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 共青团新闻联播
APP下载

正视青年的需求,这些租房的扎心事就不能绕开!

发布时间:2018-03-11 15:02 来源:中青在线 共青团新闻联播 文心 艾一克 闪米特 白简简 沈杰群

  主播君的话:

  租房,是很多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为了生活,他们有的租住在车程超2两小时的城郊,有的要与好几个人合租,有的甚至租住在常年不见阳光的老房子。要了解这些青年的需求,走近他们的生活,这些租房的扎心事肯定是绕不开的!

 独住房客:房子自带“好心情”


   “嗨,告诉你们一声,我又搬家啦!这次我是真的‘安定’了!为了不再折腾,我咬咬牙租了逼迫自己长期扎根的好房子,宽敞的一居室!房租5000+。”

林哥



    小伙们都集体震惊了,和职场新人林哥的月收入相比,房租数额已然相当惊人。

    林哥说,经历了3年8次搬家,他终于琢磨清楚了一件事。与其每次为了个别省钱项目强行逼迫自己去忍受糟糕的居住环境、奇葩的合租室友,让人头痛的城市交通,为啥不狠心“肉疼”一下,多付出一点房租,但得到的是支撑自己在高压大都市愉快生活的理由和动力。

    林哥如今的租房,距离他喜欢的书店和电影院只有15分钟步行距离,除了加班和睡觉,他百无聊赖时终于有处可去;林哥乐呵呵地筹划着他的一居室,卧室有他最爱的大飘窗,阳光管够。

    “住得贵,不是浪费,是对生活品质有所坚持。”林哥在群里如是发表感言。

    冲着心中那一点“矫情”的生活品质追求,愿意“肉疼”地担负比他人高出一截的房租,这种“放飞自我”的选择,看似疯狂,其实有何不可呢?给自己多寻几分坚持在这一城的理由和动力,总好过消极承受,亦或是黯然放弃。


 房客爸妈:两次搬家都以学校为圆心



    新房已经找好,已确定3月搬家,到女儿学校步行13分钟,老公已实地测试过。两次搬家都以学校为圆心,唯一标准就是近些、再近些。

    如今,我们住过6年的房子里已布满热火朝天的生活气息。女儿说:“真无法想象以后坐地铁到这一站,这个地名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了。”听着她哽咽的声音,我跟老公都陷入一阵沉默。对我们来说,这里是承载了6年情感和生活的全部的家,是女儿不可复制的童年记忆。

    孩子班里凡是住在学校周边的家庭,99%都是租户。记得刚开始租房的时候,心里也是百般不爽和犹豫。当时问过一个老租户:住人家的房子什么感觉?她爽快地回答:你住惯了,就跟自己家一样!这句话让我稍稍定了心。

    就这样倏忽过了三年半,第四年学校宣布:校舍拆迁,周转至两站地以外。忽然间上学之路要步行25分钟了。

    那走就是了,我和女儿把走路变成小跑,就当清晨进行早锻炼。把她送到学校后,我绕行学校后面的明城墙公园回家,慢跑30分钟。一路上看尽古城春色,秋叶飘零。那两年,我俩身体都不错,她没怎么生病,我也一度减肥成功。



    当然,毕竟不是自己家,想布置一个温馨而有个性的角落,实在为难。而且,女儿长高了,需要更宽的床、更大的书桌和书架,也不敢轻易买。谁知道上了中学的新家是什么格局呢?

    几年来的租房经历,让我获得一点心得,如果你家有学童,目标学校已经锁定,打算踏上漫漫租房之路,不妨留意以下几点供参考:

    首先,除了离学校近这个硬件外,一定要满足全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如果在6年、12年的岁月里,你一想到回家就头痛,一提到房子就心塞,这将是多么难熬的日子,留下的将全是“忍耐”的回忆。

    第二,在第一条的基础上保持良好心态。不要对孩子唠叨“花这么多钱费这么大劲,你还不好好学习”。这句基本是禁语。

    最后,不能对“别人的家”要求太高。

    但是没关系,爸妈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这大概是如今房客爸妈的集体困惑和遗憾。特大城市的00后,12年中小学时光一直住在“别人家”,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


