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张学海:为国“铸剑” 定要敢为天下先

发布时间:2018-04-16 13:55 来源:中工网 朱晶晶

工作室成员在商讨工作。中工网记者朱晶晶摄

张学海在工作中。中工网记者朱晶晶摄

  “工匠精深”——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现在,在内蒙古一机集团,“有问题找学海”已成为一种习惯,同事们都称他为“问题克星”。“大家都说我有‘绝活’,其实就是多干工作,多干难活,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熟能生巧。”张学海说。

  从事钳工行业二十余年,张学海累计编写了20余万字的《技能人员岗位工作标准汇编》《技能人员岗位培训大纲》《技能人员岗位说明书》等多项重要的企业标准及适合企业职工培训的《钳工》教材,广泛用于企业职工各级培训、技能鉴定和考核评定中,他总结的“半球形网罩成型技术”“张学海高精度加工操作法”“张学海高精度钻孔操作法”“具有多道密封环的密封副精准装配法”“推弹机动态调整法”等操作技艺,使职工技能水平和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2009年在国家某重点军品科研项目的研制过程中,由于板翘式铝散热器的关键零件翅片的成型技术还不完善,试制的散热器无法达到技术要求,严重影响到该产品总装进度。在散热器专家、老技师们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张学海承担起了这个重大攻关任务,他一头扎进了成型模具图纸中,潜心研究模具结构和成型原理,进行了模具拆解和冲切试验,找到了问题原因,确定了模具改造方案。在90个日日夜夜里,张学海不辞辛劳,对成型模具进行了大胆的改造,经过上千次的拆卸、修磨、装配、试验,完成了160个刀齿的修配工作,配合间隙均控制在0.05mm以内,翅片成型公差落在了优质区。一举攻破了成型技术的难关,保证了阅兵产品的顺利交付。目前,该部件成型技术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创造经济效益1563万元,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去年,一台即将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7”的装备,在装配过程中发现空气滤清器不能很好的与发动机吻合,发动机在高强度作业条件下可能发生损坏。

  “决不能让装备带‘病’参赛。”来到装配现场的张学海不顾身体不适,弓着腰一头钻进了车体。狭小的空间内,他只能用原始工具一点点测量,视野盲区则用指尖感受零件的轮廓,等到故障排除爬出车体时,冷汗已经浸湿了他的衣服。当天晚饭时,没扒几口的张学海突然扔下筷子,再次返回了装配现场。“装备要出国参赛,必须保持最佳状态。”经过数十次的钻车测量、装拆试验,他把误差缩小到0.2毫米以内,确保了战车在国际赛场上的完美发挥。

  细数着这些年的成果,张学海淡淡地说,“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热爱钳工这一行。”

【责任编辑:杨海琴】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