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日本需加紧摸索构建“亚洲协调”为主的集体安保体制

——访日本青年政治学者、东北亚问题专家藤生健

发布时间:2017-11-14 19:39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张建墅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驻日本记者 张建墅

    11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完成了他上任后的首次访问亚洲日程。以特朗普总统此访为话头,日本政治学者、东北亚问题专家藤生健日前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对特朗普此访成果、朝核问题走向、未来日美关系、未来东亚安保格局等,发表了他的看法。

    特朗普“集腋成裘”式的成功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以下简称“记者”):特朗普总统此次访问亚洲,有何主要目标?你认为他是否得偿所愿?

    藤生健:白宫曾就特朗普总统此次亚洲之行列举了三方面目标:一是强化旨在实现朝鲜无核化的国际协作;二是促进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三是促进美国依据公正、互惠原则的贸易与繁荣。此外,特朗普本人应该也有借访问挽回持续处于低位的支持率的想法。他认为有必要展现一种姿态:他正在纠正美国贸易不均衡问题。

    有关对中国的访问,特朗普表示,双方就“提高对朝经济压力、直到朝鲜放弃核武开发项目为止”取得了共识。他也表明美国企业将参与中方倡导的“一带一路”构想,且未触及美国传统的“人权外交”,以此展现美中双赢关系。

    美国国内对特朗普亚洲之行持肯定态度。不过整体上缺乏大的成果,也可以说是“集腋成裘”式的成功。

    朝核问题没有军事解决办法

    记者:日美首脑会谈就“将对朝压力提高到最大限度,直到其弃核为止”达成一致。那么,今后朝鲜半岛局势将如何演进?

    藤生健:11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韩国总统文在寅在越南岘港会谈,确认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并一致反对美国行使武力。由于与朝鲜相邻的韩国和中国反对,美国擅自对朝行使武力的假定是不现实的。今年8月卸任的前美国白宫首席战略顾问史蒂夫·班农曾表示,朝鲜核威胁没有军事解决的办法,“忘了这事吧”。只要没能找到开战后最初30分钟内足以让首尔1000万市民躲过常规武器攻击而活下来的办法,就不可能有军事解决的对策。

    假使美国实施军事介入,朝鲜又动用核武报复日本和韩国的话,那将更加意味着日、韩与美国的同盟机能失灵,美国将毫无国际威信可言。

    美国所能做的,就是与中国等方面合作,让朝鲜冻结核开发,短期内维持现状,等等。

    也许,美国停止对朝鲜半岛干预之日,方是半岛形势出现真正进展之日。

    记者:俄罗斯同为东北亚地区大国,且是强大实力的一方,但这一次,这个情况几乎为日本内外舆论所忽视。你认为,今后俄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能发挥什么潜力?

    藤生健:在9月符拉迪沃斯托克“东方经济论坛”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提及建设以韩国为起点、连接朝鲜、分别抵达俄罗斯和中国的铁路和油气管线的构想。该构想已存在十多年,被长期搁置了,它的前提条件就是朝鲜停止核导开发,遵守联合国决议。朝鲜搞核武开发,旨在保护自身独立、抵御美国军事入侵与攻击。朝鲜不放弃核武路线,是因为看到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前车之鉴。

    因此,不论美国和日本如何武力威吓,朝鲜都不可能停止核武开发。但是,如果俄、中、朝、韩等推进经济合作,构建起新型集体安保体制的话,美国的武力威吓就会失效,朝鲜的拥核理由也将相应减少。将以上思路作为外交牌,并提出相关议案,正成为俄罗斯展现其在远东地区存在感的举措。

    特朗普对华更重视经济合作

    记者:你认为,特朗普外交有何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藤生健:特朗普外交难以评价。他去年大选前宣扬的政策,如今都变了,比如退出北约、容忍日韩核武装、对俄协调等,在当选后都压低了嗓门。在当选后维持不变且令人困惑的,有彻头彻尾的“美国优先”和“拒绝多边协调、只搞双边交易”,言下之意,他要让美国从“西方阵营的盟主”过渡成为“一个独立的大国”。美国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即是一个例证。

    不过,美国国内存在诸多反对势力,西方阵营的主要国家也反对他这么干,所以尚未演化为明显而广泛的动向。但是,特朗普轻视G7和G20等国际协调机制、重视双边交涉的外交策略将会持续下去。

    记者:特朗普此访亚洲,对未来世界力量均衡与地区和平会否产生大的影响?

