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多省份和领域晒成绩单:总书记的嘱托指引我们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2018-03-04 13:32 来源:人民日报 郝洪、王金海等

    2017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参加上海、辽宁、四川、新疆代表团审议,参加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联组会,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着代表委员认真履职尽责、建言献策,点燃了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奋进的激情。

    谆谆嘱托,殷殷期望。一年来,相关省份和领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两会期间下团组的重要讲话精神,发生了可喜变化、取得了骄人成绩。今天,本报记者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采访相关省份和领域,用生动鲜活的笔触,为读者展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艰苦奋斗再创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崭新局面。

    上海:冲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月27日,上海远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拿到自贸试验区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意味着中国医疗器械试行产品注册和生产许可的“捆绑”模式被打破,符合条件的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可单独申请注册证,再委托给有生产资质和能力的企业。

    2017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要求上海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有新作为、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有新作为。四个“新作为”,勾勒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线路图。

    为研发企业松绑、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活力——小小注册证背后的改革创新,是上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缩影。

    发展道路上,惟改革者进。先行先试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深化“放管服”;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缩减自贸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一年来,以“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己任,上海探索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打出深改“组合拳”。

    在自贸试验区,3.0版方案明确的98项改革举措全部推开,超过76%的改革举措基本完成。制度创新激发发展潜力,2017年,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效应持续显现,实现进出口贸易13524.8亿元,同比增长14.7%,占同期上海外贸进出口总值42%;试验区全年实际使用外资70.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

    不断破冰,又不断将成功经验复制推广,激发新的改革,形成良性效应,上海发展迎来勃勃生机。

    今年1月下旬,浦东进一步深化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带设计方案出让土地的重点产业和功能性项目,从取得土地到获批施工许可,全流程可在24个自然日内完成;未带设计方案出让土地的项目,可在80个自然日内完成。过去,企业要为此费时八九个月。

    2017年上海GDP站上3万亿元台阶,上海更看重的却是高质量发展。一连串过硬数据,显示着增长稳、结构优、效益好、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去年,上海金融、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保持10%以上增长,快于全市面上服务业7.5%的增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高端医疗装备等新兴产业保持20%左右的增长,快于全市面上工业6.8%的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造业部分产值占工业比重一年提高4.1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6%,继续快于经济增长。

    高质量发展关键在科技创新。

    全球视野、国际标准,上海在张江打造全国第一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最先进的大科学设施、高水平研究机构集聚。2017年,35个项目动工,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和微小卫星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发展。500余家众创空间,正在孵化服务科技企业1.6万余家,覆盖科技类创业者38万余名,43家国家级孵化器、57家众创空间纳入国家科技企业孵化体系。

    《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科技体制机制正不断深化。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除了高水平的发展,还有高品质的生活。

    “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关系上海发展的大问题”“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成为上海“热词”。

    “提升城市品质,要将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张尚武教授说。

    2017年春节后,张尚武以社区规划师的身份,到杨浦区四平街道“上班”。一年来,大到公共空间设计,小到居民区盆栽花木摆放,他和同事都给出细致方案。今年1月11日,杨浦区将基层社区规划师探索制度化,聘请12位同济教授和各街道结对子,将专业、现代的规划理念引进社区建设。

    4000多名符合条件的居民区书记享受事业编、4.3万名基层人员纳入首批社区工作者队伍、构建党建引领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一体的基层治理格局……上海以“绣花功夫”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管理水平。

    从“城市绿肺”郊野公园,到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江岸线公共空间贯通;从面向环卫工人的“爱心接力站”,到“户外职工驿站”……上海努力让建筑可阅读,街区宜漫步,城市有温度。

    辽宁:“三个推进”促振兴

    2月23日,春节刚过,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组装车间,工人们正忙着装配。这批订单来自印度尼西亚,是专供雅加达亚运会的观光用车。像这样的国外订单,沈阳利源今年可达1000辆。投资100多亿元,从开工建设到投产用时不到两年,沈阳利源成为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提质的一个代表性项目。

