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APP下载

云南大学赴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研究生支教团

发布时间:2018-04-11 09:06 来源:中青在线 

    一、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号召,用实际行动服务精准扶贫,体现95后青年奉献担当。

    云南大学赴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研究生支教团在团中央、团省委、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号召,用实际行动落实精准扶贫,参与云南扶贫攻坚战而成立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中缅交界边境,雪山连绵、峡谷陡峻,集高山峡谷、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深度贫困地区于一体,全州贫困发生率高达42%。位于独龙江乡的独龙族为少小直过民族,人口7000人左右。习总书记一直牵挂独龙江群众的脱贫工作。2015年1月,习总书记亲自接见独龙江群众代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号召。作为云大青年,支教团成员积极响应总书记指示要求,义无反顾,一马当先,站在了扶贫攻坚的第一线。他们克服气候、环境、交通、生活等各方面困难,前赴后继。自2015年7月至今,先后有18名研究生支教团奔赴独龙江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教育扶贫志愿支教活动。支教团用热情和汗水帮助当地做好教育扶贫和下一代脱贫工作,为独龙江扶贫攻坚贡献了青春力量。

    二、扶贫先扶智,支教团多渠道推进教育扶贫。

    在支教过程中,研究生支教团积极向当地的老教师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补充知识,观看名师课堂视频,到重点学校旁听课程;设立“山水教育”梦想课堂,帮助学生建构初步的人生职业规划;开设美术、拳击等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开展生理卫生讲座,让孩子健康成长;组织发起“中国梦,独龙梦”主题捐助计划,筹得善款物资5万多元,并将善款用于购买当地学生的教学设备、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成立“中国梦,独龙梦”爱心书屋,满足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实施“云大·筑梦”奖学金计划,整合社会公益资源,帮助家庭困难而品学兼优的独龙族中小学学生减轻求学路上的经济负担,同时通过心理帮扶和人生职业规划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一批奖学金共计募集17500元,其中,云南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彭方铖同学将自己所获的5000元奖学金全部捐献给了“云大·筑梦”奖学金;积极联系学校相关部门,争取扶贫资金,为三个校点购买了发电设备。2018年1月中旬,第十八届研支团成员回访独龙江,亲自将这批发电设备和燃料送到了各个校点。针对当地困难同学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支教成员不辞辛劳、不惧困难、翻山越岭走村入户进行家访,走遍了独龙江的大小村落,最远去到了中缅边境地区的马库村。他们努力克服语言障碍,用耐心、细心、关心感动学生家长,达到教育理念的沟通和认同,实现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传播“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推动独龙江教育事业的发展。三届研支团成员所带学科成绩多次名列全县前茅,在短时间内对独龙江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成绩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支教团事迹入选2016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十大事件 ”,受《中国青年报》、新华网、云南网报道,获团中央第一书记回信、会见。

    支教团事迹、经验在全国研支团会议上做交流,《中国青年报》、新华网、云南网都做了报道。2016年“五四”青年节,团中央第一书记专门回信给云南大学独龙江研究生支教团,他鼓励支教团的同学们,走上三尺讲台,全身心投入支教事业,给独龙族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和梦想;走进田间地头,全方位融入当地生活,使自己了解了国情、锻炼了本领。支教工作是对独龙江乡早日脱贫的重要贡献,也是同学们成长中的宝贵财富。支教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期待和嘱托,勇当脱贫攻坚的先锋力量,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砥砺品格、升华理想,在国家建设的大舞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到云南大学调研团学工作,与独龙江支教团代表亲切会面。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也到云南大学与支教团志愿者会面交谈,鼓励大家继续做好工作,服务人民。由共青团中央与各省级团组织开展的“2016年青年志愿服务‘十大事件’”评选活动中,“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看望云南大学赴独龙江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成功入选。

    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支教团不仅用真情实感,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更为直过民族、少小民族教育发展做出贡献,真正体现了95后青年的责任、担当和奉献,为云大青年树立了榜样。在今后的支教生活中,云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将继续牢记习总书记要求,紧紧跟随时代步伐。要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活力和热心,为生活在深山峡谷中的孩子带去知识与欢乐、带去希望与梦想,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脚踏实地、克服困难、团结互助、勇于实践,在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力量,为学校增光添彩。既要有“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胸怀和情怀,更要有“高远、务实、勤勉、卓越”的实践精神。砥砺品格、升华理想,正确认识国情,坚定信念、增长才干,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个人理想。

【责任编辑:王亦】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