 弹性工作者:离单位最远离大学最近



    在我租过的小区中,这是离单位最远的一个,却是离大学最近的一个,尽管并不是我读过的学校。以前每周至少去三次单位的我,几乎除了开会不再去单位了。

    这座城市工作节奏很快,我身边的大部分年轻人在工作日都没时间做饭。点外卖,一份午餐怎么着也得20元左右,而且,我还想有个地方绕圈跑步,顺便听听讲座、找个自习室什么的,想来想去,还是住在一所大学边上吧。

    思来想去,我把目光投向了这所城乡交界处的学校,它不大,也不著名,但我想要的设施应有尽有。出校门直走100米,就是我的小区,右走100米,就是地铁站,太美妙了。关键是便宜,不过2000元出头。



    我仍然记得第一次去检阅学校食堂的场景。进了校门,一路打听收现金的食堂,在最顶一层。××套餐13元,××套餐16元,比外卖便宜好多,甚至还有一些外卖没有而平常也基本不会自己做的菜,比如各种鱼。一整排菜望过去,幸福感爆棚。

    吃饭时,座位旁边是各种各样的少男少女,我听他们聊学校八卦。也到操场上跑过步。夜晚笼罩着操场,一圈圈地跑着,旁边总有疑似体育学院的学生飞快地超过我,还有几对闺蜜或情侣在慢悠悠地散步,这是最贴近校园生活的时刻。

    不过好景不长,搬来没多久,学校似乎排斥我们这些周围小区的人了。校门口建起了闸机,要刷学生证才可以进入。而到每天晚上9点之后,学校就不允许外人进了。

    我长得并不老,一开始我对保安说,我是××学院的学生,没带学生卡……保安便放行了。我的职业需要对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虽然说这几句话对我来说不是难事儿,但如果连吃饭、跑步都要冒着被拆穿的风险,我有些为自己不值。

    后来,一心黏在大学旁的我,又想到两个办法。一是等,等有卡的学生来,我便在后面跟着;二是骑车,快到了便吆喝起来:“快,师傅帮开开门哟,谢谢啊!”

    吃饭像暗访,慢慢地,我的蹭吃热情降了下来。既然感到这里不欢迎我,心理脆弱的时候,我还是愿意走到一旁学生街的餐厅,尽管它比学校贵一些,但也还算可以接受。

    唯一的遗憾,就是自己以前太懒,一次都没去蹭过讲座、课堂和自习室。我连它们在哪儿都没好好打听一番。接下来的日子让我去实施这计划吧,这样我可以对别人说:这里租金2000元,附赠免费教育、免费自习、低价餐饮!


 合租记忆:找室友如相亲



    搬出位于宇宙中心五道口的两室一厅的宿舍,被扔入浩浩荡荡的租房客大军,在跟着中介看了几处合租房后,无论是气味复杂的卫生间,还是地面不知洒落着哪年葱姜蒜的厨房,都是二十几岁的我无法承受的。

    但作为一个从理工科大学毕业的学生,我是有逻辑的:条件一,我租不起整套房;条件二,我无法接受脏乱的合租房;结论,找一个合意的室友一起租。

    所以,与其“同居”后相看两厌,不如提前相面,利己利人。

    定下此战略规划后,找室友的步骤和相亲十分相似:首先是发通告,介绍自己,并说明对房子以及室友的要求;然后是筛简历,不讲卫生的不要,拖家带口的不要,学历志趣相当的加分,介绍人靠谱的加分;最后就进入了紧张刺激的笔试(QQ聊天)和面试(线下见面)环节。



    第一个室友A在搬进来前,我没有见过她,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她的了解与信任。A当时尚在浙江的大学忙碌毕业事宜,我和她的双胞胎弟弟一起看房。在从北三环看到北五环的过程中,弟弟的细致与讲究,让我从基因的角度确信,姐姐也会是一个持家的姑娘。

    事实证明,我的判断十分正确,和室友A度过了十分愉快的半年合租生涯。她千里迢迢从浙江来北京工作,原来是为了爱情,然后,她就结婚了。

    是的,现实就是这么无情,我像失恋一般守着空房,独自怎生得黑。灵光乍现,对,我要找的就是那个同是天涯沦落人。

    大学男闺蜜B落入我的视野,他的房东要卖房,我的室友要嫁人,你看我们是不是正好凑一对?在经历了互访出租屋,放下了性别的障碍后,我们开始了茫茫找房路。这一次,我们选中了东五环外一处房子,南北通透,价格优惠。