    一年前,辽宁各界都在探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路在何方。2017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为辽宁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年来,辽宁把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推进”要求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把各项工作部署具体化、项目化、责任化。一手抓辽宁振兴发展,一手抓政治生态修复净化,一张蓝图、一个调子、一个声音,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扎实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辽宁举办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和县市、区委书记学习贯彻“三个推进”研讨班,在沈阳召开全省落实新发展理念“三个推进”现场会。辽宁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制定了贯彻落实方案。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辽宁壮士断腕,坚决贯彻“三去一降一补”。清理“地条钢”生产企业66户,关闭退出小煤矿185处、化解产能1020万吨,淘汰落后水泥产能422万吨;全省纳税人申报各项税收减免1288亿元,降低企业用电成本25亿元。猛药去沉疴,辽宁工业生产结束了长达33个月的负增长,2017年全省规上工业结束了2015年以来的持续下降,实现利润近1000亿元,同比增长95%。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辽宁大刀阔斧,组建企业集团86家,启动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综合改革。对症下药,辽宁在全国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集中整治突出问题,改善市场环境。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新登记市场主体225.8万户、注册企业54.5万户。

    新经济蓬勃发展,新亮点不断涌现。在辽宁,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产业发展迅猛;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80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达18%。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在省内转化科技成果超过3000项,省内转化率达到52%。沈阳市2017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92家,超过前4年净增量总和。大连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龙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5%,获得国家科技奖14项,占到辽宁全省的80%。

    推进干部作风转变,辽宁不遗余力,让各级干部把精力用在服务和保障民生上。康平县北四家子乡菜园子村贫困户马秀玲,在干部带动下养殖40多头猪和几头牛,2017年实现脱贫。2017年,全省有25.3万人脱贫,566个贫困村销号、4个省级贫困县摘帽,贫困人口减少10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

    “三个推进”落地生根,辽宁大地气象一新。201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2%,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单向回落的状况发生了趋势性改变;全省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419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90亿元,分别增长9.4%和8.6%,经济发展运行呈现筑底企稳、底部区域夯实的态势。

    四川:脱贫攻坚态势强劲

    新年伊始,冰雪还未完全消融,海拔2300米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麻栗镇大象坪村已是一派火热景象。副镇长兼村支书李志浩怀揣新的规划蓝图,带着村干部踩着吱吱作响的冰碴山道,准备修一条6公里长的旅游路。

    “一股子倔劲,满脑子新招”,这是村民对李志浩的称赞。2013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的李志浩走进了大象坪村的脱贫攻坚战场,一路从大学生村官干到村支书、副镇长。2016年,大象坪村整体脱贫,但李志浩坚持留在村里,发誓要把乡亲们带上小康路。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首次逼近万元。今年,李志浩抢抓机遇,着手让村子连通并融入新开发的螺髻山西片风景区,“这样可以拉动村里的种养殖业上规模,巩固全村脱贫成果,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李志浩和大象坪村,是四川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一年来,四川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下足“绣花”功夫,攻坚态势持续强劲。去年,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数十次专题研究,各级党委政府一以贯之,先后打响“春季攻势”“夏季战役”“秋季攻坚”“冬季冲刺”四场战役,“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一起抓”的作战指挥体系高效运转。

    分线出击、协同联动。四川22个扶贫专项全年投入各类资金1263.35亿元,各专项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集团作战、精准发力,先后召开20多个行业扶贫现场会、4个片区推进会。专业力量前线指导,分行业分区域各个击破、全线开花。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会议在四川成功召开,四川扶贫经验推向全国。

    四川精准施策,对标补短,近年来制定实施88个贫困县、11501个贫困村的产业脱贫规划,出台全省就业扶贫9条措施,帮助85.2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完善利益联结,带动脱贫增收。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曙光村,爬上山顶的食用菌基地,看到几座大棚依着山势次第排布。大棚里,去年投产的金针菇已经开始采摘第二茬,村民李仕容说,“在这上班70元一天。去年下半年,工资加上土地流转费共收入8000多元。”曙光村还抓住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和全区大瓦山旅游环线的契机,按照“春赏花、夏摘果、秋观叶、冬玩雪”的思路,打造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的“花溪曙光”。

