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APP下载

做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发布时间:2017-11-01 10:58 来源:中青在线 

东北师范大学 窦中宇

    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大学……我会用“幸运”。能够走进大学的校门,接受大学的教育对于我来说一直是弥足珍贵的。母亲文化程度不高,父辈中也没有本科学历的人。从小母亲唠叨最多的一句就是:“好好学习,给妈考个好大学,长大了妈就靠你过好日子了……”

    终于,我如愿考入了东北师范大学,入学的经济问题在国家资助政策和学校资助管理中心的帮助下很快解决了。然而,一个更大的问题摆在眼前……大学的教育是自由的、开放的、多元的。那么,我应该向哪个方向成长呢?

    开学之初,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在大学中活跃起来,进入社团组织似乎是一种时尚,我也紧跟浪潮,加入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设的学生组织“东北师范大学爱心学校”,顺利的成为了一名爱心使者。当时的我并没有想到,这里会埋藏着一个巨大的宝藏……

    我是一个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也许是受多年来生活环境的影响,比起表达,我更喜欢倾听。与小伙伴在一起时,常常都是大家在讲,我只是一个劲的点头。我意识到了这个缺点,并主动找到了社团里的学长指点迷津,原以为学长会就我的缺点分析一番。但学长却说这并不是缺点。“不要只关注于表达,更要从倾听的角度去看问题。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往往是片面的,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更难得。对待事物和问题怎样去做比如何去说更重要。”最后,学长对我说了六个字:“善观察,用心做”。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设有四大学生组织,所有的老师和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微信群,群名叫“励志书院(自我实现的人)”。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自我实现”,那时候我还不是很理解。只是在潜意识里产生了一个疑问:“我要成为怎样的自己”?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很迷茫,未来存在太多变数,成功的方程式里早已不止一个未知数。社团换届的时候,学姐在写给我的寄语最后留了八个字“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这让我意识到,既然不知道想成为怎样的自己,那就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多经历,在实践中寻找答案。后来,这八个字成了我的座右铭,谨记至今。

    爱心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公益支教,由大学生自愿组成的公益志愿队伍有组织地到师资力量匮乏的学校以教学的形式去传递爱与能量。大一的我,不能参与上课,只是做一些基础的工作。每次支教回来的总结讨论会上都会听到爱心教师反映的各种问题,如学生的纪律差,学校班主任要占用我们的教学时间等等负面信息。再加上网上一些评论大学生支教无意义的文章,让我也开始疑惑大学生支教的意义是什么?

    2015年7月17日,是我独立上的第一堂课,那是一堂失败的课,课的后半部分完全没有组织起来,我安排的内容只有小部分同学感兴趣。返程时,我的脑海里一直回放着上课的画面,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后来我才知道我的问题在于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一次失败没有让我对讲台产生恐惧,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师资类的课程。每次上课前提前了解学生情况,写好课程设计。在教学中会发生一些有趣的现象,一些好思考的学生总会提出一些我之前不曾思考过的有关于教学内容的问题,孩子的思维很跳跃,和学生在一起讨论问题会是多维度的。所以我也会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研究的更加深入。这就是常说的“教学相长”吧。

    大二那年冬天,我带小队去榆树市刘家镇进行爱心学校“圆梦助学计划”的回访活动。在当地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几位受助学生的家里,偏僻的住所、低矮的砖房、烟囱冒着白烟,一位白发的奶奶在门外等候着我们,奶奶说知道我们要来特意把柴火烧旺些,怕屋里冷。房子是奶奶和孙子两个人住,经济来源就靠孩子爸爸在外打工每月寄回来的钱。奶奶还说:“谢谢你们这帮孩子,还能想着我这个家,你们也都是学生,都不挣钱,每月还给我们打钱。”我们向奶奶介绍了每月资金的来源都是我们几个社团组织的同学每人将自己勤工助学挣来的钱拿出一小部分汇聚起来的。众人拾柴火焰高,虽然最后平分到几个困难学生家里后也所剩不多,但奶奶说每月的这些钱已经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她还说,孙子性格内心,长大的愿望是做教师,他也想像你们一样,把学过的知识再教给其他困难的孩子们。

    就这样,大学三年,我每学期都会跟随爱心学校到长春市内贫困学校参与支教活动,或带队或上课。三年暑假,我先后到榆树市刘家镇、宜宾市长宁县、厦门市大嶝岛进行公益支教活动。经历的多了,想法自然也就多了。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惧怕在人前表达自己了,因为声由心而发。

    时常还会拷问自己大学生支教的意义?短短的几天的确教不了学生多少知识。但也无需为此困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们应该带给孩子们的是掌握知识的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给孩子们一种可能,让他们在健康、快乐、阳光、向上的环境下追寻自我。我们更像是以一种过来人的身份,在某天的不期而遇中为迷途的人简述前方的路况。与其说我们为教师老龄化的校园带来了活力,不如说是我们给校园带来了大学精神。“唯其包容,才有其大”包容给了人们更多种可能和更多希望。大学精神是包容的、尊重的和为新的。记得我的一位伙伴,在支教日记中写到:“支教的我们应该带着爱,而不是期待。”不要期待在支教过程中自己能收获多少,也不要期待孩子们会有多喜欢自己的课堂。只要带着赤诚的心灵和满满的激情,定会有不凡的感受。

    如今大三,我也找到了探寻已久的答案,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自己?我要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活。教育是一门深刻的艺术,教与学的交融让我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资助办公室的老师常说:“安逸使人落后”,中国越来越强大,安逸的日子久了人们就贪图享受,但与强国相比,中国还需追赶并超越。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有一种紧张感,不应该安于现状。如何教育好下一代人,也正是我们这一代几年后要面对的大任。勇担大任,奉献教育!忘不了东北师范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培养信条“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饮水思源,心怀感恩。我会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我相信,因为学生,我将一直年轻;因为学生,我将一直前行;因为学生,我将永葆激情!

【责任编辑:产娟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