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我们的“最美抗震母亲”

发布时间:2018-04-21 22:40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葛素英 葛昌浩 葛昌平 葛昌秋 葛素文
插画 马翠兰

    □葛素英 葛昌浩 葛昌平 葛昌秋 葛素文

    母亲马翠兰今年89岁了,是一个典型的、普通的老太太,她不识字、没工作、没职务、没职称,没干出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儿,更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她老人家平平淡淡地翻动日历,在酸甜苦辣中过着老百姓的日子。她说:“这么多年,我最大的功劳就是伺候你爸这一辈子。最大的收获就是养大了你们五个,还带大了孙子、孙女和外孙……”

    说起这些,母亲总是一脸的自豪。

    其实母亲同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和解放初期艰难的日子,特别是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当时全家因“文革”而被遣返回到农村老家——唐山市路南区女织寨乡侯边庄村。在大灾大难面前,母亲不仅撑起了我们这个家,也感染了许多乡亲们,在灾难的痛苦中挣扎、抗争,走出了一条百姓的抗震之路,重新点燃了生命之火。

    奋力救人

    1976年7月28日凌晨,熟睡中的一家人被埋在倒塌的老草房里,母亲的头被撞了,多少年后依旧隐隐作痛。但她镇定之后,一边喊人,一边扒身边的昌秋和素文。父亲被母亲喊得清醒之后,他已在吐血,后来得知是伤了四根肋骨。母亲先扒出昌秋,然后用左手一推,让他从碗口大的窟窿里钻了出去。10岁的素文被埋在房梁下边,小声地说:“妈,我们小,没用,快去救我大哥他们……”此时已天光大亮。经过努力,父亲、昌秋、素文,都在母亲的救助下,从废墟中爬了出来。

    之后,父亲吐着血去扒对面屋的三爷、三奶,母亲去救同院的大爷、大奶,昌秋去扒小伙伴们。那一刻,这几个院就失去了20多口人。

    姐姐素英与姐妹们作伴在别处住,她流着眼泪爬回家,在母亲的指挥下,和母亲一块救出了大哥。母亲还让姐姐赶紧去帮着救邻居的二奶奶。

    当时,大爷、大奶震亡了,他们留下智障残疾的老叔,从废墟中出来时光着身子。母亲特地为他找来了东西遮体。看着毁掉的家园和亲人,母亲没有流眼泪,不断地跟我们说:“别怕,毛主席会派人来救我们的!”

    于是,她又带着我们和几个院的乡亲们,来到村子南边开阔、平坦的玉米地里避难。一时,人越聚越多,她照顾了老的、小的,又安慰了伤的和失去亲人的人们,一直没有闲下来。母亲成了我们的主心骨儿。

    特别早饭

    看着这片惨状,饥饿难耐的人们非常悲伤,都没了活下去的信心。母亲却鼓励大家:“甭管咋儿着,咱都得好好活着,绝不能被吓死!”时候不大,她又回到倒塌的院子里,找到了夏天做饭的冷灶,拔出没砸坏的铁锅,又扒出一袋夏天刚收完的小麦,踉跄着背麦子、搬锅,到了村南一处土坎儿,和老党员葛庆会大伯等一块埋锅、生火、煮麦粒……

    那是我们吃的震后第一顿饭,也是最特别的早饭,虽然难以下咽、味道不好,但却是最有“营养”、最有力量、最值得回味的早饭。后来,大家说起这事,都说那顿饭给了我们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树林雨夜

    当天的余震不断,大地在抖动中断裂,不停地翻砂冒水,悲痛难忍的人们默默无语,不知所措,真是听天由命了。人们横下一条心,一家人就是死也要死在一起。母亲带着我们和乡亲们一起,又聚到了地势较高的操场上。一家族的大妈、二大妈和我们三家,走到了一起又成了一家人,体现了浓浓的血脉亲情。

    这时,昌浩和素英已经与生产队的青壮年们投入了抗震救灾,找食物,搭窝棚……阴沉的天空又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在一片小槐树林里,我们一大家子和庆山老叔,一共二十多口人扯起了一块不大的塑料布。母亲拿来的被子垫上,就这样大家在雨中煎熬着,直到夜里12点多,昌浩回来了,还带回了一点罐头。

