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 中青军事发布
APP下载

全面锻造新时代能打胜仗医院

发布时间:2017-12-26 19:51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中青军事发布

  “各组室注意,据通报,前方有10名伤员需送我所紧急救治,其中重伤员4名,轻伤员6名,请做好准备!”走进解放军第175医院综合训练场,一场批量伤员救治演练正在紧张进行。

  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声,救护车呼啸而至,“伤员”被迅速转移到空地上。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身后并不是用帐篷搭建起来的临时医院,而是由12个方舱组成的现代化野战医院。第175医院医务处主任莫群告诉记者,一旦需要,这套第二代野战方舱系统可以用军用卡车运输直抵前线,并在45分钟内展开,规模相当于一所县级医院。

  十几年前,第175医院刚刚接手第一代野战方舱,全部展开需要4个小时。此后,4任领导接力升级野战方舱,不仅大幅缩短展开时间,而且先后完成信息化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一套野战方舱系统,见证了解放军第175医院锻造能打胜仗医院的不懈努力。

  “打仗的事,一秒也不能拖”

  进入野战方舱医院的分类舱,记者看到几名医生正在进行检伤分类和医疗信息录入。经过分类,10名“伤员”迅速被安排到不同的舱室内进行“救治”。救护车刚到达时紧张忙乱的局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有条不紊的治疗。

  在这套野战方舱系统内,比伤员走得更快的是伤员信息。通过第175医院自主研发的机动卫勤分队信息系统,伤员信息在不同舱室内流转,在重伤员进手术室前,主刀的医生已经了解到详细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手术方舱内,医生们正在进行一台剖腹探查手术。在手术台旁的大屏幕上,第175医院相关科室的专家正在通过远程会诊系统指导方舱内的医生手术。“虽然距离很近,但视频信号是通过卫星连接的,在任何野外环境下都可以实现远程会诊、手术指导。”莫群介绍说。

  信息化是这座方舱医院的一大特点。伤员信息在舱室之间、前后方之间流通,极大地提高救治效率,为抢救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在各项工作中,第175医院对效率和时间的要求都极为严苛。“打仗的事,一秒也不能拖!”莫群告诉记者,为了缩短伤员后送时间,医院在综合训练场上建成一座适合各型军用直升机起降的停机坪,为伤员救治插上了“翅膀”。

  在综合训练场后方的战备仓库里,背囊、药品、装具等各种物资整齐地摆放在带有轮子的战备架上,整个仓库平台的高度也与军用卡车车厢的高度一致。遇到紧急任务,把战备架往卡车上一推就能完成装载。

  与野战方舱医院一样,战备仓库也实行信息化管理,系统自动调节仓库的温度和湿度。存放的药品接近保质期限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由管理人员定期更换。

  “背囊里装着睡袋、全套衣物、餐具等生活物资,外面标有序号,接到命令背起就走,非常方便。”第175医院政治处主任温连英介绍说。

  医院院长夏挺告诉记者,175医院常年保持着一支60人规模的战备值班分队,只要接到命令半小时内必须出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每周组织一次人员紧急集合训练,每月进行一次人装拉动演练。此外,分队实行“AB角”轮训制度,确保任何时间接到任务都能保障全员在岗。

  “2014年驻地发生某项目爆炸事故,我们的战备值班分队是第一批到达现场的救援力量。”莫群说。

  保障打赢,准星必须瞄准战场

  除了锻炼“说走就走”的应急能力,第175医院还十分注重在紧贴实战的环境下锤炼卫勤保障能力。

  去年夏天,医院接到上级命令,抽组一支52人的野战医疗队参加“跨越-2016·朱日和A”演习。奔赴2800公里外的漠北草原时,他们感受到的是一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豪迈。然而,真正到达朱日和训练基地时,队员们体会更深的是一种“惊心动魄的战场氛围”。

  演习中,野战医疗队配属红军先后参加阵地进攻、城市夺控、阵地防御等多次行动。夜间行军时,为躲避“敌”方侦察,指挥部命令关闭所有车灯,仅靠夜视器材前行。“我清楚地记得,道路最险的地方,左贴山壁、右临悬崖,路面只比车轮宽出一脚的距离。”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医疗队队员、急诊科主治医师石聪辉依然心有余悸。

  更让他们头疼的是,行踪不定的蓝军怪招频出,战场局势不断变化。在一次次突发情况中,野战医疗队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前沿救护、火线手术、掩护后送,综合表现得到考评组专家认可。

