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 中青军事发布
APP下载

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飞翔在达尔富尔上空的“和平之鹰”

发布时间:2018-03-29 21:14 来源:中青在线 中青军事发布

    2018年3月3日,任务机组在苏丹达尔富尔卡布卡比亚运送卢旺达第52维和步兵营轮换期间与航空行动官确认信息。

    进入3月,苏丹达尔富尔白天最高气温达40摄氏度,频繁出现的强风沙天气给在此执行维和飞行任务的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带来不少麻烦。3月3日至24日,直升机分队的多架直升机在任务区来回穿梭,全力执行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混合特派团(联非达团)所属卢旺达第52维和步兵营轮换部署任务。

    在11个飞行日里,4个任务机组沉着应对地面引导时常中断、着陆场警卫力量不足等问题,将友军300余名官兵、18吨各类物资安全运送到3个任务点,为最新一轮出兵国分队轮换运送任务画上圆满句号。

    2018年1月22日,任务机组在泰维拉讨论飞行方法。

    达尔富尔位于苏丹共和国西部,与中非、乍得接壤。这里干旱酷热、风沙肆虐,多年的战乱和频发的冲突让当地民众苦不堪言。自2007年起,联合国与非洲联盟开始在此开展联合维和行动,数十万名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的难民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今天,在基础设施仍然几近瘫痪的达尔富尔上空,4架隶属于联非达团总部直属的中国维和直升机犹如“雄鹰”一般,不畏艰难、奋力翱翔,在达尔富尔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亮丽的“和平航迹”。

    直升机分队陌生地域起降从未出现过差错

    面积25万平方公里的达尔富尔任务区内,共有联非达团33个任务点。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的飞行员需要驾机穿梭其中13个主要任务点。各个任务点之间差异比较大,少数几个是永备机场,大多数则是边长仅25米的正方形简易停机块,有的甚至是在没有任何防护设施的空旷地带,用夯实土方开辟出的临时起降点。

    各个任务点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一样——有的任务点紧贴禁飞区,飞行期间机组成员需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有的任务点距离本场仅有50公里,按照“任务区飞行出航高度需达到6500英尺”的规定,直升机起飞后要迅速爬升,在高气温、大载重条件下,发动机工作负荷很大。还有的任务点则在300公里之外,靠近乍得边境,由于没有类似山脉、河流等明显的地表参照物,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中远距离飞行,稍有不慎甚至可能出现飞越边境的严重问题。

    为确保遂行任务安全顺利、万无一失,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牢固树立“精细筹划、精确实施、精准操作”的指导思想,科学细化各个飞行环节,在无地面导航机动、临近国境线远距离飞行、紧贴禁飞区山谷起降过程中,航线计算、空中操作、情况判断保持“零失误”,陌生地域起降从未出现过差错。

    2018年1月3日,任务机组在新年度开飞前研究飞赴希瑞法航线图。

    进入2018年以来,联非达团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不断加大对任务区调整的力度,各出兵国分队也开始大规模轮换、调动和裁撤。在此情况下,多个任务点由于人员短缺,无论是空地联络,还是着陆点警戒防卫,都相继出现了“断档”问题。

    面对陡增的安全压力,维和直升机分队不断夯实安全底线。在基本指挥所,飞行指挥组对飞行计划设置、机组成员配备、指挥监控重点等进一步加强研究。在飞行准备室,任务机组围绕担负任务开展针对性技术攻关,对突然遭遇沙尘暴、规避穿越大范围扬沙时的飞行方法进行深入分析。装备保障官兵则严格落实干部检查直升机制度,坚持连续飞行3个场次进行一次机械日检查,直升机出动率始终保持在联合国《委托协议书》规定的75%以上。

    2017年11月7日,机务官兵在法希尔机场维护装备。

    “前方出现沙尘暴,高度约600米,我来操纵飞机加速爬升,机械师注意观察仪表数据,副驾驶抓紧向任务点航空行动官报告情况。”2018年3月4日,驾驶编号UNO-794直升机的机长罗灿在由库图姆任务点返航途中突然遭遇沙尘暴。

    在气流影响下,直升机上下颠簸的幅度达到近百米。罗灿机长一边冷静地下达口令,一边准确实施着一系列动作,很快直升机上升到7500英尺。看着下方浓厚的沙尘,座舱内16名塞内加尔维和步兵营士兵原本紧张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他们纷纷向机组竖起大拇指:“China Good!”

    “警报解除,中国军人的表现令人信服”

    达尔富尔形势十分复杂,即使在当前由维持和平向建设和平过渡的阶段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反政府武装与政府军冲突不断,各类暴力袭击、犯罪案件时有发生。

    3月21日,由联非达团司令部6个业务处组成的联合评估组,对直升机分队进行包括12个方面在内的首次军事能力评估,在检查分队应急出动能力环节,评估组组长、司令部综合计划处处长阿克潘临机下达营区遇袭特情。

    在队长陈文龙的指挥下,分队作战官马上启动相应预案,数十名头戴蓝盔、身穿防弹衣、手持自动步枪的官兵快速占据有利地形、进入各自战位……不到5分钟,营区内10余个防控要点全部部署完毕。