    这时母亲也放心了,因为昌浩已经出去一天了。

    这一天母亲还牵挂着在林西矿上班的昌平,也惦念着姥爷、姥姥和姥家的亲人们。

    后来得知,姥爷、姥姥已经震亡了,还有一些亲戚伤亡了。但她还是不断地去劝说大家活下去,困难是暂时的,人不能被吓倒。不少人都觉得母亲说得有理,开始了灾后自主的日子,流着泪、淌着汗,却挺起了脊梁……

    生死灶台

    震后第二天,生产队组织大家,扒物资、搭棚子、找食物、清尸体……在操场上搭了几个大灶台,过上了“共产主义大家庭”的日子。今天谁家来了亲友,打饭时说一下就行。母亲还把自家能用的炊具和扒出的粮食拿出来给大伙儿,一连几天都在灶台前为大家做饭。因为她在村里做饭、裁剪、缝纫、理发等都挺有名的,爽快、热心、利索也远近闻名。

    几天后,昌平也从林西赶了回来,受伤的父亲才不偷偷地流泪了。父亲每天拄着拐棍到生产队倒塌的屋顶上,站在高处看护着那片西红柿园子;素英、昌浩都不停地去干活;昌秋也随生产队的马车到周边的地里拉蔬菜;人人都为“重建家园”做着事儿。

    一天中午,在家的人们一阵异常地紧张,有人急匆匆地朝我们喊:“快去看看吧,你妈倒在灶台边儿了……”当我们跑过去时,人们已经把灶台围了好几层,只听到素英在喊:“妈,妈,你醒醒!你醒醒……”有人掐人中,有人找十滴水……昌平在外边蹲在地上,哭得说不出话来。大家都操持着要为母亲准备后事了。

    在大家忙乱时,大队的赤脚医生,族中的老姑葛秀环突然想起从大队卫生室扒出的药品中,还有一支强心针,赶忙取来给母亲用上了。

    母亲终于从死亡线上回来了,她醒来时对大家说:“阎王爷不要我呀!知道我还得给大伙做饭吃呢……”在场的人们,抹着眼泪,拉着她的手,笑了。

    母亲说:“经历了地震和生死大难,才真正懂得了生命的重要,活着就是好!”她每天仍旧在灶台上,为全生产队的老少爷们、婶子大娘、姐妹们做着可口的饭菜。

    扶助孤残

    同院的葛凤忠大爷、大奶震亡了,只剩下智障残疾的老叔孤身一人。母亲总是挂念他的生活,从那天凌晨到搭起简易棚、盖起简易房,母亲对他就像一家人。草棚子里,母亲关心他的吃住;简易房里,母亲常常去看他的被子是否潮湿;冬天,母亲提前为他做好棉衣;除夕,母亲让姐姐送去刚出锅的饺子。当别人问起棉衣谁做的,过年饺子谁给的,炉子是谁生的?他总是说:“三嫂子,三嫂子!”就这样,他度过了震后第一个冬天。

    当日子越来越平静了,人们的心里渐渐平复,母亲又想到大爷原来是开滦的退休工人,他对父亲说:“你打听打听,像庆山这样的人,是不是有个说法?”于是,父亲向大队领导说明情况,徒步到市里找到有关部门,为他办理了遗属手续,使这个没有基本劳动能力的老叔有了基本生活保障。后来,他去了乡里的敬老院。

    母亲常说:“当年你大爷、大奶对咱们不错,住在一块就是一家人。人要常念人家的好儿,到啥时候,良心不能搬家!”

    当地震遗址公园的纪念墙上征集遇难者名字时,母亲和父亲听说了,让我们必须把大爷、大奶的名字刻上。每到清明和7·28等日子,母亲还嘱咐我们,为大爷、大奶和老叔等同院的乡亲进行祭奠。

    情如一家

    地震中,母亲失去了父母和四位亲人,那些日子她不仅支撑了这个家,还不断为大家做事儿。在草棚子里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心里常常想起姥爷、姥姥。有时,背着人悄悄地抹泪,但从没跟我们说过,更没有当面表现出来。

    不幸的是,舅母被砸成了高位截瘫,转院到石家庄获鹿空军医院,三岁多的小儿子没人照料,于是母亲身边又多了一个“小儿子”。当时,看到脏兮兮,长满虱子的小表弟,母亲流着眼泪为他洗澡,换了所有衣服,“孩子没了妈,咋儿都不中”。直到1979年落实政策,我们全家回到林西前,小表弟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不知情的人都说:“你啥时候得的小儿子呀?”

