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市人大代表、昌平区区长张燕友表示

十三陵陵区内1.5万村民将整体搬迁

发布时间:2018-01-28 02:5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刘旭

  本报讯(记者 刘旭)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十三陵将实施陵区内的村落整体搬迁,1.5万村民将被安置在新规划建设的十三陵门户区,届时,十三陵风景名胜区要实行封闭管理。昨天,市人大代表、昌平区区长张燕友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影响文物保护的陵区内的三条道路也将改道。腾退规划已经过多次论证,正处于公示阶段。

  十三陵作为北京现有七个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早在1961年就被认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陵区面积大,散落的文物多,文物保护和利用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保护现状令人担忧。

  按照此次腾退规划,拟对陵区内的村民院落进行集中拆除,初步确定搬迁16个村、1.5万人。陵区内至今居住着村民,有着历史的原因。张燕友告诉北青报记者,陵区内村民大多是守陵人的后代。当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诺要搬迁,但各方面因素制约,这一承诺至今未能兑现。“村民们房子不能翻修新建,也没有其他收入的来源,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受到了很大制约。我们计划在十三陵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之外,规划新建十三陵门户区,来安置拆迁出来的村民, 新建一片生态社区。”

  张燕友向北青报记者透露,去年12月, 故宫博物院与昌平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故宫文化产业园也将落户规划中的明十三陵门户区,并设立故宫明代藏品博物馆和故宫文创园、紫禁书院。故宫珍藏的明代藏品,如瓷器、家具、字画等,在这里举办常年展或特展。通过学术交流、衍生品研发和销售等方式,集聚一批有活力的文化创意企业。

  目前, 13个陵中只有定陵、长陵和昭陵3个对游客开放。“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没能充分挖掘利用,可供参观游览的内容少、旅游服务层级也低,景区的文物保护水平亟待提升。”张燕友还介绍,目前穿过十三陵风景名胜区内的G110、S212(昌赤路)和S308(怀长路), 对景区内文物保护和管理有较大影响。“区内相关专业部门已经进行前期研究将这三条道路进行调整,景区未来也将进行封闭管理。”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计划恢复明十三陵的传统风貌环境。未来,政府还要加强对陵寝文物本体以及陵监村等附属建筑的保护修缮,对石牌坊、大宫门、神路、七孔桥等进行整体风貌恢复。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