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评论  ->> 正文

【2018两会·改革新征程】政府过紧日子把资金用于民生的改革最有温度

http://www.cyol.com  2018-03-06 10:16

来源:中青在线 余志勇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报告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各级政府仍要坚持过紧日子,执守简朴、力戒浮华,严控一般性支出,把宝贵的资金更多用于为发展增添后劲、为民生雪中送炭。

    相同的表述,在2018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出现了。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

    习近平主席在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时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动各项改革事业稳步前进,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改革也成为我们国家政治生活和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绕不开高频词汇。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各项事业改革就是要让老百姓受益。政府过紧日子,把省下来的钱更多地投入到民生领域。纵观2017年,单就强化民生领域经费保障,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来看,全国一般性公共预算支出中,扶贫支出3171亿元,增长38.7%。全国教育支出30259亿元,增长7.8%。全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812亿元,增长16%,支持按5.5%左右的幅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以及提高低保补助标准,解决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问题。雪中送炭,突出投入重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样的改革姿态,必将得到民众越来越多的支持和信任。

    幸福感源于个人对于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对于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表现出的信心。事实上,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心更倾向于与民生有关的领域,民生问题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最关切的社会问题。尤其反映在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对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产生最强有力的影响。“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聚沙成塔,方能厚积薄发。正因为有了各级政府的紧日子,才有了可感知的民生,可享受到的实惠。

    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政府过紧日子,实则就是为了让百姓过好日子。当然,话又说回来,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要执守简朴、力戒浮华,要严控一般性支出,既是打造透明财政、民生财政的需要,也是打造廉洁政府的必经之路。为此,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世间事,作于细,成于严”。尤其是对于各类经费管理,应严格执行现有规定,严格预算约束、强化监督,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同时,要辅以民众的力量,把政府部门的各类支出置于阳光之下,接受好相应的监督,让坚持过紧日子达到表里如一。

    政府坚持过紧日子,以民生民瘼为旨归,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无疑让民生的温度更高。相信只要各级政府坚持从国计民生出发,把有限的财力和资源真正用到刀刃上,用到改善和保障民生上,定能谱写出新时代更加辉煌的篇章。

【责任编辑:姜继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