  优异的表现背后,是不断贴近实战练兵的努力。为了更加逼真地模拟战伤救治场景,第175医院专门邀请10多名院校卫勤专家、部队指战员,打造了一支“卫勤蓝军”。“这些专业人员扮演的伤员伤情非常复杂,汽油弹烧伤、枪弹贯穿伤、高处坠落伤、失血性休克……什么伤都有,医生救治过程中,他们还会根据伤情的发展不断模拟新的情况。”医院政委杨洪良介绍说。

  不仅如此,在一些演练中,这些“伤员”一下救护车就开始“痛苦”地挣扎、喊叫,有的还主动拦住医生要求救治,场面一片混乱。

  “他们模拟得太真实了,没见过这种场面还真可能手忙脚乱。”莫群笑着说,经历过这些磨练,医生们早已学会控制场面、区分伤情轻重,镇静地完成批量伤员救治任务。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叶严丽告诉记者,作为一所打仗医院,第175医院在战时会收治大量战创伤的伤员。在工作中,她经常鼓励年轻的护士参与严重外伤伤员的早期卫生处置和创面处理,“让她们在心理上脱敏,锻炼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她看来,在紧贴实战的环境下不断锤炼本领,就是在为打赢做准备。

  “科研要闻枪炮声,实验室要对接演兵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同于地方医院,第175医院发展最好的是创伤骨科、烧伤科、颅脑外科等战创伤学科。其中,骨科和烧伤科还被评为全军医学专科中心。

  “研究显示,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烧伤占伤亡总数的比例高达20%以上。”烧伤科主任郑健生告诉记者。因此,尽管平时烧伤发生率较低,但第175医院仍然投入重要力量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据郑健生介绍,烧伤中心建立了成批烧伤伤员救治团队,建成应急救治危重伤员的皮库,能够第一时间对成批烧伤伤员实施救治。“目前,我们在军内烧伤伤员救治的成功率是100%。”他说。

  在科研方面,第175医院也有明显的导向——面向战场,紧盯打仗。用骨科医院副院长林斌的话说,“科研要闻枪炮声,实验室要对接演兵场。”

  其中,有一件事让林斌印象非常深刻。2014年年初,某部一名尖刀班班长林晓卫在一次实战化演习中摔伤,造成右胫腓骨粉碎性骨折。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术后小林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床上静养,重返部队后,由于肌肉长期缺乏有效锻炼,他的训练成绩大幅下滑,不仅在当年的集团军比武中被淘汰出局,年底还遗憾地离开了部队。

  “作为一名骨科专家,看到战友因为训练伤而不能尽快重返训练场,导致部队战斗力打折,我感到我们是有责任的。”林斌说。

  为此,他开始研发下肢可调节康复支具。有了这个支具,伤员就可以准确控制骨折端所承受的应力,安全地进行负重和行走锻炼,有效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出了病房就能以最快速度走上训练场”。

  实际上,“最快速度”是战伤救治研究人员不懈的追求。“现代战争中70%~90%的阵亡发生在伤员受伤后的4小时内。”第175医院急诊科主任郁毅刚介绍说。为此,战伤快速救治领域有“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的说法。

  郁毅刚发现,我军传统的战场救治模式伤员救治链长、周转环节多。为了缩短救治时间,他正在摸索“前沿复苏手术分队集群”的战伤救治模式:“在前线配置多支6~8人的前沿复苏手术分队,灵活开展生命复苏、损伤控制手术,第一时间控制伤情、抢救生命。”

  在他看来,配备轻型救护车和各类装备的前沿复苏手术分队就像一支医疗特战队,其使命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前线尽最大努力保住伤员的生命,为伤员后送治疗争取时间。

  “我希望这套新的战伤救治模式能够将前4小时内战伤伤员的死亡率拉低10%~20%。”郁毅刚告诉记者,“我们的眼睛一直在盯着战场。”

  据介绍,近年来,第175医院围绕多项紧贴实战的重难点课题集智攻关,取得各类成果百余项、连续16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及省部级二等奖,其中70%的科研立项直接来源于战场需求,80%的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战场。

  文字:王达、高洁、付凯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7年12月22日 08版)

  制作:王裴楠

  投稿邮箱:junshibu@126.com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责任编辑:于璧嘉】
你可能还喜欢看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