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当夜深人静 点亮煤油灯 赵大剪拿出了那把熟悉的剪刀

发布时间:2018-02-19 18:32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赵大剪:剪出农村新生活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18日电(记者 殷耀 于嘉) 窗外爆竹阵阵,屋内欢声连连。谈笑间,孙女提出想要一枚剪纸书签,赵大剪拿起红纸,对折并勾画几笔,用剪刀和刻刀自如地裁剪、镂空,手指翻飞间,小狗形象跃然眼前。“奶奶的剪纸活灵活现。”孙女爱不释手地说。

    “村里很多人养狗,跟农村有关的剪纸题材,几乎难不倒我。”赵大剪一边说,一边指着挂在墙上的剪纸作品。只见,阡陌交错的农田里庄稼长得正旺,大棚中瓜果累累,小汽车在平整的道路上奔跑,房屋整齐排列,柳枝随风飘扬……这幅长5米的作品是赵大剪近期完成的,“电视里常说乡村振兴,我就想把农村的新面貌剪刻出来”。

    年过六旬的赵大剪本名赵美玲,是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镇东海心村农民,因剪纸技艺精湛,又是个热心肠,乡亲们都叫她赵大剪。

    她从小跟长辈学剪纸,十几岁就能娴熟剪刻十二生肖和花草树木,大伙夸她心灵手巧,前来讨要作品的人越来越多。“我越剪越带劲,可干农活、做家务样样少不了。”赵大剪只好等夜深人静,点亮煤油灯,把当天看到和想到的画一画、剪一剪。

    一次下田锄地,她听到两位老人聊天。一人说“人家坐轿咱骑驴,心里憋着一口气”,另一人劝慰“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她觉得很有意思,干完活回到家饭都顾不上吃,就设计、描画、剪刻出作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人坐轿、趾高气扬,一人骑驴、手中持扇,一人推车、弓腰驼背,不少人看了若有所思地竖起大拇指。

    爱观察,也爱琢磨,农村的人情世故、老人常说的俗语、生产生活的变化都拼凑成她脑中的剪纸图案。

    2008年初,她与丈夫崔柱聊起年轻时的生活,突然灵光一闪,“我要把农村四五十年的变化剪出来”。于是,丈夫和儿子主动承担起大部分农活,她一有空就构思、勾勒画样、上手剪刻。由于长期熬夜,人瘦了,眼眶也凹陷了。

    历时2年多,总长140米的《农民纪事图》和《蒙古族游牧文化图》创作完成,包含3700多个人物、1300多头(只)家畜、近200间房屋,刻画了从土房窑洞到砖瓦房四合院、从毛驴拉碾子到全自动加工厂等深刻变化。“40多年,做了上千幅剪纸,这幅最满意,反映出这么多年我耳听眼见的农村变化。”她说,作品拿出去参展,得到国内外观众赞叹。

    4年前,赵大剪在东海心村建成600平方米的剪纸作品展厅,展出500多幅原创作品,人们纷纷慕名而来。2017年,中外观众4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并在周边村子里采摘、垂钓、品尝农家饭。“游客多了,村里的塌墙破院也跟着翻修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起劲。”达拉特旗树林召镇林原村农民王春力说。

    赵大剪不仅自己创作,还带着临近乡村的姐妹们成立剪纸艺术创作合作社,联系厂家跑订单,现有20多名成员,人均年增收两三千元。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她还抽出大部分时间向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免费教授剪纸技艺。看到不少孩子在学习窗花制作的同时,创作火箭、高楼及卡通人物等剪纸图案,赵大剪很欣慰。“有孩子们参与,剪纸一定能出彩出新。”她说。

【责任编辑:杨海琴】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