    这一段室友情持续了四年,然后,室友B遭遇了一段突如其来的爱情,马不停蹄地回上海老家成亲了。是的,在姑娘面前,室友B毫无不舍。

    幸好,室友C适时地出现了。在搬进来时,C刚刚经历了失恋。我暗搓搓地想,这下暂时不用换室友了。

    三个月后,室友C在朋友圈秀出了和新女友的亲密合照,我也再一次在朋友圈发布了招室友公告。我觉得可以加一条备注:为我室友者,无论男女,短则三月,长则三年,一定脱单。

    室友C大概出于内疚与负责,介绍了他的朋友D成为我的新室友。D已婚,是个飞来飞去的销售员,北京不是他的家,这个房间只是偶尔路过休息的地方。室友必嫁人的魔咒算是暂时打破了。

    我与室友们的相识过程与相亲如出一辙。他们最终都有了真正的家,合租的小房间只是他们暂住的宿舍。大家都安慰我,吾心安处是吾家,可总有一些时刻,我盯着对面的这扇房门,仿佛能看见这些过客进进出出,光阴啊光阴,就这么溜过。


 洒脱人生:北纬30度逐水而居



    人生的前40年,我都生活在北纬22度,那里是中国水流量排名第二的珠江的入海口——珠海。风起云涌的大海,经常将我的独木舟像面团一样揉搓,然后用蛮力将海水灌进来,我不得不坐在灌满水的小船里。虽然长期的水上探险经验,已经将我的屁股训练得百水不侵,但我还是渴望干爽一点的生活。

    当上海的朋友打电话喊我去划船时,我正转动着地球仪,考虑何去何从——我的手指随之停在了地球仪上的北纬30度。

    位于北纬30度的长江三角洲,有灿烂的文明和多元的文化。长江流域孕育了诸多富饶的城市,有着无限探索的可能性。怀着好奇,我去了上海朋友一直赞不绝口的划船处。

    岑卜的水系四通八达,可以通到淀山湖、太湖和黄浦江等流域。村里交错纵横的河道旁,柳枝随风飘摇,不远处的农田生机勃勃。十几座小桥将倚河的民居连接到一起,这座小桥旁有刚熟的西红柿,那座小桥旁有长长的豆角攀爬上栅栏。午后的微风,穿过河边的小树林,带着一股田野气息吹拂而来,村落里静谧安然。

    虽常年行走于风口浪尖,但内心仍然渴望有一处宁静之所,可以供我休憩和积蓄力量。它仍然要满足我每日划船的条件,哪儿还有比自甘寂寞的岑卜村更合适呢?

    我和爱人很快就在村里租下一处独栋小楼,一楼放置陪我征战五湖四海的独木舟,二楼是我们读书和休息的地方,三楼用来放杂物。门前是一片松树林,门后就是一条小河,往左划两公里,可以到小封漾,往右划两公里,可以到淀山湖。

    清晨,我们泛舟河上,观鸟赏柳。随手还可以捞起水里的菱角吃,若是想吃岸边菜地里的黄瓜或西红柿,大声喊一嗓子,和屋主打声招呼便是。

    偶尔会有一群不怕人的鸭子拦路,嘎嘎叫着拦住船头,不得不用随身带的干粮行贿。碰到精明的鸭主人,会在岸边趁机向你兜售:“你看我这鸭,没喂有激素的饲料,天生天养,毛光肉滑,绝对环保,要不你带只回去,保管好吃。”

    除了和村民耍嘴皮子,我们也常常和这里的“新村民”聊天。村里藏龙卧虎,有水产学博士、生态学硕士、建筑设计师、记者、音乐家和皮划艇运动员等不同背景的人士。有美国人、新加坡人……加上我们,目前有43户,占村中总户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包括我在内的新村民,从繁华都市搬到这个郊野小村的理由各不相同,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在田野气息浓厚的岑卜村,学会和自然对话,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在安静闲适的生活中,为梦想积蓄力量。

    我想,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吧。从北纬22度到北纬30度,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到风平浪静的江南水乡,从湿漉漉的人生到干爽安详的乡村日常……以水为媒,徜徉在这个世界。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记者:文心 艾一克 闪米特 白简简 沈杰群

编辑:陈凤莉 李雅偲

 

【责任编辑:李翀】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