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敬畏青春

发布时间:2017-10-20 05:05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崔玉娟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2016年3月,《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首歌正式发布,媒体上对高晓松和许巍熬的这一碗“鸡汤”褒贬不一。但是该曲发布3天,播放量即达450万次,也透露出这碗“鸡汤”让现下的人们受用:对现状不满的会产生共鸣,心怀理想的会坚定信心。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拥有高学历,闯入文物修复这一古老而神秘的领域,别人以为他们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其实他们常常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他们没钱没闲,却也逃不过油盐酱醋茶,他们向往诗和远方,眼前的生活虽然艰辛却并非苟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就像青年文物修复师一样,生活不易,但他们仍保留着对文物最初的敬畏和新鲜感,这是他们的“诗和远方”。与其说是对文物的敬畏,莫不如说是对青春的敬畏,他们的生活没有苟且,认真是他们最大的不同,有了这份认真,他们对自己有底气、有认同,因此下班后,可以穿着工作服去商场里溜达,于环境而言,“违和”,于青春而言,“潮”。

  莫问“何处安放青春”,敬畏青春,青春才能各得其所。小詹在进入文物修复领域之前已经在一家游戏公司工作了近两年,互联网行业的快节奏发展,让这个小姑娘感到有些茫然。如今,发挥自己的特长,她主攻文物计算机虚拟修复,她的心得以沉淀下来。张鹏宇则把文物修复看成一门科学,他们将科学的方法应用在文物修复之中,发现普遍规律,用科学的手段解决修复中的难题。他们是时尚的“匠人”,也扮演了科研工作者的角色。

  虽然在工作后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这些都无法抵消文物给这些年轻人所带来的安心和满足感。而事实上,是认真的态度给青春带来获得感。推而广之,各行各业的年轻人都可以在奋斗中找到心理上的慰藉。青年科学家发现一个新元素一个新规律,青年医生赋予患者新生,青年知识分子创作一部广为传播的作品,青年军人在比武中超越自己过往的成绩,青年教师看到学生与自己比肩……这些获得感无一不是经过认真的努力可以获得的,改编一句流行语——“认真的青年运气不会太差”。

  敬畏青春,就是敬畏“诗和远方”。文物具有唯一性及不可复制性,决定了从业人员对文物保护修复必须极其严谨,文物保护工作是一个不允许失败的行业。梦想就是要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守护的。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年文物修复师们会驶入通往梦想的快车道,“诗和远方”不是只在歌里有。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