性。

  回望我军90年来的辉煌历史,有多少这样让人血脉偾张、彰显信仰伟力的故事,正静静尘封在一座座军史馆、连史室里,等待着后来人去发掘、去激活、去宣扬。

  然而,记者走访多个部队发现,有的官兵对军史连史一知半解,仅仅停留于碎片化的浅表认识上;有的官兵仅仅满足于把流传下来的精神当成口号喊出来、写出来;有的不注意保留记录连队大事的资料,不注意做好连史续写工作,导致不少连队连史出现“断层”;有的连史室常年大门紧闭,被当成摆设和迎检工具,让连史这笔蕴含着丰厚内涵的宝贵财富,成为“沉睡的财富”。

  让财富沉睡很可惜。连史是军史的细节,是军史的微缩胶片。一部部连史,浸透着先辈的热血,传承着英雄的基因,串联起我军壮怀激烈的牺牲史、奋斗史、创业史。激活军史、传承红色基因,当从官兵身边的连史开始。

  激活连史,我们责无旁贷;传承连史,更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沿着习主席的足迹,我们当明白这份担当的价值、体悟到这份使命的含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主席便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

  2018年新年伊始,习主席视察中部战区陆军某师,专门参观了师史馆。在反映该师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激战松骨峰战斗的展板前,习主席感慨地说,这一仗打得很激烈,官兵战斗作风很顽强。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

  陈树湘的英勇壮烈、赵一曼的坚贞气节、雷锋的精神光芒、王杰的血性胆魄、半截皮带的动人故事、半条棉被的不朽传奇……习主席对这些红色故事如数家珍,一次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作为新时代官兵,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不辜负从先辈手中接过的历史接力棒,才能真正从苦难辉煌中汲取精神和力量,才能肩负起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重任。

  这,也正是我们进行“激活连史”系列调研的初心所在、使命所系。

  连史之问:为何这么熟悉又那么陌生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骆 瑶 黄远利

  第75集团军某旅“攻坚英雄连”新兵围在连史室里听老兵讲连史。叶嘉健、黄远利摄

  连史室,为何成了官兵“最熟悉的陌生地”

  连史是什么?

  这是第75集团军某合成旅在进行连史教育时提出的一个问题。

  有人说,那是革命先辈用热血写就的历史;也有人说,那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精神;还有人说,那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这样的回答,让人欣慰。这样的回答,十分难得。

  毕竟,面对“连史之问”,有的部队、有些官兵给出的答案,并不让人乐观。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连史室,成了官兵们“最熟悉的陌生地”——

  有的连队是全军响当当的英模单位,连史室挂满荣誉奖牌,看上去很气派,内容史料也很丰富,备受上级关注,却只对外来参观者开放。在某连队调研,有六成官兵说不出连史的来龙去脉。还有不少连队担心连史室史料丢失损坏,常年大门紧闭,想进去还得申请登记,官兵难免敬而远之……

  有的连队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辉煌的历史,与英模连队相比,顶多算个“平头百姓”,缺乏可以宣扬的历史积淀,值得发扬和传承的精神内核不多。这一认识导致官兵们对本连队的连史一知半解,最后“保存完好的连史,只能在被人遗忘的角落睡着”。

  某旅一名新排长在上级统一组织要求下,学习了“红三连”“大功三连”等英模连队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做法,学习了旅史和12个英模连队的连史,却对自己连队的连史知之不多——只是因为自己的连队不是英模连队,连史不在被要求学习之列……

  种种迹象表明,这名排长的经历并非个案。

  南部战区陆军某旅一份调查显示,有的连队认为教育计划由机关拟定,落实好教育计划就行,连史教育只念一念连队简介;有的甚至图省事,让官兵自主学习。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对自己连队的历史大多停留在对重要历史事件的简单了解上。

  连史教育不够,导致有的官兵认为学习连史可有可无,不学连史照样也能评先评优、立功受奖;有的知道战斗英雄的名字,却不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能说出连队精神口号,但不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有的官兵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死记硬背却解读不出连史的精神内核……

  说起学连史,某连上等兵小何说,教育经常搞,但连史教育确实少,而且“学连史也常常是一人讲、众人听,或是只有简单的介绍,难见历史故事”。

  如何让连史这座精神富矿不再沉睡?这是一个老话题,更是一个新课题,刻不容缓地摆在基层带兵人的面前。

  每名官兵都是连史的一部分,都是连史的主笔人

  “攻坚英雄连”一对一的答疑课经常在连史室进行。叶嘉健、黄远利摄

  随着“脖子以下”改革的深入推进,有的连队撤编,有的连队转隶,在调整组建、移防换防之时,如何移交好“红色家谱”、交接好“精神资产”、传承好我军的“红色基因”?