    “警报解除,中国军人的表现令人信服!”评估组对分队的出色表现报以热烈掌声。

    “中国直升机分队硬件建设质量一流,工作制度建立完备,标准作业程序科学规范,官兵素质能力十分过硬。在12个方面的评估中,你们有11个方面得到了最高分‘优秀’(Excellent),1个方面得到了‘很好’(Very Good),中国军队堪称一流!”在对直升机分队军事能力评估进行现场打分讲评时,评估组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7年11月4日,中国维和直升机在达尔富尔任务区实现首飞。

    然而,分队机组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总是难免遇到意外情况。1月13日,距离法希尔西向205公里的希瑞法——达尔富尔任务区唯一没有任何防御设施和硬化停机坪的任务点,编号UNO-796的直升机正在其上空来回盘旋。

    “着陆场始终未见联合国警卫力量,无法与任务点航空行动官取得联系,开始执行2号方案。”任务直升机机长、一级飞行员柴华根据任务点情况作出准确判断后,向分队基本指挥所迅速报告了突发情况。

    在直升机分队的基本指挥所,领航值班员密切关注直升机所在方位,实时向指挥员进行报告。飞行值班员立即与我方“航空经理”联系,请求联非达团航空部门抓紧解决突发问题。

    “我们刚刚已经同希瑞法的航空行动官取得联系,他的对空电台出现了故障,现在已经开启备份电台,地面警卫马上部署到位,请你方直升机抓紧与其联络并加强空中观察,确认无误后可以降落。”在机组汇报遇到特殊情况3分钟后,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伴随着旋翼卷起的巨大气流,地表的沙尘迅速翻腾而起,犹如一团龙卷风包裹着正在缓缓降落的UNO-796直升机。

    “希瑞法,执行维和任务以来的第78次安全着陆,又一次难忘经历。”飞机停稳后,机长柴华拿出飞行日志写下了这句话。

    “希望能够经常搭乘中国飞行员驾驶的专机”

    2月19日,直升机分队派出两架直升机,它们将首次在库图姆任务点一条荒废且没有任何防御设施的废弃跑道上起降着陆。

    这里起降场地简陋,防卫条件薄弱,周边难民营内冲突时有发生,反对派武装分子经常在此出没,未知的威胁随时可能发生。在离跑道不到800米的地方,是一架被击落的苏丹政府军米-24武装直升机残骸,现场的情况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实战氛围。

    卡布卡比亚,被击落的苏丹政府军米-24武装直升机。

    首次飞赴库图姆这个临时着陆场的两架直升机,其中一架搭载着联非达团一个由12名民事人员组成的核查小组。在飞行前,任务机组对起降方法、特情处置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制定多套行动方案。

    搭载核查小组的直升机着陆后,机组4人始终保持“一等战备”,坚守在50多摄氏度的机舱内,时刻处于临战姿态,确保了闻令而动、随时起飞。

    两个多小时后,当核查小组一行回到直升机上时,看着中国军人们湿透的衣服,核查组组长格蕾丝女士紧紧地与机组官兵逐个握手并反复说:“Thank you very much!”

    2018年2月21日,任务机组在库图姆运送塞内加尔维和步兵营轮换任务中装载物资。

    马拉山距离法希尔机场西南方向50余公里,是达尔富尔任务区反政府武装控制的区域,一个名为萨托尼的任务点就坐落于马拉山一处山谷的谷底。几年前,一架联合国直升机曾在此被不明身份武装分子轻武器攻击,加上该地山势复杂,起降困难,萨托尼成了各国飞行员最不想去的任务点。

    2月27日,直升机分队接到执行要员专机任务的命令,保障联非达团部队司令恩贡迪中将赴萨托尼视察。

    本场起飞约20分钟后,直升机来到了马拉山上空。“减速,加强观察,从280°方向山脊缺口上方通过,绕过前方山峰后,可以沿山势缓慢下降高度!”编号UNO-797直升机机长缪伟敏冷静地向身旁的副驾驶张屹立下达指令。

    着陆点上空,直升机盘旋时,空中机械师葛建民紧盯着各个显示屏和仪表设备上的数据,张屹立则果断调整着飞行姿态操纵直升机快速下降高度。地面上,负责任务点安全防卫的埃塞俄比亚步兵分队向着陆场派出的数辆装甲车已经全部部署到位。两分钟后,UNO-797直升机准确避开所有难民房屋,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精确降落在距离难民营仅200米的简易停机坪上。

    “我不觉得你们在驾驶飞机,否则我怎么感觉比在任务区坐车还要平稳?”在走下直升机的第一时间恩贡迪中将同机组官兵开了个玩笑,立刻化解了刚刚着陆过程中的紧张氛围。“以后,希望我能够经常搭乘中国飞行员驾驶的专机!”任务结束后,恩贡迪司令说。

    2017年12月16日,任务机组赴尼亚拉运送中国维和工兵分队轮换。

    航线计算、空中操作、特情处置……通过一次次实战任务磨砺,直升机分队的机动投送和应急处突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探索总结了近10种物资、人员单独及混合装载输送方案,熟练掌握了高海拔、高气温、高沙尘、高频度和极限载重条件下的飞行实施方法。

    截至3月27日,直升机分队在任务区已安全飞行逾500个小时、运送各类人员近4000人,分队官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维护世界和平的铿锵誓言。

    文字:余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03月29日 11版)

    编辑:王裴楠

    投稿邮箱:junshibu@126.com

【责任编辑:于璧嘉】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