    对亲戚母亲总是一片热心,对邻居也毫不差样。当时,院子里的一位婶子,经常因工作顾不上家,特别是出门办事或学习、开会,两个闺女总是让她放心不下。母亲也把她们“揽”了过来,照顾她们的吃穿。所以,婶子从来没有因为孩子们而耽误工作。

    母亲不仅照顾孩子们,还时常叮嘱我们帮助那些地震中失去了壮劳力、人口少的人家,盖简易房、干农活儿。她说:“远亲不如近邻,遇到了事儿才能看出真假,能帮人就帮人。”

    温馨小屋

    秋后,天渐渐冷了,大多人家都住进了简易房。昌浩和昌秋还住在苇帘搭起的棚子里,每天晚上被窝冷冰冰的难以入睡。一天,母亲找来一领旧炕席挡上了,那晚显得特别暖和。母亲操持着盖好了我们的简易房,又想到了几家人口多的小伙子们住不开。于是,叫来了舅舅帮着搭了一个圆棚子,就像现在蔬菜大棚一样,苫上油毡、盖上草帘就成了。当时在全村是独一无二的“洋房子”,也解决了家里没有檩子的困难。

    这个特殊的小屋盖好后,母亲让另外三家的小伙子与我和大哥同住,小屋成了一个“员工宿舍”。每天傍晚,母亲亲自生好炉火,不论是上夜班的,还是晚来的,当几个人一进屋,炕总是热乎乎的,屋里暖融融的。大家如同一家人,共同度过了难关。有时候,家里改善了生活,弄了一些好吃的,母亲还嘱咐多留出一点,让他们也尝尝。那个特殊的圆棚子,是几年中我们战胜困难的“温馨小屋”。多少年后,几家人见面,还常常说起那间小屋,在震后艰难的岁月中,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

    几样手艺

    母亲不识字、没文化,但她心细、好琢磨、手又巧,所以,练出了不少好手艺,帮了不少乡亲。特别是地震后,家里发生变故的,母亲常常跟他们唠嗑,解解心宽。一时,那些失去家人的乡邻,总是来家里串门,母亲俨然成了“心灵按摩师”。有时,他们还带来一些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儿让母亲帮忙。

    在村里,因为母亲的手艺好,所以那台老缝纫机总也闲不着。地震后,没砸坏的它,更成了宝贝。母亲也就更闲不住了。裁了多少家,做了多少件,早已记不清了。年轻人结婚做新被,要找“全活人儿”,必须是家风好、感情好、活计好、人缘好的结发夫妻,所以大都请母亲去。入洞房铺被窝,也要请母亲去,让母亲念叨几句“东一抡、西一抡,老婆孩子一大群”之类的吉祥话。那一刻,小小的简易房特别的喜兴温馨。

    当年,母亲用一瓢鸡蛋换的那把推子,不仅给我们爷儿四个理发,还几乎理遍了村里的老少爷们儿。她说:“最难剃的头,还是地震后那几个月没洗的,熏人的脑袋。”至今,村里人还总念叨这事,母亲也做了“天下头等大事”。现在,那把推子还能用,当年用生产队的枣红马尾巴扎的毛刷还在,母亲视它为“传家宝”。

    母亲捞米饭也是一绝。每当有红白事、盖房等大事,人们都要请母亲去帮忙,大都把最难弄的捞干饭的活儿,留给母亲。百八十斤的大米饭,经她手捞出来,不软不硬,非常可口。有时候,东家开玩笑说:“你捞的干饭让我搭了不少米,因为好吃……”艰苦的日子总是在一阵阵笑声中逝去。

    母亲说:“自己就这点儿本事,还不拿出来给大伙儿……”