  不止一位基层带兵人告诉记者,当代史是连史不可缺少的部分。厚重的连史,不仅是先辈所书写,更离不开当代官兵的续写。

  然而调研中,有几个这样的案例令人印象深刻——

  去年6月,某连调整营区时,指导员阳付成在最后巡查时发现,一块“优胜车组”的金色奖牌被丢弃在角落,垃圾桶中还有几张连队参加重要活动的照片。在不少官兵看来,这些缺乏“含金量”的荣誉,似乎不足以记入连史。

  几个月前,某旅组织科干事周越被任命为“穿插英雄连”指导员。来到连队后他才发现,整编调整后,地处两公里外的连史室,有的官兵几乎从没去过。

  某英模连队移防调整后,虽然落实了合心合力合编教育,但仍有部分官兵没有归属感——新的连史室至今尚未建成,所有荣誉资料被搁置在库房,很多官兵知道连队荣誉称号,但对辉煌连史并不清楚。

  某旅警卫勤务连,前身是“松树岭守备模范英雄连”,改编后连队一分为二,党支部和连史室都划分给了侦察二连,他们自己的连史室一下变得空荡荡。

  某旅十二连下士付成亮,原来是某炮兵旅“硬骨头六连式连”的兵,转隶后不清楚原来的连史室该移交给谁。而某旅支援保障连出现了这样的尴尬局面:连队由三个单位合并,之前都没有过硬的荣誉和典型,如今不知如何传承。

  调查中,不少撤编转隶连队的官兵感到困惑:连史与现在仿佛已割裂开来,过去的是连史,现在的好像都算不上连史,重视程度自然也大不一样;连史里记录的似乎应该是辉煌宏大的事迹,自己那点“芝麻大点的事”压根够不上格……

  记者调查发现,有的连队整个连史中,记录当代官兵事迹荣誉的不到10%;能找到当代官兵痕迹的,要么是涌现出的重大典型,要么就是连队历任主官;连史对过去记录得很多,却没有留给当代官兵把自己续写进连史的地方。

  “每名官兵都是连史的一部分,都是连史的主笔人。”某旅政委唐照乾说,连史记录着连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光辉足迹,不管是历史荣誉,还是当下发展变化,都应该是连史的重要内容,都应该成为我们前行路上信仰的基石、前行的动力,须臾不可忘,时时丢不得。

  新时代带兵人,如何让连史与新一代官兵“对接”

  在连史室举行的退伍仪式,被许多退伍老兵铭记。叶嘉健、黄远利摄

  前不久,一位退役多年的老兵再回老连队。一番动情的话语,让不少带兵人心头泛起涟漪:“一回到老连队,当年的往事还历历在目。如今我们老了,我希望你们能把连队的历史告诉年轻的战士,让他们在这里寻到根,找到魂,并把连魂传递给下一代。”

  世易时移,魂不能丢。在某旅“穿插英雄连”指导员周越眼中,传承好连史就是对红色基因最好的坚守。

  周越在总结近年来连队全面建设中发现,越是将辉煌连史融入连队建设,官兵作风越过硬,争先意识越强。

  周越决定好好利用连史这笔宝贵财富,挖掘连队特有的精神内核。他将官兵领进连史室一遍遍解读,坚持每天唱连歌、复述连训,总结出“天险挡不住,穿插如猛虎”的连队战斗精神。

  周越不仅自己带头学连史、讲故事,还发动战士“喊麦”,演绎连史故事。在去年年终集团军抽考评比时,周越作动员:“连队历史辉煌,大家决不能把牌子砸在自己手中!”一番话激起强烈共鸣,官兵们热血沸腾。随后,该连一举夺得全旅5公里武装越野第一名的好成绩。

