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不和陌生人说话”升级版

发布时间:2017-10-20 05:03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周云龙

  国庆长假,年轻父母开启带娃模式,状况百出。一位同行吐槽,刚过火车站安检,就弄丢了儿子的车票。上车后,手机放座位上,又掉进夹缝里。向旁边一个小姑娘求助,遭遇冷脸质疑。还好,另外一对小情侣,主动借手机给我打电话,才把我的手机从看不见的地方“解救”出来。此时又发现,看错了座位号……这假期一开场,要不要这么兵荒马乱啊?此外,“想问问,就我这么个带着娃的单身女子,看着有那么面目可憎吗?为什么有人死活不借我手机?”

  看她百思不解,我在微信下面留言:“谁能证明你不是骗子?陌生人问你借手机时,你会怎么做?你是啥心态?”有朋友又追问一句:“带孩子就不能是坏人啦?坏人带着小孩装可怜的,多的是。”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几乎所有人都被“捆绑”在手机上,社交、娱乐以及消费,人们都在掌上进行,手机骗局也因此变换花样不断上演。过去是“不和陌生人说话”,新的社交守则是“手机不能借给陌生人”。当然,这一守则的产生背景是我们已大踏步迈进“无现金社会”,一机在手,应有尽有,买票埋单买日用百货打车,都可以微信扫一扫,或是登录支付宝。手机就是当下最方便的“钱包”,能随便借打、借用吗?

  不过,“手机钱包”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便捷。虽然城市街头卖大饼油条的摊贩现在都可以移动支付了,但是,并不影响一些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依然采取不方便的现金支付手段,更难以改变一些经济后发地区的传统支付手段。前段时间,儿子和大学同学从上海去西安旅游,下了高铁,因为身上没有现金,只有两枚一元硬币,他们被困在火车站周边3个多小时。

  这是孤独无助的3个小时。两人分别向四五位市民或游客求助,而且特意选择年龄相近的年轻人,希望用微信或支付宝转账,兑换现金,以购买地铁车票,均遭到拒绝。其实,他们首先想到向地铁工作人员求助,而地铁方并没有转账取现业务,也未开通移动端购票,他们只建议到其他地方想想办法,可是踏遍地铁无觅处,他们最后只好拖着行李箱,一路步行,寻找前往市区的方向,试图发现一家银行,尽快提取现金。“难道我们长得像骗子?”儿子说,那一路他们第一次理解了街头乞讨者。

  陌生人社会,本身可能就缺乏足够的人际互信,因为信息不对称,信任不对等,而媒体的喧嚣、舆论的发酵,往往又加剧了人的不信任感、不安全感。某种意义上,正在进入的“无现金社会”,让陌生人社会里的所有人都面临更多的考验、测试,题目可能是“手机能不能借”,而问题指向的是“信任”。

  儿子是读计算机专业的,西安之行的意外插曲,是一门社会学的补课,比他们在手机上看到的都要真实生动。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是程序设计,关注的热点是人工智能,那么,会不会有一种智能的程序,让陌生人之间的信任自动连接,持续产生?没那么简单。熟人社会的信任,可以调用既往的信用背景,陌生人社会呢?人与人的信任从哪里产生?可能需要一个第三方平台和机构,可能更需要以用户思维为基础的底层制度设计,激活、畅通信任的渠道。

  同事一次开车办事,半路上汽车油箱报警了,车子开进加油站,她才发觉钱包落在家里。那个加油站只认现金和加油卡。她没辙了,此时一边的美女主动提出加个微信,“我给你现金,你发我红包。”三下五除二就解决问题了。同事当天在朋友圈卖萌:“人品大爆发,今儿个高兴。”

  人的行为动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暗示、影响。有媒体同行深入调查发现,你第一次对别人伸出援手之后的“初体验”,特别重要:如果遇到心怀感恩的人,让你有满足感、成就感,你可能继续做下去;如果你(甚至是你身边的人)碰到“农夫与蛇”的遭遇,下一次很可能会置疑、冷漠相对。而当你的置疑、冷漠,刺痛乃至伤害一个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冷漠又可能被复制、传染、扩散。

  人的应激行为很多时候可能都是一念之间,是随机的选择,而结果往往大相径庭,只有那些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才能持续有效地调节、矫正人的行为。“人品大爆发”,可遇不可求,我们可求的,乃至苛求的,应当是社会制度的设计“化不信任为信任”,从不信任的人性原点出发,从人际不信任的种种现象出发,对病寻根,对症下药,让信任深植于心,外化于行。当人有足够的安全感时,他一定不吝啬付出信任;当人是信任的受益者时,他才不会轻易放弃释放信任的善意。

  (作者系江苏读者)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