    旅游这口“脱贫致富饭”,也让甘孜藏族自治州俄达门巴村的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3年前的村子萧条落后,我家算是全村37户贫困户中最穷的一户;一年后,村子被打造成了景区,我家的牧民定居房也被改造成游客接待住宿房,年收入过万元,一年就脱贫了。”俄达门巴村全域旅游带来的“变形记”,让70岁的村民日泽乐开了花。

    “住进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越来越红火。”巴中市通江县大兴乡贾家梁村贫困户张永卓感叹。去年,他住进了新房子,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安全电,更令他惊喜的是,种植3亩土豆和到茶园务工,为他带来了近5万元收入。近年来,四川累计完成易地扶贫搬迁72.7万人,新村扶贫惠及224.7万贫困群众。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是四川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又一个实招。建成脱贫攻坚“六有”大数据平台,实行动态管理;为所有贫困村落实1名联系领导、1个帮扶单位、1个驻村工作组、1名“第一书记”、1名农技员。2017年,四川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省实现减贫108.5万人、完成率达103%;实际退出贫困村3769个、完成率102%;15个计划摘帽县贫困发生率均下降至3%以下。

    新疆:治疆方略落地生根

    对于新疆吐鲁番1.2万名教师来说,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很特别:他们深入到各族学生家中“结对子、走亲戚”,开展新一轮“住家式家访”。老师们每3人为一组,在自己班上学生家里住上一两天,与各族群众一起过除夕、迎新年、话家常,为学生辅导功课,为家长解疑释惑,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传到千家万户。

    去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到新疆代表团看望代表、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为重点,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巩固民族团结,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一年来,新疆紧紧围绕总目标,积极探索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努力打牢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推动党中央治疆方略落地生根。

    3月1日上午,记者碰到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何国庆。前一天夜里,他与单位同事一行19人刚从和田洛浦县恰尔巴格乡“走亲戚”回来。自去年12月自治区党委部署开展“结亲周”活动以来,3个月内他已先后3次到南疆和田,看亲戚、住农家,每次都是一周左右。

    按照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今年春节,全疆1.2万个“访惠聚”(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队的7.6万名驻村工作队队员,都是在村里与乡亲一起度过的。各派出单位主要领导带队,全疆百万干部职工分批次到驻村工作队所在村的“结亲户”家中住下来,走访慰问,共度春节,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

    “你们离开父母妻儿,大老远来到村里为我们办实事、谋幸福,只有亲人才能做到啊!”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阿热吾斯塘村74岁的达吾提·塞皮老人,感慨地对自治区教育厅“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总领队孙红新说道。

    “干部住户是最有效的群众工作举措。”喀什地委书记李宁平表示,推动干部住户与农户被住“两个全覆盖”常态化,不仅拉近距离、化解心结、帮助解困、增进感情,还把各族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

    如今,村民在家可以学刺绣做编织,到卫星工厂上班;出门可以务工,增加收入开阔眼界,脱贫的信心足了、路径宽了……

    南疆村里发生的变化,得益于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实施的一系列举措。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疆把开展反分裂斗争和反恐维稳斗争作为头等大事,聚焦总目标、打好组合拳,推动境内境外、疆内疆外、网上网下“三个联动”,坚决打好严打斗争、群众工作、社会面防控“三场硬仗”,打赢边境管控这场“人民战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稳定工作,全力确保新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基层基础、意识形态、宗教和谐等治本之策,把事关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做起来,一环扣一环解决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新疆还把民生建设放在首位,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坚持把本级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持续推进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九项惠民工程,实施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推进城乡居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城镇职工大病保险全覆盖……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让各族群众从心底里感恩党中央。

    天山南北,人心思稳思治。一年来,新疆基本做到“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如今在新疆,民族团结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正在形成。