    藤生健:特朗普此行,有向国际社会展示他改变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意思。访问中国时,他强调与中国友好合作的意愿,这表明,在对华外交上,特朗普表明了相比于政治对立,美国更加重视经济合作的姿态。他表态美国企业将参与“一带一路”构想便是具体体现。今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构想与日美的生命线“印太战略”是对抗还是共存,需要在摸索中前行,需要观察。

    日美对“印太战略”认识有差异

    记者:依你看,“印太战略”的主要目的和内涵是什么?与“一带一路”是否存在磨合、合作的空间?

    藤生健:我认为,有关“印太战略”,日本和美国显然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

    日本政府所谋划的“印太战略”,是保持并强化美国对亚洲的参与和干预,并联合澳大利亚和印度,保护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海上航路,同时封堵中国势力。这是一种“冷战型对抗性结构”。美国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方面,在安保上与中国“决胜”的思维偏弱,倒不如说,是美国拉拢日、澳、印等,合纵连横保护海上经济线,阻止中国独占性支配的防守性认识更强一些。

    记者:未来的日美关系前景,可能是什么样子呢?

    藤生健:自上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弱化对亚洲的干预,并不时要求日本政府增强安保自主性。但日本采取了正好相反的方针,即通过提高对美国国际战略的贡献度,增强与美国的一体性,以此拉紧美国,促其维持对亚洲的干预。证明这一点的事例很多,比如对伊拉克派遣陆上自卫队,向印度洋派遣海上自卫队,等等。

    今后,中国进一步发展,而美国衰退倾向继续增强的话,美国就将认真地研究从亚洲撤退(驻军)。那样一来,日本政府将被动地面临抉择:是“进一步加强对美安保一体化”,强化安保上的对美贡献度,还是“构建替代日美安保体系的东亚安保体制”?与此相对,美国将以维系日美同盟为由,要求日本政府进一步增强对美在国际事务、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贡献。

    美国国力衰退日本应重新思考安保体制

    记者:有关地区安全与和平,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关注?

    藤生健: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变化的过程中,日本曾同时拥有两方面的外交安保战略主要选项,一是,以日美同盟为主轴的、以军事实力封锁大陆路线;二是,是以联合国合作与亚洲协调为基础,构建新型集体安保体制路线。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联合国中心主义派”被排除在外务省的思路之外,主张前一选项的势力不断坐大。

    所谓坚持日美同盟路线,就是在不必付出“政策转换”成本的同时,“维持同盟”的成本不断升高。日本为了支付“维持同盟”的成本而选择“强化对维持美国世界霸权的合作”,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是一个具体体现。

    问题是,美国的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正在衰退之中,美国在东太平洋的“对华封堵政策”还能发挥什么作用,甚至还能不能继续采用?

    当下,“力量均衡”暂时偏重于美国,但美国能否继续维持优势,出来答案只是个时间问题。随着这种均衡越来越倾向于中国,美国因日美同盟而担负的风险和成本都将变得越来越大。

    据知,自民党内正在研究将防卫预算提高到现有水平的两倍。这恐怕会成为触发东亚新一轮军备竞赛的诱因。因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只需稍稍想一想今后日中力量差距不断增大的趋势就应该明白:日本需要加紧摸索构建以“亚洲协调”为主的新型集体安保体制。 

中青在线东京11月14日电 

(国际部编辑)
【责任编辑:杨威】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