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 长大大
APP下载

看!高校思政课原来还可以这样上

发布时间:2018-01-19 11:34 来源:中青在线 长大大

  上思政课,学生不抬头怎么办?这大概是大多数思政课老师面临的共同问题。近年来,手机逐渐成为“课堂公敌”,理论再深刻,案例再精彩,大学生似乎都无法让自己的注意力从那小小的屏幕中抽出来。然而,近几年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在思政教学上的探索,让童鞋们突然发现:原来思政课还可以这样上!

  用手机“上课”是一种什么体验

  “你给改革开放打多少分?”2017年4月20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与清华大学学生经历了这样一节思政课。课上,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冯务中让学生扫描二维码进入在线课堂,并用手机为大家发来这样一道选择题,还打开了弹幕功能。

  “66666”“我打100分”“深圳人民表示改革开放的好处很多”“99.99分”……同学们拿起手机表达想法。

  “这是一场思想交锋的精神大餐。”当天,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观摩后表示,“学生在听‘死理论’时,没有温度、没有触感、没有质量,这样的课学生不愿意听。今天的课我看到,到课率、抬头率都很高, 让手机从‘低头的工具’变成了‘抬头的利器’,这就是我们‘教材攻坚’的主要内容。

    冯老师的课堂到底是什么样的?来看视频

  据了解,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辅助工具“雨课堂”已经在清华大学不少思政课堂中使用。老师和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连接微信,将学生在微信上的答题和评论一一投射在大屏幕上。通过“雨课堂”的答题和弹幕功能,可以现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和学习成效调查。

  记者了解到,跟以往的教学辅助信息化工具不同,“雨课堂”利用了师生使用率极高的手机App微信,以微信服务号的形式整合课前推送、实时答题、多屏互动、答疑弹幕及学生数据分析等功能。课程开始后会自动生成本堂课程的二维码,学生通过微信扫描进班。课上的每一页PPT都会即时发送到学生端,帮助学生保存课件及回顾课程。

  另外,每页课件下方还有“收藏”和“不懂”按钮,学生可以整理收集不懂的知识点,教师也会收到匿名“不懂”数据的反馈,进而调整课程节奏及重点讲解。此外,教师如果把弹幕功能打开,还可以看到学生的提问、观点,甚至吐槽。

  据了解,清华大学还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包括慕课视频、课堂讲授、小班讨论、课下作业四大要素,它们各有分工,不可相互取代。从2013年秋季学期到2017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已经开展混合式教学试点课程超过100门,课程覆盖30多个院系部处。并且,这种探索和改变带动了全国近百所不同类型的院校开展混合式教学试点。

  新技术手段并不是来抢思政教师“饭碗”的

  在2015年春季学期,冯务中进行了新的思政课尝试。

  那时,冯务中在学堂在线上开设了全国第一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受到全国同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我工作这10年,平均每年教500名学生,10年下来只有5000名。如今,我一年就有超过10万名学生。”

  对于清华大学进行的新技术尝试,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瑜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学生都是网络原住民,把思政课延伸到网络空间,既发挥了传统课程的理论优势,还充分利用了当下大学生“不离手机”的习惯。

  翻转课堂 图片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

  然而,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在时间上解放教师,又给教师的课堂讲授带来了挑战,有些教师甚至认为,这些新工具是来“抢饭碗”的。

  对此,冯务中表示,这些技术的确会给教学方式带来改变,但这些改变是良性的。“在课堂讲授环节,不能再重复那些平铺直叙的一般性内容,教师需要讲带有挑战性、争议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的研究才能完成课堂的讲授。”冯务中说。

  张瑜认为,虽然有慕课等新技术手段,但思政课的教学主体还是老师。“新技术是教学辅助环节,对于一门课程来说,老师还是教学的主导。老师的工作量没有减少,反而由于需要线上线下的课程准备和学生互动,工作量可能更大了。我们准备进一步平衡线上线下的比例,不应盲目增加慕课等在线教学的比例。”张瑜说。

  那么,在新技术深入思政课堂的时代,高校应当如何应对?

  在此前举行的清华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表示:“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授课方式,多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方法,使教学手段方法更好满足学生的期待。 要大力推动思政课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综合运用慕课、微课、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技术手段,线上线下相结合,使思政课活起来。”

  奥运冠军也来上思政课:真的是越学习越觉得超级厉害

  思政课逐渐被同学们引起重视,就连奥运冠军也来“围观”。

  “最近脑容量急需扩充哈,又结了一门。王老师的讲课我必须手动点赞。还有就是我要说,我是大大的迷妹,真的是越学习越觉得超级厉害……”1月15日晚7点03分,中国女排队员惠若琪在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感言,瞬间引发粉丝们的热情关注。

  惠若琪在博文中提到的王老师,是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教授。当天上午,王刚教授在南师大仙林校区,专门为该校体科院2017级博士生惠若琪同学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建设体育强国”为主题的思政课,这也是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博士生开设的思政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系列课程之一。

  课堂上,王刚教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地展示着教学内容,不时融入十九大精神及相关实例。惠若琪便活学活用,结合“如何建设体育强国”这一主题,向王刚教授阐述了自己的思路,站起来就意味着走出国门参加奥运会,富起来就要多培养拔尖运动员,强起来就是推广全民体育运动,强化国民体育素质。

  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教授在给中国女排队员惠若琪上思政课

  “王刚老师的课非常引人入胜,本来看似无法切身体会的事件与思想,经过老师的事例说明和精彩诠释,激发起了自己的代入感与求知欲。在课堂上能够原汁原味学习到党的十九大精神,既有高度,也接地气。这样的思政课,我非常喜欢,对我自己正在筹划的创业思路也深有启发。”当天,这堂原本是博士生的思政课程也吸引了不少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来旁听。

  这才是高校思政课的正确打开方式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一年来,全国各大高校的思政课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高校各方面工作也围绕思政工作协同推进,日益形成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大思政”格局。思政课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活”了起来。

  西安培华学院 “青椒”把思政课上成了艺术课,简爱老师展示了动画专业学生的思政课教学成果,同学们用手绘漫画的形式将课程内容分章节分主题形象化的呈现在纸上,主题鲜明,形象逼真,加深理解,方便记忆。探索思政课艺术化教学,根据专业学情,老师指导学生将抽象的内容转化成具象的成果,除了动漫版,还有视频版,诗歌版,让枯燥的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这样的课堂,谁不喜欢?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生动有趣。

  思政课老师妙语连珠,把微电影布置成为了平时作业,动员全体学生,以辩论赛的形式翻转课堂。上海高校思政课融入“95后”性格。“机器人也有美好情感”这样主题的一部微电影,就出自上海海事大学的思政课堂;辩论赛在上海体院的思政课上得到推广,学生们在引经据典、融汇现实中,更加喜欢上思政课。

  复旦大学思政课老师陈果 /谈乐达 摄

  在上海,思政课已经不仅仅是在高校课堂上展现,而且以“95后”熟悉而喜爱的各种形式,延伸到了课外、校外,实现育人过程中的全覆盖。

    当然还有更多好玩、好看、有意思的思政课都在这里

  文字|综合整理自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叶玉婷、李超)、新闻晨报(谈乐达)、各大高校官方微博

  编辑&视频 | 常江

  图片 |部分图片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供图、新浪微博等

  投稿合作 | growupcyd@126.com

【责任编辑:王菀】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