    自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知识分子的智慧与奉献。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对知识分子寄予殷切希望,他希望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自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始终坚守正道、追求真理,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身体力行带动全社会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年来,知识界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立足岗位,主动担当,创新苦干,诞生了一大批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彰显了广大知识分子心怀家国、心系人民,以爱国为荣、以奉献为美的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为全社会做出表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分子的讲话催人奋进,我们作为出版工作者,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原则,始终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突出位置,为读者写好书、出好书。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这些年在各界的努力下,我国国民阅读率稳步提升,全民阅读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全国政协委员、央视综艺频道节目部主任吕逸涛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质”大于“量”,更应注重滋养和培育的效果,让大众在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之间找好平衡点,从被动接受转变为自觉遵循,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植入人心。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走转改”,用百姓语言和视角讲百姓故事,通过生动鲜活的现实案例使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成为人们的心灵指针和价值准则。正面树立优秀典型,重视榜样的感召力量,把话筒和镜头对准基层优秀百姓,让他们的故事成为传递核心价值观情感共鸣的纽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过去的一年里,许多知识分子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无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还是西部乡村的热土,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汗水与足迹。2017年1月10日,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项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项目”在贵州三穗县贵溪村展开。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主要是考虑临近春节,在外务工的村民和在外读书的大学生都会返乡。类似的调研,中国社科院每年都开展数十次。截至2017年6月,11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全院有3万多人次组成2800多个调研组,通过国情调研项目深入到全国各省区市县6100多次,完成国情调研报告1077个,超过2300万字。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教授方勇纯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崇高任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知识面开阔,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生硬的说教根本无法获得学生认同。因此,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摒弃刻板、生硬的说教,找准学生心中所思所想所虑,主动和学生深入交流,并给予引导和建议,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让学生明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理。同时,注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从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

    近年来,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公共文化研究室主任郑崇选,带领研究团队承担了大量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相关的课题研究,不少课题成果获得政府部门的采纳,甚至直接转化为政府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文件,为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他说,总书记要求知识分子要多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献计出力,我们作为基层的文化工作者就要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军民融合,为强军兴军注入新动能

    强军兴军的征程中,在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春天里,军民融合、科技兴军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五年,在全国人大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都谈及“军民融合”这一话题。2017年全国两会,习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是对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以科技助推强军的战略思考,是对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深谋远虑。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在全军和武警部队迅速引发热烈反响。从领导机关到基层部队,从科研院所到边防一线,广大官兵响应习主席军民融合、科技兴军的伟大号召,将习主席的重要讲话落实到部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任务中。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科技兴军的时代号角吹响了,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正加快建立,强军事业发展新境界不断开拓——

    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为代表,军民融合正在向网络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海洋资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纵深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新技术、新业态,成为融合发展、军民两利的新引擎。2017年4月,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上,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公开发布了2017年共用技术和领域基金指南,60亿元订单、1000余条项目指南、2000余个机会……降低门槛、开放竞争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17年9月,为期一周的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上,来自全国354家企业的422项技术成果参展,大部分是我国近年来在信息技术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

    在火箭军某旅发射一连连长尹东代表看来,这一年来,部队官兵深刻认识到军民融合为强军兴军提供了坚实保障,“去年两会,习主席在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就推动军民融合和科技兴军作了系统阐述,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导和遵循。”

    尹东代表告诉记者,过去,装备维修是基层官兵比较苦恼的一件事,作战旅团里不是每个人都是修理大拿、行家里手,修理任务一多,就有些忙不过来。从去年开始,旅从驻地若干家具备资质的修理企业中筛选出5家签订协议,由企业提供从日常保养到应急抢修的保障。“现在车如果‘趴窝’了,官兵就可以迅速更换车辆继续训练,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对故障车辆进行维修,大大提高了演训的效率,官兵可以把精力更多聚焦到作战问题研究、导弹武器操作等练兵备战任务上来。”

    同样有着满满的军民融合“获得感”的,还有西部战区陆军某信息工程创新工作站高级工程师王明孝代表,他对2018年全国两会十分期待:“作为军队科技工作者和人大代表,我相信通过两会的胜利召开,军民融合将向更深程度推进,广大军事科技工作者的自主创新之路将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在这个创新工作站,王明孝代表带领融合军地人才的技术团队,攻关横跨军地的科研项目,在甘肃省和兰州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甘肃省3D打印工程实验室和甘肃省三维地图快速制造动员中心,并引入民营资本,成立3D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形成“政府搭台、科技唱戏、产业攀升、企业运作”的发展格局。

    号角吹响,使命如山,思想的伟力使我军向世界一流军队跨越的步伐更加坚定。全军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以更大决心和气力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责任编辑:杨奕钊】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