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现场新闻  ->> 正文

罗玉平委员:基层“玉米调改”亟须相应补贴政策

建议用大数据系统为农户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http://www.cyol.com  2018-03-09 11:11

来源:中青在线 王林

    中青在线北京3月9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林)针对玉米的种植结构调整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贵州省委副主委罗玉平表示,自己在调研时发现,“不求收益最大化,只求风险最小化”是农民大规模种植玉米的重要原因。他认为,基层“玉米调改”任务重,目前还缺乏相应的补贴和倾斜政策。

    以农产品生产结构调整为代表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玉米的种植结构调整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这两年农业部对玉米等粮食的种植结构已进行调减,下一步还要继续调整结构,各地要多种市场适销的品种,不要盲目扩种玉米。

    早在2016年,农业部就已明确,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包括黑龙江内蒙古第四、第五积温带的冷凉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和西南石漠化地区,这个地区在地图上的形状像个镰刀)玉米面积要减少5000万亩以上,涉及13个省区,其中西部省区共计8个。

    罗玉平曾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基层走访调研时,他发现,“不求收益最大化,只求风险最小化,这是农民大规模种植玉米的重要原因。”罗玉平表示,由于大量农村人员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缺失,所以农民更愿意种植玉米这种人力投入低、可供食用、容易储存、产收风险小的农作物。若改种其他作物,不少农民担心风险大。

    他认为,以贵州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玉米调改”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土地多、时间短,“玉米调改”任务重;二是针对“玉米调改”,全国层面尚未出台补贴和倾斜政策;三是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产业错位的矛盾日益凸显,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保障。

    针对这些问题,罗玉平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支持西部地区“玉米调改”建立“玉米调改”产业发展基金的建议》。他提出,建立“玉米调改”产业发展基金,定向支持龙头企业以“一乡多业”、“一业多乡”等方式实现规模种植、高效种植,带动“玉米改种”农户脱贫致富。

    “调减是手段,改种是目的。”罗玉平建议,该基金可由地方财政出资20%,社会资本出资20%,银行等金融机构出资60%,重在导入龙头企业,主要用于投资具有规模优势的特色种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旅一体优势项目等。

    此外,他还建议建立农户基础信息大数据系统,提供精准金融服务为农户提供季节性生产资金支持;推广“订单贷”、“诚意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为“玉米改种”农户季节性生产资金需求提供信贷支持服务。

    为进一步解决“玉米改种”农户难种、难卖的问题,罗玉平还建议,将精准脱贫与“玉米改种”相结合,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平台+农产品基地直采方式建立与“玉米改种”农户的帮扶合作机制。

【责任编辑:产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