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380多万“白衣天使”的苦乐与期待

发布时间:2018-05-12 19:5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题:380多万“白衣天使”的苦乐与期待

  林苗苗、侠克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护士注册总数超380万人,队伍呈现量与质齐升的趋势。

  这些与病魔斗争的“白衣天使”有着怎样的苦与乐?我国护理队伍的发展趋势如何?对职业的未来护士们有怎样的期待?在国际护士节前夕,记者走近护士群体展开调查。

  离“恶魔”最近的“白衣天使”——肿瘤科护士的苦与乐

  “我为您在这四个穴位贴上耳针,能减轻恶心的感觉,每天换一次就行。”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病房里,护士李颖正在为患食管癌化疗后感到恶心的于阿姨贴耳针,缓解不良反应。

  “治病没有护士真不行!”于阿姨说,耳针刚贴上感觉有些“冒火”,很快就不觉得恶心了。“我是不是’小神手’?”李颖微笑着宽慰老人。“是,确实神!”于阿姨说。

  护士与患者这样温馨互动的场景每天在很多医院里上演着。他们不仅用专业技术为患者治疗,更时刻传递着人文关怀。不过,很难想象在一些护士温暖笑容的背后,也有着鲜为人知的艰辛。

  虽然配置化疗药的安全防护措施不断升级,但从配药到输液,肿瘤科护士仍难免受到化疗药的影响。李颖已在肿瘤科工作了十余年,她指着自己的一头长发说:“科里几乎每位护士都会掉头发,我以前的头发比现在可多呢。”

  护士的工作性质往往需要昼夜轮班,这是难以改变的现状。李颖的女儿今年刚两岁,她说,孩子小只会哭着找妈妈,很想能在孩子睡前讲个故事、能在周末陪陪孩子。

  尽管如此,李颖仍难掩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肿瘤患者很多都是反复入院,病情往往会越来越重,对长期护理的病人感觉就像亲人。每当我们的一个技术操作能让病人的痛苦有一点缓解,能睡个踏实觉,都会觉得很欣慰。”

  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护理部主任张素秋告诉记者:“我曾是肿瘤科的护士长,以前这个科谁都不愿意去,不仅有化疗的职业暴露,而且危重患者多。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很多病人病情相对稳定,再加上职业防护措施的进步,护士们对去肿瘤科工作已不再有畏惧情绪。”

  我国护士队伍呈现多重积极进展

  国家卫健委5月10日发布数据,最近十年来我国护理事业发展驶上“快车道”,护士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显著提高。2017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380万人,全国医护比已达到1:1.1,扭转了医护比倒置的局面。优质护理方面,2017年优质护理服务已经实现了三级医院全覆盖,近90%的二级医院也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宇说,近年来中心与北京安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建立了医联体,上级医院定期派护士长来协助工作或检查指导。同时医联体和分级诊疗的推进也让更多的病人下沉到基层,基层的服务职能不断拓展,护士的专业能力也在提高。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主任李华说:“基层护士的学历在不断提高,前些年还大多是中专生,现在新入职的几乎都是大专和本科生,也侧面反映出基层的吸引力增强。不仅如此,中心重视护士的培训和外出交流,护士们在加强自身学习方面也越来越上进。”

  在提升医疗水平的同时,近年来很多医院也更加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记者采访了解到,2017年,一位肺癌发生脑转移的患者独自来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患者由于脑神经受到肿瘤压迫,偶尔会出现认知障碍,久而久之也出现了心理问题。这位患者对护士说,自己不怕死,怕的是什么也不记得。护士李悦建议他通过写日记或者录视频,把每一天记录下来。李悦说:“肿瘤疾病性质特殊,患者的心理问题应被高度重视,我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心理护理专家,帮助更多患者从疾病的阴影中走出来。”

  对职业的未来,他们这样希望

  张素秋说,近年来护理队伍质量、数量都在提升,但仍不能满足老龄化等带来的需求挑战。未来,特别是养老机构、社区家庭养老等对具有专业护理能力的护士将有较大需求。

  “年龄大一些的护士不如年轻人反应快、体力好,但经验丰富,可以在工作强度相对低的社区和养老机构发挥作用。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使同等级别的护士无论在大医院还是在基层工作享有同样待遇,有助于促进护士的合理流动和队伍建设。”张素秋认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党支部书记、主任助理邓俊说,在了解发现一些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存在一定的失落感和迷茫感后,近年来,他和同行们通过开展学术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到北京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们中间,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护理行业,制定未来职业规划。

  关于对于护理职业的期待,邓俊说,一方面希望随着科技的进步,让护士工作更加高效、便捷,最大程度地发挥护士人力资源的效能。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护士群体的职业防护,例如国内有医院通过机器人配药减少护理人员对化疗药物的接触。当然,护理人员普遍最渴望的依然是社会的理解与尊重。

【责任编辑:姜继葆】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