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APP下载

【进发新目标 书写新篇章】“臭河涌”蜕变“小公园”:解开花城广州的绿道“密码”

发布时间:2017-12-04 14:50 来源:中青在线 傅晓羚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傅晓羚

    62岁的林志强从来没想过,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习近平总书记有一天会来到家门前握着自己的手,问候生活的这片区域环境:“感觉怎么样”?

    这一幕被他拍下来洗成相片,珍藏在钱包最里面一层。5年前的12月11日,这位大塘街党建指导员在广州东濠涌边,第一次见到来广州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身旁那条“大家走路经过都要捂着鼻子”的水道,经过市政府的几轮改造,“变得像一个小公园一样”——说起生活的改变,林志强总是滔滔不绝。

    “东濠涌以及广东遍地绿道都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局部细节,如果我们方方面面都把这些细节做好,那么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就能实现。”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已然渗透入“花城”广州的一草一木。“一江两岸三带”的景观绿化工程,在扮靓广州母亲河珠江、打造经济带和创新带的同时,更成了市民眼中充满活力的滨水公共空间。

    沙石淤塞“臭河涌”:住在河边“窗户都不敢开”

    “很脏、很臭”、“上学不愿意经过、宁可绕道”、“环境和治安都不好”……这条广州现存唯一一条贯穿市中心的河涌,一度给生长在河边的东濠涌博物馆讲解员彭宝珊留下了这样的“童年阴影”。

    作为老广州城东、西、南三支濠涌之一,超过4公里的东濠涌在明清时期具有城市防御、排洪泄污及交通运输等多重功能。然而,东濠涌前段大部分呈不规则的U字形,部分流域线路与多条水渠形成直角,加上涌旁的树木少、落下的雨水缺乏林木吸收和蒸发,长期以来水流容易夹带着大量的沙石顺流而下,日积月累的淤泥在水流迟缓处沉积,排泄不畅。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广州人口急剧膨胀,部分区域被改建为暗渠的东濠涌的水质陷入了“低谷”:河涌淤积,污染加剧,鱼虾绝迹,成了藏污纳垢的“臭河涌”。这让从小便正对着河道居住的吴育嫦感到难以忍受,常年“门、窗户都不敢开”。

    转变开始于2008年。广州市政府针对东濠涌展开一期综合整治工程,进行关停污染源、截污补漏、调水补水、水质净化、道路交通改造、景观建设等行动。为了美化居住环境,原本杂乱、老旧的平房、工厂相继进入拆除改造程序,让当时在周边工作进入第6年的林志强等市民看到了居住环境改善的“希望”,在他的印象中,“大家都很赞成”。

    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局长刘毅介绍,“几年来,东濠涌改造通过征地拆迁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南北相通、云山珠水相连,沿线生态环境得到了更大的改善,东濠涌水质达到Ⅳ类以上标准。”

    上下联动“河长制”:让水域环境治理无“死角”

    为了让东濠涌等水域的优美环境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惠及子孙后代,2016年8月,越秀区在5条河涌实施河长制,并逐渐在城区各流域进行推广。今年4月,《广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在广东全省率先出台,形成“控(源)、截(污)、清(淤)、调(水)、管(理)”五字方针,以35条黑臭河涌整治为重点,形成了河长领治、上下同治、部门联治、全民群治、水陆共治的治水格局。

    推行河长制,涵盖了完善河长履职设置、增加精细化巡查、加强问责惩处以及动员全社会参与等各阶段措施。一方面,河长需要围绕水质水情、堤岸设施、保洁、违法排污等内容对河湖沿线街道定期开展巡河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责任追究、考核办法、河长巡河、投诉举报受理和处理、河长电话接听受理和处理、民间河长聘请、违法排水有奖举报等18项配套制度,完善河长制的配套工作机制。

    与此同时,一项项“黑科技”也加入了治水的行动中: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可以令人及时掌握东濠涌水质情况;人机结合、立体交叉的无人机巡河,突破了徒步巡河方式单一、发现问题不足的瓶颈;河涌重点断面安装的自动水位监测系统,能够助力暴雨排涝站闸调度;机器人清理管道积淤,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广州河长APP、微信平台投诉系统等,都打通了“掌上治水”的“最后一公里”。

    广州市水务局党组副书记彭大杰介绍称,截至目前,全市已摸查污染源56480个,11个区共拆除涉河涌违建区域67.81万平方米;纳入住建部监管平台的35条黑臭河涌已有21条河涌完成评估;住建部重点督办的10条河涌已全部实现不黑不臭。

    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加入到全民治水中去。穿上红色的马甲、戴上白色的太阳帽,年过古稀的吴育嫦现在每天都要来东濠涌边巡查,避免水质再受到污染,一干就是7年。一个个曾经的污染“受害者”,就这样转变为了督导守护河道的志愿者。

    3200公里绿道“打基础”:因地制宜衔接城市慢行系统

    见证东濠涌变迁的林志强更喜欢把改变后的东濠涌区域称为“小公园”,来这里散步,已经成了他每周的习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后的5年中,那条“臭河涌”早已远去,他发现,随着水质好了,4.51公里的流域上空多了不少小鸟的身影,甚至连对栖息地水质要求很高的红尾水鸲等鸟类都愿意飞来,鱼儿成群,周边篮球场、亲水栈道等休闲设施也相继建成……这条连接云山珠水的生态水脉,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驻足流连。

    彭宝珊也注意到,改造治理后的东濠涌,已经从居民“走路都要绕道”的地段,发展成了名副其实的“小桥、流水、人家”,除了附近居民,每个月总有来自外地、外国的游客专门前来骑行。

    不只是东濠涌,近年来,一个个分布在中心城区、南部滨海新区、北部山区生态网络的湿地、花园、公园、生态廊道等形成了绿道网络,将生产、生活、生态融为一体,已经成了广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品牌。

    依照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0年起,广州市全面启动绿道建设项目,立足“生态化、本土化、多样化、人性化”内涵,通过整合广州生态、人文资源,结合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创新理念,打造城乡一体的绿道网络系统。为了丰富、发挥绿道生态环保、休闲旅游、城市低碳交通等多元功能,绿道的打造结合了市政道路建设、环境整治等工程,并与城市公共交通、低碳出行融合贯通,连接了旅游景点、商业网点、运动场所、办公区域及居民社区,让广州市民出门就可以感受慢生活。

    据统计,目前广州全市建成绿道3200公里、驿站和服务点160多个,串联起300多个景点,形成24条精品绿道线路,成为全省线路最长、覆盖面最广的绿道网。被唤作“绿色走廊”的千里绿道,成为了“花城”形象的新名片。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十九大报告中,一句句关于环境保护的论述,被如今“最看重生态文明”的林志强看了又看,他期待着自己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力”,看着身边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郭艳丽】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