    心中图画

    从城市到乡村,从乡村到城市,环境变了、容颜变了,但母亲对人生、对生活、对家庭、对社会的情感没变。

    2010年7月3日,84岁的父亲走了。母亲坚持一切从简,绝不扰民。她说:“大地震死了那么多人都不吹吹打打,活着不孝,死了白闹。”记得纪念唐山抗震三十周年时,父亲曾写了一篇题为《我家有个“抗震婆”》,在征文中获了奖,得了500元奖金。他给孙子、孙女、外孙和家人都安排了,只给自己留了10元,最后给了母亲200元。他说:“没有你妈,就没有咱们这个家,我深深地爱着你妈!”捧着这笔奖金,两位老人眼里闪着泪花,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课”。

    母亲总说,都经历过大地震,还怕啥?!等父亲走后,我们“逼”着她用蜡笔画画。从没拿过笔,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不会写的母亲,在孩子们的帮助下,每天坚持画画,把自己经历的日子慢慢地画出来。一段时间后,180多张蜡笔画呈现在我们面前,母亲成为了“80后画家”。特别是那些从日常点滴中悟出来的经验,沉淀成一句句朴实的家常话儿,讲的确是生活中的道理,被称为是“最深奥又是最浅显的人生哲理”。中央、省、市媒体进行了报道,没文化的老太太干了一件“文化事儿”。

    在母亲的坚持下,每到春节,我们都举办“家庭颁奖会”,努力打造“家庭文化品牌”。用实际行动把“家庭、家教、家风”联系起来,为美好生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一年中大家小家齐心协力,全家人在不同的岗位和不同领域里更努力,争取有更多更好的业绩,让全家的日子越来越好,更加红红火火。素英记录的《老妈长寿记事》成为全家人为母亲尽孝、为家庭做事儿、为社会奉献及每个人成长的记录。她一直说要把好家风传下去。现在“忠、孝、仁、勤”的家风,已经成为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遵循的守则,不断释放正能量。

    母亲对党有赤诚深情,总是羡慕党员,到了米寿之年,还想要提出申请。当要成立“家庭党小组”时,她第一个支持,并告诫大家:“必须听党的话,坚决跟党走!”有着30多年党龄的素英就成了组长。虽然她年近古稀,但依然为家庭和自己的信念不断努力。特别是在照顾母亲的生活上,素英无微不至,无可挑剔,做到了极致,为全家树立了榜样!在她的带领下,家里的四名党员把模范带头作用融入到了生活中,时刻有了“组织感”,她说:“一次宣誓,终生信仰!宣过誓的人就得干宣过誓的事儿,绝不能放松要求!”母亲说这事儿做得好!

    在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的时候,母亲被评为“唐山市最美抗震母亲”,这是震后40年中首次评选,共有20人当选。在母亲的带领下,家里先后被推选为“河北省最美家庭”和“全国最美家庭”,全市共有四个家庭入选“全国最美家庭”。家中还有一人当选为省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中有了作为。

    母亲的故事上了《人民日报》《中国妇女报》《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中新社、中青在线、《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唐山广播电视报》《开滦日报》和网络媒体等。还开设专栏刊发《葛门葛事》《老妈的画儿与话儿》。

    2018年的腊月,是老妈90大寿的喜庆日子,这是全家的大事,每家每人都做好了准备,为老妈的生日献上最好的礼物,表达最亲的挚爱深情。

    几年前,母亲来到南湖,在唐山大地震纪念墙前,她看着一个个人名儿,默默地献上一枝菊花,最后她说:“咱们得好好活着……”

    回味母亲简单、朴实话语中的道理,我们感觉到母爱的光辉一直伴随我们成长、生活,也感觉到母爱的那份无私伟大,是人生不尽的营养,是向前的动力源泉。正是有母亲和千千万万个母亲的默默付出,唐山才能从一片废墟上站立起来。她们的泪水、汗水、乳汁、心血、脚步记录了唐山的苦难与辉煌,见证了一座城市的“昨天”与“今天”,颂扬了“半边天”的伟大与美丽。

    母亲,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母亲,我们永远的时代景色!

【责任编辑:罗征】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 从白血病患者到公益基金发起人
    她是企业家、慈善家,也是一名白血病患者,她是徐亚飞,投身公益,只愿更多的人能有机会战胜病魔。
  • 测测你的“西城”气质
    你有一种“西城”的气质,吸引了我。忠诚、担当、首善,你知道你是哪种“西城”气质么?不知道就快来测测吧!
  • 中国“面壁者”
    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数十位“两弹元勋”曾战斗在核九院,用强大科研实力护佑着祖国的和平与安宁。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