  新时代的带兵人,如何让连史对接新一代官兵?周越的探索,是许多基层带兵人创新实践的一个缩影。

  “应该让连史成为连队官兵天天读、天天写的一本书。”在某营副教导员阳付成看来,连史本身是鲜活的,不该只当作文物保存,而应将它蕴含的精神让官兵理解。保存的目的是为了铭记和传承,官兵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触摸到的连史,保存得再好也没用。

  为了让官兵亲近连史,某防空导弹连党支部决定:连史室全天候全时段开放,在入连入党、立功受奖、晋职晋衔、分流退役等重要时刻,把进连史室接受学习教育作为一项必修课,让连史室真正成为荣誉阵地和精神家园。

  “感受连史、激活连史,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调动更多感官一起感受,才能形成深刻印记。”某旅指导员李业鹏开展唱连歌、喊连训、谈连风活动,组织官兵学习老连歌、编写新连歌。不管集合站队,还是参加集体活动,连队总是要唱一遍连歌、喊一遍连训,唱响连队“好声音”。

  李业鹏还组建了几个兴趣小组,将当年连队参加上甘岭战役的经过制作成展板进行战例研讨,让官兵从实战中体会战术思想和战斗精神。结合连队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历史,每年组织官兵撰写“我向前辈学什么”心得体会展评,引导官兵理解荣誉的内涵。这些努力,让连队全面建设始终走在集团军前列,涌现出一大批传承连队光荣传统的先进典型和个人。

  “习主席视察王杰生前所在连时勉励官兵,要学习践行‘两不怕’精神,加强战斗精神培育和战斗作风训练,传承好红色血脉,做新时代王杰式的好战士。”李业鹏说,连史承载历史与未来、艰辛与辉煌。越是使命任务重、困难挑战大,越是需要守住红色基因这个“传家宝”,自觉做传承红色血脉的“接棒人”。

  用好连史这本“教科书”

  ■唐照乾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这一重要指示,深刻说明传承红色基因对于军队建设的重大意义。

  红色基因,在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伟大实践中造就,也蕴含在我军厚重而光辉的历史当中。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萃取军史中的遗传密码,连史是绕不过也避不开的一部分。连史虽没有军史那样底蕴深厚、波澜壮阔,但一部部连史,汇聚起来就是宏大的军史,折射出的是我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创业史、奋斗史,是砥砺强军的生动教材。

  如果说党史军史蕴含着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精神基因”,那么基层连队的光荣历史就是官兵可以触摸到的生动教材。也正因为如此,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认清连史的价值,从中汲取蕴含的强军兴军的丰富营养。

  连史,是深扎信仰之根的教材。新的时代,影响官兵思想的因素日益增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和复杂,西方敌对势力推行“政治转基因”的企图愈加明显。如何坚守信仰高地,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是每名官兵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本本连史,用一个个连队诞生、发展到壮大的历程,生动诠释了始终在党的绝对领导下行动和战斗,才能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理。连史中的一个个英雄人物、一次次战斗历程,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有力的教材,有利于引导官兵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思考辨析,增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

  连史,是激发精神动力的源泉。在各个历史时期,我军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孕育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又常常以无数连队为载体,并体现在“白刃格斗英雄连”“硬骨头六连”“南京路上好八连”“攻坚英雄连”等一个个英模群体以及这些群体中涌现出的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一个个英雄人物的事迹中。即便是不知名的连队,也都有自己的艰苦奋斗史、创业史。学好连史,读懂连史,就能让官兵在感悟伟大精神和英雄壮举中,坚定理想信念,锻炼意志品质,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官兵奋力投身新时代强军实践。

  连史,是传承优良作风的媒介。当前,社会环境和官兵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官兵滋生和沾染了“和平病”,缺乏艰苦环境和复杂斗争的锻炼,对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了解不多、体悟不深、缺乏认同。作为折射我军发展壮大历程的连史,不仅记录了一代代官兵的伟大实践,也完整保存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在长期实践中孕育形成的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用好连史这个绝佳媒介,把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宝贵财富一代代传下去,必定能够纠治不良作风习气,根除顽根痼疾,让军队保持优良作风和铁的纪律,为新时代强军兴军集聚起强大正能量。

【责任编辑:田沐冉】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